三家券商因合規問題收警示函,東興、國聯曾多次被「點名」,開年監管已開出15張罰單

2024-01-17     鈦媒體APP

原標題:三家券商因合規問題收警示函,東興、國聯曾多次被「點名」,開年監管已開出15張罰單

1月16日,證監會網站一口氣披露3則警示函,警示對象分別為中金公司(601995.SH)、國泰君安(601211.SH)以及東興證券(601198.SH)。

據了解,三家券商處罰的原因均源自泰禾集團債務違約問題。從警示函來看,中金公司國泰君安東興證券均涉及「未對發行人未披露相關重大債務逾期及訴訟事項保持必要關注」。

不同的違規行為方面,中金公司另涉及「未在年度受託管理事務報告中披露相關重大事項」;國泰君安則涉及「未及時召集持有人會議」;而東興證券還涉及「未定期跟蹤及披露募集資金專戶運作情況等情形」。

鈦媒體APP了解到,泰禾集團目前存續公司債券金額為69.16億元,均已經違約。前述三家券商均各自擔任兩隻債券的受託管理人,其中東興證券擔任「H6泰禾02」「H6泰禾03」的受託管理人,國泰君安擔任「H7泰禾01」「H7泰禾02」受託管理人,中金公司擔任「H8泰禾01」「H8泰禾02」受託管理人。

2020年7月,泰禾集團公告稱,債券「18泰禾01」15.5億元本息將無法按期兌付。公告稱,由於公司自身債務規模龐大、融資成本高企、債務集中到付等問題使得公司短期流動性出現困難,公司將無法按期完成公司債券「18泰禾01」本期利息及回售本金的兌付。「18泰禾01」應於2020年8月3日支付2019-2020年度利息及回售本金,利息金額為1.275億元,應支付回售本金金額為14.27億元,合計為15.55億元。

債務違規後,泰禾的債務境況逐漸嚴峻。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泰禾集團擁有總資產2155.87億元,總負債2077.65億元。其中,短期借款為49.7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632.76億元,而在手現金僅為15.4億元,遠不能覆蓋短期債務。

截至2023年4月28日,泰禾已到期未歸還借款本金為582.03億元。公司對外擔保中實質性逾期債務對應的擔保餘額為54.16億元。因違約債務增加、股價下跌,在債務困境中掙扎了兩年多的泰禾集團於2023年8月4日摘牌,被深交所終止上市。

而自泰禾集團債券違約之後,也引發了一系列的銀行貸款和非標貸款逾期、重大債務訴訟、資產被查封凍結以及債務重組等事項。事關債權人的利益,需要受託管理人及時對相關信息進行披露,保證債權人的利益,但上述券商卻未及時履行職責。

鈦媒體APP了解到,2023年以來,監管強度和處罰頻率明顯有所提升。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年,中國證監會、各地證監局以及上交所、深交所累計對86家券商下發共計295張罰單或監管警示。

其中,中信證券及其旗下營業部以14張罰單或監管警示成為2023年被點名最多的券商。國泰君安證券、安信證券、財通證券西南證券、華寶證券共6家券商被點名5—7次,違規事項包含合規風控問題、經紀業務違規及公司個人違規等。

此外,此次被警示的東興證券在2023年因合規問題也多次遭到監管點名。2023年3月31日,東興證券發布公告,東興證券在執行澤達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項目中,涉嫌保薦、承銷及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同年11月29日,東興證券又因作為債券「22蘭旅02」「22蘭旅03」的受託管理人,未按照債券受託管理協議的約定履職盡責監督發行人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被甘肅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而進入2024年以來,監管的力度進一步提升。1月以來,監管針對券商投行業務開出15張罰單。僅1月12日,證監會就一口氣公布了6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對中信證券、中德證券、萬和證券3家證券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對6名保薦代表人採取監管談話措施。從處罰原因來看,涉及對承銷保薦項目情況核查不充分、保薦項目「業績變臉」、擅自修改招股書等多項問題。

對此,上海星秀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強表示,監管加大對中介機構的處罰力度是全面註冊制下強監管嚴監管的必然要求,有利於減少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的發生。加大對中介機構處罰力度,也是增強市場信心的重要舉措之一。(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於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89b5a48ad653de550186f498e346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