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你覺得教育孩子,是「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好呢?兩者的差別,會體現在教育出的孩子身上,這其中的差距可謂是天壤之別。
最近兩年「虎媽」這個詞比較火,一個家庭裡面,對孩子最嚴格的就是媽媽,管教孩子最多的也是媽媽,所以媽媽是孩子心目中最厲害的那個人。而爸爸則是帶孩子比較少的那個人,對孩子也比較和藹,被稱為「貓爸」。
家庭模式是嚴母的有很多,「虎媽貓爸」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益處的。
我的一個朋友,老公是一家公司的老闆,但是在家裡,他和孩子都很聽老婆的話。孩子經常說:「我媽媽是我爸爸的老闆,爸爸賺了錢都要交給媽媽。我也要聽媽媽的,不好好學習就會受懲罰,我和爸爸就是難兄難弟,媽媽簡直太厲害了。」
爸爸和孩子的關係比較融洽,媽媽對孩子比較嚴厲,這樣的家庭模式,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所以說「嚴母慈父」更有利於孩子的性格成長。
母親在家具有權威,孩子更有規則意識
我在女兒的幼兒園裡,見過一個很無法無天的小朋友,非常調皮。然後,老師對他說:「放學後留下你媽媽,要和你媽媽說一說」。
孩子對老師說:「媽媽批評我,我就打她。」果然,孩子媽媽還沒有說兩句話,孩子就對著媽媽又踢又打,根本沒有辦法溝通。
媽媽對老師說:「你給他爸爸打電話吧,他最怕爸爸了。」可是,孩子的爸爸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孩子還是照樣說誰的話也不聽。
耶魯大學教授全惠星,她也是一個成功的媽媽,6個孩子都非常優秀。她曾經說過,「父親愛妻子,孩子也會愛媽媽。父親輕視妻子,孩子也跟著輕視媽媽」。
媽媽是管教孩子最多的人,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如果媽媽在孩子的心目當中沒有權威,對孩子的管教就可能會失控。孩子如果沒有一點規則意識,成長為大家口中的「熊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會受到影響的。
慈祥的父親,有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在家庭的角色中,爸爸一般都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是孩子心裡的偶像和威嚴的象徵。本來孩子天生就有所懼怕,如果爸爸再很嚴厲,就不利於孩子和爸爸的互動。
而一個很慈祥的爸爸,孩子更願意和爸爸多親近,和孩子很好地互動。在和爸爸的互動中,孩子可以學習到勇敢、團結、協作、溝通等多方面的能力發展。爸爸和孩子的互動更有利於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父母的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正常的性格,良好的智力發育,都離不開爸爸和媽媽的共同合作。「嚴母」的家庭模式,比「嚴父慈母」的模式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雙向教育,但有些家庭明明對孩子花盡了心思,卻還是容易把孩子養偏,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問題還是在家長身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模式,還是會毀掉孩子。所以這幾種錯誤的家庭模式,父母也要儘量避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幾種錯誤的家庭模式,父母也要儘量避開。
媽媽是喪偶式育兒。
爸爸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多壞處的。很多男性身上的品質,媽媽是不能帶給孩子的。女孩子缺少安全感,男孩子女性化,都是媽媽喪偶式育兒的結果。所以,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一定不能缺席。
爸爸媽媽都對孩子放手不管。
留守兒童的成長容易出現問題,學習成績落後,性格比較偏向內向,都是比較普遍的。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關愛,是孩子不能缺少的,所以爸爸媽媽不能為了賺錢對孩子不管不問。
父母對孩子都非常嚴厲。
孩子需要管教,父母對孩子非常嚴格我們能理解,但如果父母都對孩子非常來幫助,那麼孩子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會失去獨立思考性,形成依賴性很強的孩子,而且到了青春期也更容易叛逆。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統一。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是可以的。但是,最終的教育目標應該是一致的。父母如果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一樣,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父母互相拆台,孩子也會失控。
嚴中有愛,愛中有規則,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自己也要不斷進步,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你們認為對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d230438bce0bbe685b301d147ec40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