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強聯IPO:鐵公雞?欠款2萬成老賴,資深高管月薪7500!帳上巨額資金是真是假?申報期負責人被拘留

2020-04-27     價值線傳媒

來源:價值線研究院

作者:文刀


上周價值線研究院刊登了《新強聯IPO系列報道一:大客戶法人閃電入股.誰在幫其粉飾業績?》針對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強聯」)的重要客戶閃電入股後,採購數據大幅攀升進行了分析,質疑了大客戶與其經營往來之間的真實性。


而本期價值線研究院將繼續通過新強聯的員工薪酬、巨額未分配利潤卻不投資、不分紅等角度繼續報道公司的諸多問題。


01

家底豐厚卻「一毛不拔」,欠款不還成「老賴」

1.75億未分配利潤是真是假?


新強聯主要從事大型迴轉支承和工業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風電主軸軸承、偏航軸承、變槳軸承,盾構機軸承及關鍵零部件,海工裝備起重機迴轉支承和鍛件等。產品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機組、盾構機、海工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


新強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肖爭強、肖高強兄弟,本次發行前肖爭強、肖高強直接持有公司56.67%的股權。本次發行完成後,肖爭強、肖高強將控制公司42.50%的股權。


報告期內新強聯實現營收凈利雙豐收的良好態勢,2016年至2019年1-6月,新強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55億元、3.71億元、4.57億元、2.7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274.59萬元、4085.76萬元、5697.58萬元、3098.68萬元。

穩步的業績增長使得新強聯積累巨額的未分配利潤,公司近年來沒有進行過任何的現金分紅,這與其他擬IPO企業上市前夕頻頻分紅顯得有些「另類」。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新強聯未分配利潤高達1.75億元,按照發行前7950萬股的股本計算,每股未分配利潤有2.2元,可謂家底頗豐。按理,這些未分配利潤是在上市前積累下來,股東可以在上市前夕進行合理的分紅,而新強聯近年來卻分毫沒有動用。

通常,企業懷揣巨額未分配利潤不分紅,可能存在需要利用資金進行再投資。然而,近年來新強聯並未擴張產能,2016年至2018年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共計1548.39萬元,這僅占到未分配利潤的不足十分之一。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帳上躺著1.75億未分配利潤的新強聯,種種「鐵公雞」的行為,甚至讓其背上了「老賴」之名。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公司因隱匿財產規避執行成失信人,即通俗意義上所說的「老賴」。


2015年11月,河南省新安縣人民法院作為執行法院對新強聯進行執行。生效法律文書顯示,公司應償還原告王國芳2.6078萬元及利息,但新強聯不僅不執行,反而隱匿財產規避執行。


作為一家擬IPO公司,年凈利潤超過4000萬,卻因2.6萬元欠款而隱匿財產,其公司的誠信度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此外,作為擁有分紅決定權的控股股東肖爭強、肖高強向外部借款1000萬元至今超過5年仍未償還。而肖爭強、肖高強完全可通過分紅獲取流動資金來償還相關債務。

資料顯示,此前肖爭強、肖高強因對賭條款未達目標向機構股東海通開元借款 1200 萬元用於償還股東的增資補償款,而後通過關聯方多維特向新強聯全資子公司聖久鍛件借款 1233.50 萬元償還海通開元借款。2015年12月,肖爭強和肖高強向洛陽博森機械有限公司借款歸還多維特的款項。截止目前,肖爭強、肖高強尚未歸還洛陽博森機械有限公司資金金額為 1000 萬元。

控股股東缺錢,既不現金分紅,又沒進行大規模的再投資,新強聯用意何在,難不成這些未分配利潤都是「虛」的?

有業內人士對價值線研究院表示:「企業留存巨額的未分配利潤,能否分配股利,要看未分配利潤的構成。如果未分配利潤是通過應收帳款、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尚未收到現金的項目增加而形成的,這些未分配利潤是不靠譜的,它是不能用於股利分配的,因為它不是擺在帳面上的真金白銀。」

事實上,新強聯常年積壓巨額的應收帳款,可能是導致巨額未分配利潤卻不分紅的主要原因之一。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6月30日,新強聯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2.49億元、2.50億元、3.09億元、4.1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06%、67.50%、67.51%、151.22%。報告期內,新強聯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1.53、1.48、1.64和1.52,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

「企業為讓業績好看,通過關聯交易、設立空殼公司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這些沒有現金流支撐的交易形成大量的應收帳款,最終沉澱下來的就是巨額無法分紅的未分配利潤,所以,未分配利潤也是最能體現公司造假的會計科目。」上述業內人士稱。

從重要客戶閃電入股後採購數據大幅攀升,到業績逐年增長積累巨額未分配利潤卻0分紅,這些種種出現在造假公司的套路均出現在新強聯上,不得不讓人懷疑公司的業績暗藏貓膩。


02

30年資深財務總監月薪7500

被疑調節利潤


新強聯除了對股東「摳門」,對公司的員工亦是如此,這通過員工薪酬可窺見一斑。根據招股書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的薪酬情況」顯示,除了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肖爭強、肖高強的稅前薪酬21.06萬元,其餘的董監高2018年稅前薪酬均低於10萬元,其中監事會主席張占善9.43萬元最高,監事、核心技術人員李華清7.87萬元最低(獨董除外)。


從高管的履歷來看,以董事、財務總監方中青為例,這位擁有超過30年從業經歷,歷任河南省國際飯店出納、會計;洛玻集糰子公司財務科長、財務總監並從2006年在新強聯任職的資深高管,其2018年稅前薪酬僅為9.02萬元,相當於月薪僅有7517元。


根據YCY會計行業觀察對2018年3487家A股上市公司財務負責人統計,A股上市公司財務負責人年薪平均為57.62萬元。


為能夠更客觀全面的體現新強聯董監高薪資情況,價值線研究院將新強聯高管薪資與同屬洛陽地區並正處IPO的公司,以及新強聯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了對比。


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新強聯董監高的薪酬總額為101.96萬元,占利潤總額僅僅1.54%。而正處於IPO審核的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2018年董監高薪酬總額221.77萬元,占利潤總額4.07%;洛陽眾智軟體2018年董監高薪酬總額297.74萬元,占利潤總額5.56%。


同行業上市公司方面,軸研科技2018年董監高薪酬485.13萬元,占利潤總額5.9%;五洲新春2018年董監高薪酬375萬元,占利潤總額3.1%。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新強聯董監高薪酬總額還是報告期內薪酬總額最高的一年,2016年董監高薪酬總額僅僅只有77.52萬元,按照2018年領取薪酬的董監高人數來算,平均稅前年薪僅有7.05萬元。


「對擬上市企業出現的薪酬問題,如高管薪酬過低、員工薪酬異常等質疑最終指向的是利潤調節問題,這是比較常見的粉飾公司財務報表的手段,也是近年來IPO審核的重點之一。」業內人士表示。


在以往IPO審核過程中,因員工薪酬異常問題造成審核不通過時有發生,諸如江蘇聯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國策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泰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等。以安徽泰達新材料為例,該公司首發未通過,發審會意見指出:發行人董監高中年薪最高的為總經理的7.62萬元,請發行人代表將高管薪酬和同行業可比公司進行分析比較說明是否存在刻意壓低薪酬增加業績的情形。


新強聯董監高薪資顯著低於同行業,拋開是否存在壓低薪酬增加業績的情況不說,該薪酬水平能否保持高管和員工的穩定和積極性,也值得深思。


03

申報期間負責人被拘留

招股書未披露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顯示,2019年10月24日,從洛陽市污染防治攻堅辦獲悉,洛陽市從嚴從重查處環境違法違規行為,近日有5家企業被查封,9家企業負責人被拘留,其中,新強聯因違反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要求,違規生產,公安機關對企業相關負責人依法行政拘留。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事件發生在新強聯披露招股書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但新強聯在招股書中卻絲毫未提,是刻意隱瞞還是另有隱情不得而知。


需要指出的是,新強聯還存在多起法律訴訟。


天眼查顯示,新強聯涉及15起法律訴訟案件,歷史法律訴訟有12起,並且大多屬於買賣合同糾紛,如新強聯與江蘇威和重工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新強聯與無錫三和重工機械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WiJwXEBfwtFQPkdabK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