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調解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再次達成了停火共識,簽署了第三份停火協議。然而,在該協議生效的1個小時內,納卡地區就再次爆發了激烈衝突,發生了猛烈炮戰,這導致停火協議再次淪為擺設。據亞美利亞媒體10月27日報道,第三份停火協議於10月26日8時正式生效,結果在10月26日8時45分的時候,亞塞拜然軍隊就朝納卡地區展開了炮擊。
亞美利亞方面指出,炮擊行動一直延續到了當天下午,亞塞拜然軍隊使用火箭炮和坦克等重型武器,對當地的多個居民區展開了攻擊,這造成多名平民傷亡。對於亞美利亞的譴責,亞塞拜然方面也做出了回應,稱是亞美利亞軍隊先違反停火協議,朝泰爾泰爾等居民點展開了炮擊,發射了200多枚炮彈。事情演變到這一地步,雖然讓人意外,但卻並不讓人感到震驚。
畢竟,停火協議如果有用,那麼早在俄羅斯的斡旋下,阿亞雙方就停火了,根本不需要美國出面,對阿亞雙方進行調停。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阿亞兩國簽署的停火協議,老是不起作用?有分析認為,這主要就是因為有第三方大國的參與,第三方大國並不想就這樣結束,因為他們還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前期的投入還沒有收回來。
大家都知道,在納卡衝突爆發後,土耳其便對亞塞拜然進行了支援,為其送來了大批先進武器。可以說,亞塞拜然能在戰鬥中占據優勢,土耳其提供的無人機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土耳其介入納卡衝突,很顯然抱有特殊目的,在土耳其介入的多次外部衝突中,土耳其都成為了贏家,獲得了一系列好處,此次土耳其介入納卡衝突,當然也是奔著好處來得,在未回本之前,他們決不會善罷甘休。
對於土耳其的想法,俄羅斯方面也非常清楚,畢竟俄土兩國可沒少在暗地裡交手,所以為了讓土耳其適可而止,俄羅斯便展開了行動,對土耳其發出了警告,這讓土耳其如夢初醒。據悉,在土耳其使用無人機協助亞塞拜然軍隊進攻時,當地的俄軍基地就展開了反擊,擊落了9架入侵俄軍基地領空的無人機。同時,俄軍還在敘利亞戰場上展開了行動,發射兩枚伊斯坎德爾飛彈,擊中了土軍控制區的油罐車。要知道,伊斯坎德爾飛彈可不便宜,用它打油罐車絕對是浪費,俄羅斯這麼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土耳其認清局勢,適時而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PYicHUBURTf-Dn5jK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