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邊防督辦 馮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煥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巢湖,生於河北滄州。新直系實力派(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後為國民軍系一軍派(馮派)首領。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陸軍檢閱使兼中央陸軍第十一師師長。
第一師師長 鹿鍾麟(1884年3月12日-1966年1月11日),河北定州人。馮系老五虎將之一,馮玉祥重要軍事助手。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二旅旅長。
第一旅旅長 韓復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字向方,河北霸州市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又號新五虎。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二旅第四十三團團長。
第二旅旅長 過之綱(1890年-1957年),安徽蒙城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二旅第四十四團團長。
警備第一旅旅長 劉汝明(1895年5月12日-1975年4月28日),字子亮,河北獻縣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又號新五虎。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三團團長。
警備第二旅旅長 門致中(1889年-1951年),字清源,吉林汪清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馮系將領。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二團團長。
第二師師長 劉郁芬(1886年-1943年),字蘭江,河北清苑人。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畢業,馮系老五虎將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一旅旅長。
第三旅旅長 孫良誠(1893年-1951年3月),字良臣,天津靜海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又號新五虎。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第二十一旅第四十一團團長。
第四旅旅長 張維璽(1889年-1944年),字楚玉,河北館陶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八混成旅第二團團長。
第三師師長 鄭金聲(1879年-1927年),山東歷城人。原新直系所屬綏遠地區將領,馮玉祥好友。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綏遠第一混成旅旅長兼護路司令。
第五旅旅長 宋慶林
第六旅旅長 李西峰
第四師(原中央陸軍第十一師)師長 宋哲元(1885年10月30日-1940年4月5日),字明軒,山東樂陵人。馮系老五虎將之一,馮玉祥重要軍事助手。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長。
第二十一旅旅長 佟麟閣(1892年10月29日-1937年7月28日),漢族/滿族,原名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而沿用下來),字捷三,河北保定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一團團長。
第二十二旅旅長 陳毓耀,馮系將領。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八混成旅第三團團長。
第五師師長 張之江(1882年-1969年),字紫珉,號子茳,別號天行,教名保羅,河北鹽山人。東三省講武堂畢業,馮系老五虎將之一,馮玉祥重要軍事助手。北京政變後,升任察哈爾都統,成為馮系中首位地方軍政大員。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七混成旅旅長。
暫編第五混成旅(後改稱第九旅)旅長 劉玉山(1894年-?),河北景縣人。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七混成旅第二團團長。
中央第七混成旅(後改稱第十旅)旅長 葛金章,字仲文,安徽蒙城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七混成旅第一團團長。
第六師師長 李鳴鐘(1887年-1949年),河南沈丘人。陸軍第二十鎮隨營學堂畢業,馮系老五虎將之一,馮玉祥重要軍事助手。北京政變後,李鳴鐘升任綏遠都統兼國民軍西路總指揮。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第八混成旅旅長。
暫編第四混成旅旅長 石敬亭(1886年-1969年),字筱山,亦作筱山,山東利津人。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參謀長兼教導團團長。
中央第八混成旅(後改稱第十二旅)旅長 石友三(1891年-1940年),字漢章,吉林九台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又號新五虎。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第八混成旅第一團團長。
衛隊旅(後改稱第十一旅)旅長 馮治安(1896年-1954年),河北故城人。馮系後五虎之一。
二次直奉戰爭前,為學兵營營長,後入軍官教導團學習。
炮兵旅旅長 孫連仲(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字仿魯,河北雄縣人。馮系十三太保之一,又號新五虎。
二次直奉戰爭前,任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炮兵團團長。
騎兵第一旅旅長 張之江(兼)
騎兵第二旅旅長 王鎮淮(1890年-?),字桐生,河北定州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
察哈爾警備旅旅長 魏福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NVJYnEBiuFnsJQVXv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