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霜既隔不了灰塵,也防不了輻射

2019-07-10   愛禧氏課堂

導語:隔離霜既隔不了灰塵,也防不了輻射

在化妝護膚方面,誰沒入過幾個誤區,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手,比如我……

以下是我之前栽過的跟頭,給大家看下。

隔離霜

可以隔離彩妝、灰塵,防輻射,隔離這個概念,最早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為提高防曬霜的銷量而打出來的。

簡單來說,它只是把已有的防曬霜跟妝前乳做了功能組合。隔離彩妝、防輻射?不太靠譜。

如果真能完全隔離彩妝、灰塵,那毛孔不能呼吸,這樣痘痘早就瘋長了。

至於防輻射,電腦輻射波長約6.5cm,屬於低頻輻射,而隔離霜中的(防曬)成分針對的主要是波長0.1-0.40微米的紫外線,也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講真,我覺得隔離還是挺坑的。

都說防曬是護膚的最後一步,隔離是彩妝的第一步。但隔離之前照樣需要防曬,隔離之後照樣需要底妝,除了給皮膚給皮膚多加一層負擔外,它的意義真心不大。

當然要是你不介意效果,純粹圖方便才用隔離,那我是真沒話說了。

SPF跟PA值越高越好?

買防曬霜,我們一般都會看SPF和PA值,然後挑防護值最高的買。

SPF值是檢測防曬霜對紫外線中UVB防禦能力的指數,SPF值越高,防曬霜防曬紅、曬傷的時間越久。

舉個例子:

假設你不用防曬霜,皮膚被曬紅的時間是15分鐘,

用SPF30+的防曬霜,

這個時間就會延長到15*30=450分鐘以後;

用SPF50+的防曬霜,

這個時間就會延長到15*50=750分鐘以後。

PA是防曬霜對紫外線中UVA防禦能力的指數,PA後面的「+」越多,代表防曬黑的效果越好。

雖然SPF跟PA數值越高防曬霜對皮膚防曬傷、防曬黑的保護時間越長,但並不意味著這樣就好。

防曬指數越高,化學防曬劑添加的也就越多,對皮膚的刺激性也就越大。還有就是防曬劑並不持久,出汗、長時間日曬都會影響防曬效果。

另外,我們日常出行SPF30+的防曬完全足夠了,只有在雪山或夏季陽光、海灘等環境才需要用到SPF50+的防曬。所以,選擇防曬霜的時候,最好結合使用場景、自身膚質來考慮,選用不同倍數的防曬。

多喝水

可以給皮膚補水

多喝水的確可以給皮膚補水,但並不是所有喝水都可以給皮膚補水。通過喝水,可以保證有足夠的水分通過血液和淋巴運送到皮膚真皮層,再補充到皮膚角質層,通過汗腺排出形成水脂膜以達到給皮膚補水的目的。

但是喝水是一個持續性為人體補充水分的工作,如果追求的是即刻補水效果,抱歉,做不到。

另外,在相對寒冷乾燥的環境,皮膚水分流失速度大於皮膚真皮層的供水速度或是皮膚水油分泌少,難以形成水脂膜保護皮膚水分的時候,通過喝水來補水的效果就相對較差。

還有就是,只有小口喝水,少量多次,才能給皮膚補水。大口喝水,只會讓水分更多的通過腎臟排出,起不到給皮膚補水的效果。

皮膚油

是因為缺水

其實,皮膚出油量是靠皮脂腺的活躍程度而定的,並不完全跟皮膚缺水有關

影響皮脂腺活躍程度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年齡,激素水平,飲食習慣,溫度、皮膚屏障強弱等。

其中,激素水平對皮脂腺影響最大,青春期出油、長痘多是如此。至於溫度,每上升1度,皮膚排油量就會增加10%,所以,皮膚夏天出油普遍多。

因皮膚屏障受損而導致的外油內干型膚質就跟缺水有關。皮膚屏障受損後,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不能正常代謝,其鎖水能力就會下降,皮膚一乾燥,皮膚就會分泌更多的油脂來保護皮膚,皮膚就會外油內干。

想解決皮膚出油的問題,油皮需要控制飲食習慣,少吃油膩甜食,堅持吃低GI食物,也就是一些消化速度慢的食物,如粗糧。這類食物消化慢,血糖濃度上升慢,胰島素分泌少,就不會刺激雄性激素水平來讓皮膚出更多油。

今天就說四點,說多了反而不好記。

另外,雖然我們會在護膚美妝道路上遇到誤區,但也正是這些經歷,我們才能一點點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然後成就更強大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