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半天電影,又寫了半天稿子,終於忙完後打開微信微博抖音豆瓣,發現所有人都在聊《唐探3》。
也確實沒辦法不聊。
電影上了好幾次熱搜,而同時讓人感慨的,是《唐探3》創下的票房奇蹟:
預售9.76億、首日總票房超10億, 刷新了此前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保持的不敗戰績。
用熱度說事、從現象展開話題,或者單純為親朋好友飯局積攢談資,都很難繞開這部電影。
但今天我不打算把文章寫成一篇影評,就單純想聊聊陳思誠和他的「唐探宇宙」野 心。
「唐探宇宙」的概念,是在同名網劇上線時,被正式曝光的。
那部戲的主角不再是唐仁和秦風這對黃金組合,「唐人街第一神探」之徒林默,和神秘又美麗的Ivy撐起了網劇故事主線。
對應的演員是來自中國台灣的邱澤和張鈞甯——之於大部分內地觀眾而言,他們是相對陌生、絕對新鮮的,能支持一個個迷霧大案在你我早已熟悉的泰國唐人街繼續展開。
而王寶強和劉昊然則是負責提升大家驚喜值的彩蛋,客串亮相幾場戲,就能讓網劇和電影產生緊密聯結。
三個單元,三段故事,給唐仁和秦風的探案之旅提供了多種延伸可能性。
而且網劇於2020年1月1日開播,新人物林默、Ivy們搶先一步在其中登場。他們原本也會在2020年大年初一,於《唐人街探案3》中同大家見面。
如果不是順延到今年春節檔再戰,那麼網劇完結剛好能連接電影上檔,「聯動」的衝擊意味會比眼下更加強烈。
陳思誠在採訪里說,網劇投資只有10%左右作用於演員片酬,其它的都燒在製作上了,所以這也是「網劇史上成本最高的一次製作」。而且電影和網劇擁有相同的世界觀,人物關係相互通聯,小熒幕上的緊張又可以為大銀幕的熱鬧做「反哺」。
雖然網劇不是陳思誠本人執導,而是由他發掘的四位新人導演——柯汶利、戴墨、姚文逸、來牧寬來掌握單元格局,但這種推新過程也給唐探宇宙的開發帶來了正面影響:
在《唐人街探案3》原定上映期到來前一個月,陳思誠監製的電影《誤殺》是2019-2020賀歲檔的一匹黑馬。
《誤殺》導演柯汶利就來自《唐人街探案》網劇班底,主演肖央曾在《唐探1》和《唐探2》中分別扮演了坤泰和宋義這兩個差異極大但分量都不輕的重要角色。
陳思誠把肖央推薦給了柯汶利,促成了一齣好戲,也讓不少觀眾自發猜測起《誤殺》中的「李維傑」或許和《唐人街探案》系列的「Q」有關……
當然,關於Q、關於唐探宇宙的埋線卻在更早之前:
2018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中,陳思誠引出了「Crimaster世界名偵探排行榜」的設定,讓秦風在電影一開頭就敗給了神秘人Q。
牢牢占據 Crimaster榜第一的Q,無疑是整個唐探系列最大的懸疑點所在:
唐仁和秦風的組合,以兩秒之差排在了第二,而第三名又只比他倆慢0.2秒。
這就順利成章地引出了妻夫木聰扮演的野田昊——和秦風記憶力不相上下的奇才、日本 野田家族第36代傳人。
野田昊的登場,又自然地將故事主場拉到了「 本格推理聖地」日本,也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唐人街探案3》。
這次的探案主線,又是很經典的密室殺人事件:
居水堂,一個四面環水的所在,是傳說中的「絕對密室」。
商會大佬蘇察維和幫會頭目渡邊勝約在這裡談判,但結果沒談出來, 蘇察維就死了。
渡邊勝是案發時僅有一個身在 居水堂的活口,現場所有相關細節也都把兇手嫌疑指向 渡邊勝。
被冤枉的 渡邊勝委託 野田昊查案,而野田昊也抱有想要與唐仁、秦風聯手解決的想法,於是舅甥二人來到日本東京,卻在偵探時捲入了商會秘書小林杏奈被綁架一案中……
但這只是《唐人街探案3》的劇情線之一。
它之所以能集結那麼多前作中的演員全體出現,是因為陳思誠打算把這部電影作為整個唐探宇宙的「中轉站」,將Crimaster排行榜上偵探全都召喚出來去展開更多可能的支線。
渡邊勝的密室案件,不止拜託給了野田昊、唐仁和秦風。
在舅甥組合接下case的三小時後,神秘人Q就案情和相關細節都在CRIMASTER上做了公布,於是榜單上的各路高手們齊聚日本、各自過招。
最後Q的真實身份也被揭露,他對「完美犯罪」的認識和態度直接影響著秦風的是非判斷——
少年偵探一路成長,最終在善惡之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太多角色的湧入、「Q到底是誰」這個大謎題,都不得不解開。
但更多人物被解鎖之後,既成的唐探宇宙還能怎麼發展,也就成了一大看點——
這也是IP被建立起來後,超出影像本身的可能性延續,「唐人街探案」已經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
換句話來說,陳思誠要的是「 宇宙化」後的IP的觀影黏性和開發可持續性。
哪怕目前觀影反饋不一,網友們對於已經提上日程、即將開拍的《唐探4》也還是抱有一定的熱情。
下一部將會在哪裡拍、請哪些大咖來拍,也就成了部分觀眾的腦洞開展主題。
各位強行狂喜的雙廚們,真的還好嗎
當然「IP化」的最主要優勢,還是在收益上:
前面說到《唐人街探案3》拿到了多好的票房成績,但今年春節檔,各地影院上座率都被限制在75%以內,北京管控得更嚴格,要求上座率不超過50%……不管是觀影成本還是買票難易度都成倍增長,所以這個結果就來得更難能可貴了。
之前看陳思誠的採訪,他說自己在做《唐探1》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產業化」意識,但電影推出後獲得熱烈反響,並引來遊戲廠商主動談合作同名遊戲的事宜,陳思誠才發現當時的故事深度和廣度連遊戲都支撐不起來,更不要說什麼開發。
所以不斷去拓寬故事邊界、發展更多探案類型就成了關鍵,於是 CRIMASTER的概念出現了,各種風格的偵探也通過這個虛擬軟體被連接起來。
只是「唐仁+秦風」這對搭檔,仍然是唐探宇宙的絕對中心:
陳思誠早在《唐探1》開拍時就說過,這部電影是為王寶強量身定做的,為的是兩人從《士兵突擊》時代一路相伴的友情。
邋遢、好色又不著調的唐仁,有混跡市井的豐富生活經驗,也引出了這一系列的各國美女擔當——全世界各地,都有秦風需要「照顧」的「舅媽」。
王寶強擔起了喜劇效果的營造,去調和影片節奏。
而乾淨、冷靜、高智商卻追求「完美犯罪」的秦風,則恰好是唐仁的反面,負責推動推理線的前進和發展。
當初劉昊然演報考警察學校的秦風時,恰好是高考結束、入學中戲之前的青澀原生態,剛好有未經世事的懵懂和天真。
陳思誠說「喜劇+推理」很難,但因為有這樣兩個渾然天成又彼此互補的主角做搭檔,很多問題都相對好解決了。
他們不僅是唐探宇宙的招牌,也隨著 系列故事的發展而逐漸成長:
唐仁為秦風擋過刀、救他出火海,在關鍵時刻盡到了「長輩大人」的義務和關愛。
而五年過去,劉昊然已經從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青澀新人,進化成坐擁百億票房的成熟男主角了。
畢業中戲後他又考入了中國煤礦文工團,唐探故事裡的秦風也終於塑成了只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當劉昊然已經成長為秦風,當王寶強已經演出了難以被超越的唐仁,唐探宇宙也是時候給更多新角色提供舞台了。
陳思誠自己也說,唐仁和秦風不會一直是這個系列的絕對主角,還會有其他偵探為主體的故事將被陸續開發。
所以我們看到了擁有超強嗅覺的林默、黑客少女Kiko……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身世和秘密,也可以展開更多新的劇情。
不過想法雖美,影視作品的評判還是要交給觀眾來進行。
IP化建立是由市場決定的,它的價值幾何、能走多久也還都取決於大眾的觀感。
陳思誠想要朝產業化之路大步邁進的想法很好很聰明,但這個打造自己作品宇宙的期望究竟是決心還是野心,還是要聽市場的反饋。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微信號(cj10141234)。
喜歡文章的話歡迎分享到朋友圈。這裡是天涯娛樂八卦版版主cj的公眾號,關注請添加微信號:cj10141234或長按二維碼圖片識別,跟我一起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