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憑本事幫說唱上了熱搜

2019-08-23   加七君

「加七君」個人頭條號第45篇原創推文


月初,伴隨著貝貝直播事件的發生以及說唱團體紅花會的因此解散,說唱再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而丁飛發在廠牌官微下的那條評論也為這一團體的落幕增添了不少無奈悲壯之感。

頗有些感慨的加七君隨手點開了知乎,果然,有關這一話題的問答已引來了網友們的不少關注,其中一位知友的評論令我印象很深。

「完全同意,說唱根本就不合中國國情和文化,我不明白有什麼可發展的」。

說唱怎麼就不適合咱們的文化了呢?這一點我絕對不敢苟同。

正當我點出鍵盤準備跟知友好好探討一番之時,卻突然發覺自己竟一瞬間不知從何反駁。

丁飛說的沒錯,有些人「做了太多錯誤的示範」,可這些個人的錯誤卻偏偏總是由整體的文化環境進行買單。畢竟我們不能奢求每一位路人都能去感受和包容這一文化,並願意去關注說唱更為內在的精神價值,因為輿論熱點的產出本就是個「不平等」的狀態。

很可惜的是,關於說唱,大眾能以最低成本接收到的信息,竟然真的是負面居多。

與此同時,作為「地上」推廣的主要力量的本季「中國新說唱」的日子也並不好過,除了惡意剪輯與刻意製造矛盾之外,因賽制等問題造成的「無金曲產生」的現象也成為了被網友廣為詬病的存在。不過好在,這一頭銜終於在第十集(半決賽資格戰)的一場對決後被摘了下來。

一直以「黑馬」之姿示人的Vex一反常態的放棄了最熟練的「快嘴」與「三連音」,而是選擇了一首較為chill的《Dream》,發揮平穩,歌聲動人。作為他的對手,隨後出場迎戰的劉聰則是選擇了一首剛剛發表的新作——《Hey KONG》(現場版歌詞有改動)

原本應是勢均力敵的一場較量,卻在劉聰唱完第一段verse之後就顯得勝負已分,因為劉聰的這一首歌,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整季節目中最好的作品之一。

當晚,「劉聰 hey kong」這一話題便毫無懸念的上了微博熱搜,甚至一度被頂上了榜單前三,而這首歌在各大音樂平台上的評論也幾乎是在瞬間便完成了破萬。

那麼這首歌究竟強在了哪兒呢?

《Hey KONG》的歌詞以書信的方式展出,前兩段verse皆為過去的Kong(劉聰)寫給未來的自己,而Key.L(劉聰)則在第三段唱詞中「寫」完了回信。

三段verse,劉聰用自己的語言將人生中的幾個重要節點展示在我們面前,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他說唱的心路歷程,也讓同樣在為未來奮鬥的我們從他的故事裡得到了鼓勵與力量。

在聽完這首歌之後,加七君便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平台上發表了自己的感想,言從於心,滿腔感動。

沒錯,這首歌太「像」《史詩》了。

6年前的夏天,一個名為蛋堡的台灣rapper發布了一張名為《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之內部整修》的音樂專輯,intro、skit和純音樂都包含在內共收錄了25首作品。

這是一張概念專輯。

如同專輯名稱展現的一般,這是蛋堡對自我的一次深度解析,他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毫無保留的用音樂的方式送到了我們面前。

25首歌,有shout out to廠牌「顏社」的《當我來到這裡》,也有彰顯社會家庭問題的《仇人的孩子》,有記錄了自己躁鬱症發作過程的《墜落》,也有剖析自我內心活動的《演員》、《房間》...

但當年最為令我震撼的,還是整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史詩》。

這是蛋堡用說唱寫給十年後的自己的一封信。

「疏遠了所有人際關係,我沒有空。什麼都沒了那也沒關係,我還有夢」。

「你應該38了...你是否還在吃藥,是否回到中間值或瘋癲到讓人恥笑。那你爸媽呢,是否簽了離婚同意書,你是否有把他們和他們的故事都記住,希望能讓他們不再因為沒錢不快樂,是我這時的願望希望你早做到了」。

有迷茫,有感觸,有自我審視,也有希望和憧憬。

坦白講,加七君也曾想過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但我始終還是沒能動筆,只因我不敢。

奇葩說第五季的比賽里曾有一個辯題很有意思,「畢業後混的很普通,要不要參加同學會?」,傅首爾在辯論中曾以開玩笑的語氣說過這麼一句話,「你可能越混越差,現在不去,以後就不能去了,普通可能是你這輩子的巔峰」。

而這便是我恐懼的來源。

當自己的能力還遠無法支撐所謂的夢想之時,展望未來就成了很考驗膽量的事情,而將自己此刻的狀態與心理寫成歌發表出去,則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支持,因為它不僅成為了一種對過去的「分享」,也暗含著一份對於未來的「見證」。

可未來,誰又說的好呢?

劉聰的這首歌,其實與《史詩》倒還有點不同,因為他已經寫完了給Kong的回信。

「Kong,這種日子到底還有多久,我到底能不能成為說唱歌手」。

「你大可不必理會他們的想法...那年高考我剛好過了錄取線三分,去了長沙不久就鹹魚翻身」。

「哦,man,那天你真該去坐船,人不風流枉少年,都沒留下照片。那次在校門口你真該還手,現在我家裡掛了拳擊袋,能把他們全擊敗」。

這種日子到底還有多久?這是一個你我可能都曾面臨過的問題,當自己的努力無法明顯的改變生活現狀之時,陷入自我掙扎和迷茫其實並不可恥,因為這種焦慮感的背後暗藏著的正是向上攀登的動機。

毫無疑問,劉聰如今早已成長為了一名頂尖的說唱歌手,他不必再為「有無歌迷」的問題煩惱,當年鋪滿在Kong面前的那些質疑與嘲笑終究也變為了Key.L成功下的陪襯。

他完成了「鹹魚翻身」,那我們呢?

如果可以再夾帶一點「私貨」,我還想提下法老。

「上次有人說我爛的不行,我恍然大悟,我根本不算歌星,沒有人想要我合影」。

「大學畢業了三年,我還在家吃泡麵,我最懷念的日子不吹是做少先隊員」。

這首《我想》寫於法老做說唱最想放棄的那段日子,但是他扛過來了,並在去年年底的專輯《生於未來》中收錄了歌曲《我想part2》,借用一位雲村網友的熱評來說,「他到底屬於哪兒,這答案已經明了」

而關於蛋堡的這段故事則還沒結束,這六年來他雖然始終沒有發布新專(單曲也很少),但從種種跡象來看,「對外開放(曾定下的下張專輯名)」就要來了,我們期待也等待著那一天。

同樣,音樂之外,關於我們自己的故事也還在延續。每當迷茫、困惑與挫折席捲而來之時,每當感到無用的努力太多身心俱疲之時,不妨就把這幾首歌放出來再聽一遍,去感受這些「過來人」們給予的鼓勵與信心。

因為這,就是說唱的力量啊。

因為這,才是說唱的力量啊!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加七君感謝您的閱讀~

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