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說,要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疫情,暫時阻斷了進出博物館的腳步,但不能阻斷我們對中國古老文化精華的嚮往。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看名堂·金牌講解」視頻欄目,請各大館的資深講解員講述經典寶藏背後的故事。
【第四期金牌講解】張翩,富陽博物館90後講解員。學新聞出身的她,機緣巧合,去年成為了富陽博物館的一名講解員。於她而言,這份工作不僅能讓她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更能讓她將富陽的歷史講給更多的人聽。
「我希望自己能把歷史講得通俗,讓來博物館參觀的人不虛此行。」富陽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富陽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勤勞和智慧,繁衍生息,並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不過,這次張翩要帶我們認識的,是3件距今約有5000多年歷史的陶過濾器。「富陽博物館裡館藏文物3000多件,陶過濾器是年代相對較早又保存完整的特別文物。」通過陶過濾器,我們可以一窺5000多年前富陽的史前文明。
由兩個敞口碗形器錯疊相連、相通的陶過濾器,是一種用來過濾流質物的生活用具。這種夾砂紅陶過濾器是良渚文化早期特有的、少見的陶器,從它特殊的造型來看,考古專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用來過濾酒糟的,可以推測5000多年前,在富春江流域已經盛行飲酒之風了。
陶過濾器出土於富陽區大源鎮亭山村瓦窯里遺址,是遺址中大多數墓葬的「標配」。2010年,瓦窯里遺址被初次發現。此後,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2016~2019年間共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先後發現了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晚期,以及良渚文化時期豐富的遺存,並發掘出土文物500餘件。
如出土的多角沿豆盤的碎片就證實了6000年前就有遠古先民在富陽境內生產生活。這對於富陽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考古成果。考古專家認為瓦窯里遺址極有可能是良渚文化向西南傳播的一個通道,對認識和復原富春江流域史前社會的發展過程,及其在整個浙江史前文化的區域性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展櫃中這3件陶過濾器,瓦窯里遺址出土的陶過濾器共有15件,他們器形大致相同,卻又有著微小的變化,器物大小不同,敞口大小也不一樣,有的底部有支丁足,有的且為平底,仿佛可知當時先民的生產過程從簡單走向豐富。一件件器物,從容而平靜,向你講述著富陽悠久綿長的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8NXSXEBiuFnsJQVIA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