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白居易的故事,我終於理解了成年人的快樂

2023-11-21     富書

原標題:看完白居易的故事,我終於理解了成年人的快樂

作者:素衣(富書作者)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日傍晚,洛陽城天邊夕陽如血。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無力地側臥於榻上,病弱多年的他時而昏迷,時而清醒,生命已經進入彌留之際。

他輕聲呼喚夫人幫他取來《醉吟先生傳》書帖,一邊向侄兒白景受交代自己的身後事,一邊回望自己走過的一生。

在他人生的七十五年里,達時兼濟天下,窮時獨善其身,無論對於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算盡心盡力,一生可算是圓滿自足。

相比許多半生顛沛流離的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人生可以說是有起有落,但他的人生基調始終是快樂的。

細細回望他的人生軌跡,你就能發現成年人快樂的秘密。

有事做,人生有奔頭

一位作家曾說:

「快活的人生不是用逃避的方式來忘記眼前的苟且,而是用死磕的方式去直面問題。」

誠以為然。

有事做的意義,並不只是通過一份工作換取收入養活自己。

認真做事不光可以讓自己的日子充實飽滿,也會收穫旁人難以替代的成就感。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是認真做事的代表。

為官多年的他,無論職位是高是低,都始終忠於職守,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工作不僅讓他收穫了安身立命的資本,收穫被尊重認可的自信,也讓他有能力為家人撐起一方晴空。

元和初年,白居易被皇帝召回京城,授予左拾遺的官職,兼任翰林學士,隨侍在皇帝左右。

目睹富人醉生夢死,百姓卻生存艱難,白居易慷慨作詩,直指時弊;

眼看上萬宮女被困深宮年華老去,白居易上書勸諫,請聖上放歸宮女;

聽聞唐憲宗將兵權授予宦官吐突承璀,白居易力勸皇帝收回成命……

白居易心憂百姓,積極建言獻策,為百姓謀取了很多福利。

但他也因為直言上諫得罪了當朝權貴,中年之後被一貶再貶。

元和十四年,被貶江州多年的白居易前往忠州(今重慶忠縣)任職郡守。

忠州當地條件艱苦,環境如同荒村,道路崎嶇不平,許多官員被貶此處後心灰意冷,懶於政務。

但白居易卻每日認真處理公務,先後採取了修路、修橋、寬刑、勸農等一系列政策,令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

當地山民必經的山路太過狹窄,經常有孩童不慎跌落山谷。

白居易排除千難萬難,在龍泉寺修建山路,使得山民可以平安上山下山。

白居易在任時始終認真做事,不光收穫了村民的愛戴,後來還因為政績突出被重新調回長安。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

「一個人如能讓自己經常維持像孩子一般純潔的心靈,用樂觀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腸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得多。」

白居易就是這樣始終認真做人、樂觀做事的豁達之人。

無論經歷順境還是逆境,他始終會認真做好眼前事,讓自己不虛度時光。

我們每天為生活奔忙,偶爾也會幻想有一天不用工作,吃飽喝足後享受躺平的快樂。

然而,長期無所事事會讓一個人慢慢失去工作的鬥志,失去生活的熱情,進而失去人生的奔頭。

而有事可做且用心做事的人,即使暫時遇到了人生的坎坷,也能夠在做事中逐漸找回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錢花,生活不憂愁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中年人缺什麼最害怕?」

有一個高贊回答說:「中年人最怕的不是缺愛,而是缺錢。」

中年以後,手裡有錢花,才能有更多選擇的底氣與自由。

如果沒錢,不僅會寸步難行,還會被拖入生活的泥潭。

電視劇《漫長的季節》中的彪子,就因為「沒錢」,生活中多了許多煩惱。

彪子年輕時是前程一片大好的大學生,卻因為給女神麗茹出氣,動手打了廠長,成為第一批被下崗分流的工人。

下崗之後的彪子與麗茹結婚,成為一名計程車司機,儘管他買彩票、養鴿子,努力想要多賺點錢,卻始終收入微薄。

他偷偷拿走了老婆多年積攢的十幾萬元,買了一輛計程車,結果買的是輛事故車,車子被人套了牌不說,沒開兩天就被交警扣下了。

這件事發生後麗茹非常憤怒,直接提出和彪子離婚。

彪子沒賺到錢,還失去了婚姻,在電視劇的最後還因為車禍失去了生命。

彪子的結局令人哀嘆,但貧賤夫妻百事哀也是許多現實婚姻的真相。

缺錢不光會影響成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可能會讓一個家庭走向分崩離析。

中年人努力賺錢,不是因為有多愛錢,而是因為生活中處處都需要錢。

一個人想要在一生中護家人周全,堅實的物質基礎必不可少。

晚年的白居易在被貶多年後重新調回長安,更傾向於「中隱」之道,正是因為明白了這個道理。

他先是買下長安城東南門的一處宅院,隨後將宅院仔細改造了一番。

他找人加固房梁的木頭,清理院中的雜草,買了花草芭蕉點綴庭院,還在院中鋪上細沙以防孩子下雨滑倒。

每日下朝以後,白居易就把床榻移到庭院之中,曬背曝足,夫人捲起羅簾做女工,孩子們在一旁玩沙賞花。

手中有錢,心中有愛,人生的快樂不過如此。

白居易心中仍然有憂國憂民之心,但經歷過宦海沉浮的他,已經明白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他深知在局勢動盪之下自己難以施展抱負,於是主動遠離權力爭鬥中心的官職。

離開長安的他,雖然沒有了伴天子左右的風光,但這份官職帶來的俸祿收入,足以讓全家人衣食無憂。

作家毛姆曾經說過一句話:

「人追求的當然不全是財富,但至少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撓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

人到中年,上需贍養父母,下要撫養兒女,從柴米油鹽到教育醫療,樣樣都要花錢。

當你手中有足夠的錢,生活中的煩惱也會減少很多——家人可以住更大更舒服的房子,孩子可以讀更好的學校,老人生病時可以住更貴的病房,朋友有難時可以及時伸出援手。

當你手中有錢,不光可以讓家人生活得更加體面安心,也有了更多的底氣可以來抵禦人生的風險與無常。

有人懂,低谷不落寞

很喜歡電影《千與千尋》中的一句台詞:

「任何人的相遇就像搭上了同一班列車,路途中有很多站,很難有人能從頭到尾地陪你走完。」

人的一生中,能夠遇見一位彼此真心相待的好朋友已是難得。

白居易無疑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元稹這位知己好友,在他人生的低谷時刻對他不離不棄。

白居易和元稹相識於科舉之時,他們兩人不僅在文學上志趣相投,在朝中也相互倚靠。

元稹母親去世時,在朝為官的白居易不僅在經濟上資助元稹,還為其母寫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墓志銘。

白居易母親去世時,元稹已經被貶江陵,但他依然牽掛著好友,為其母親寫祭文,並派侄子連夜送到下邽白家,還隨信捎來錢物。

白居易晚年時,元稹因病去世,悲痛欲絕的白居易為好友寫下情真意切的墓志銘,元家人感激涕零。

古人曾經說過:「落葉知秋,落難知友。」

落葉時,才知道秋天的涼意;

落難時,才看清朋友的真心。

春風得意時,有好友相知,成功的喜悅也會變成雙倍。陷入低谷時,有好友相伴,低谷也會變得沒那麼難熬。

外國小說《螢火蟲小巷》,就寫了兩位女性好友在漫長歲月中相知相伴的感人故事。

相比男性的友情,女性的友情更加細膩動人。

美麗叛逆的塔莉與溫順乖巧的凱蒂年少時在螢火蟲小巷中相遇,在交換秘密中逐漸成為好朋友。

但長大後的她們,卻逐漸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塔莉一心打拚事業,成為家喻戶曉的新聞主播,內心卻始終有個空洞,極度缺少愛與安全感。

凱蒂始終在她身後無條件地信任與支持她,成為她最溫暖的港灣。

凱蒂先後生了三個孩子,成為家庭主婦,在為他人付出的過程中常常忘記了自己。

塔莉經常會鼓勵凱蒂自私一點,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勇敢地走出去實現夢想。

兩個好朋友就這樣相互攙扶著,共同走過生命中的至暗時光。

成年人的世界,充滿許多難以言說的酸楚:

也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經濟壓力;

也許是稜角被歲月反覆打磨的痛苦;

也許是夢想漸行漸遠的失落;

也許是不被他人理解的無奈……

很多時候,我們在長夜裡淚流滿面,不知道該拿命運如何是好;

但好朋友就像是長夜中溫暖搖曳的火光,陪伴我們走過寂寞長夜。

無論遭受了怎樣的折磨,無論我們的心遍體鱗傷多少回。

只要想到還有好朋友在理解我們,關心我們,與我們共悲同喜。

我們就會重拾生活的希望,在低谷中擦乾眼淚,重新上路。

楊絳說過: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患,人間也沒有永遠。」

但我們依然可以在充滿無常的命運中,尋找簡單的快樂:

有事做,在日日精進的工作中獲得滿足;

有錢花,在歲月靜好的生活里有期待;

有人懂,在風吹雨打的生命中不孤獨。

很多時候,快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體會。

願我們都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快樂生活中,享受生命中每個簡單的瞬間。

作者簡介:素衣,富書作者,熱愛讀書的寫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5c385dbddc43affd27615f7abe7c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