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山嶽錄」里有哪8座山?

2022-03-02     中國國家地理

原標題:「浮世山嶽錄」里有哪8座山?

「浮世山嶽錄」里有哪8座山?

在地球不斷演化的歷程中

地殼的運動產生了

令人望而生畏雄偉的山峰

它們默默地佇立,卻以一種無形的力量

推動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化

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方面它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產資源

另一方面它高大險峻的形象

為人的神秘想像提供了物質載體

山脈崛起、河流蜿蜒、縱橫交織

構成了地球的骨骼與血脈

雄峙於大地的山嶽,仰之彌高

因而化身為神靈,統御起先人的精神世界

古人崇拜自然

把祭祀山嶽河川視為最高禮節的祭祀

也將山人格化,造就了山神的崇拜

文人將理想與思緒寄託于山岳之中

磅礴的山水畫,雋永的山水詩

山脈的起伏、地形的反差

會帶來變幻的視角,廣闊的視野

再加上常常與山共生的森林生態系統

可以說,風景在於蒼茫林海間

也在於高峰立於天邊

世上千姿百態的山嶽,請與我們一同遊覽

八座山嶽構成的畫卷

01

泰山

泰山崛起於華北平原之東

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

玉皇頂下的「五嶽獨尊」刻石

正反映了古人對泰山的尊崇

泰山之祭,來自於泰山之敬

只要看一眼泰山「天階」那一段

自會理解為什麼古人

把泰山想像成可以通天的山

凌空俯瞰泰山,山巒之象,盤曲迴轉

泰山的岩石雜而堅韌

而且多垂直節理

所以泰山的小斷崖尤其多

崖面筆直光滑,是天然的摩崖聖地

泰山擁有交橫重疊的山勢

輔以蒼松、巨石和環繞的煙雲

形成了肅穆與奇秀交織的雄壯景象

近年來,泰山持續開展封山育林

林間懸掛人工鳥巢、冬季投放鳥食

為鳥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02

華山

五嶽之一的華山

南接秦嶺山脈,北瞰黃渭

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華山共有五座高峰,由一脈山嶺相連

神韻天成,遠看宛若一朵蓮花凌空怒放

古人認為華山是最接近天庭的地方

所以很多人到此修行悟道

因此華山上建有道觀20餘座

華山花崗岩有較多而明顯的斷層和節理

將完整的花崗岩體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岩塊

風化剝蝕形成了

一座座峻秀的山峰和奇形怪狀的岩石

「自古華山一條路」

華山之險絕不是空穴來風

蒼龍嶺、百尺峽、上天梯、老君犁溝

皆是在峭壁懸崖之上

人們俯視腳下、如臨深淵

華山主峰區土層日漸稀薄

威脅到植被生長環境

志願者展開了為主峰區運土

為東峰急需保護的油松培土的行動

03 崑崙山脈

《山海經》里有一座崑崙山

它位於西北方向日落的地方

古稱「崑崙之丘」,乃「百神之所在」

不過,以現在的地理概念來看

如今的崑崙山脈非「崑崙之丘」

但同樣處在舉足輕重的位置

崑崙山脈東西向橫亘在青藏高原之上

綿延約2500公里

從高空俯瞰崑崙,白雲浮動處,峰巒疊起

如披上了銀灰色鎧甲,莽莽蒼蒼

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山體相連

是一對聯袂而立的姊妹峰

與慕士塔格峰並稱為「崑崙三雄」

山間懸掛著條條冰川

猶如飛流直下的銀瀑

融水流入山腳下的河湖,滋潤著一方土地

崑崙山歷來便是眾多民族世居、往來的地方

孕育的不只是「崑崙神話」

更是多民族、多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之地

04 喜馬拉雅山脈

喜馬拉雅是地球上最年輕、最雄偉的山脈

東西延伸2400公里

猶如一條白色的長城

拱衛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西南邊緣

全球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

有10座位列於此

8848.86米的珠穆朗瑪峰

8516米的洛子峰

8463米的馬卡魯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可謂群星閃耀

這裡是冰川發育的中心

現代冰川共有17000多條

這裡有最為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帶

和極其稀有的高原物種

然而,隨著地球溫度不斷上升

喜馬拉雅高海拔地區的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隨著喜馬拉雅被不斷的開發

大量垃圾胡亂丟棄在山坡

中國和尼泊爾都實施了一定的舉措

鼓勵登山者帶走他們的垃圾

工程師正在尋求將廢物處理成可再生燃料

當地環保團體正在努力清理山區

但喜馬拉雅山脈的環境依舊面臨重重挑戰

05 阿爾卑斯山脈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大的山脈

白皚皚的雪山、青翠的高山草甸

和散落其間的村莊,如歐式田園詩般的美景

一年四季都呈現不同的浪漫

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海拔4807米

被稱為「白色山峰」

馬特洪峰位於瑞士和義大利邊境

從東北方向望去,呈完美的錐狀金字塔形

如今,阿爾卑斯山已經成為冰雪運動的聖地

探險者的樂園

但是現在氣候變暖,冰川坍塌

摧毀或掩埋了耕地和住房

對人們來說

抵抗氣候變暖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

06 落基山脈

巍峨的落基山脈綿延起伏

自北向南縱貫北美大陸

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

大約在300萬年前的第四紀大冰期

落基山脈的中段幾乎全被厚重的冰雪覆蓋

巨大的冰流刻蝕著山岩

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冰磧湖和懸谷

阿西尼博因山坐落於落基山脈中

它的一側就是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

高聳的雪峰、巨大的冰原、色彩迷人的湖泊

以及眾多的野生動物,組成原始的荒野景色

為了留住美好的環境和珍惜動物

落基山脈分布著許多國家公園和省立公園

可以說是保護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館

07 安第斯山脈

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的安第斯山脈

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在這條全長約8900千米的脊線上

有兩座火山可謂「鶴立雞群」

這就是6800米高的圖彭加托火山

和6962米高的阿空加瓜山

它們分別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和死火山

各種自然奇觀交織分布在安第斯山脈

塔狀尖峰就是其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高聳入雲的山峰猶如屹立在空中的島嶼

綿延起伏的山尖為奇異的生命帶來生機

針對安第斯山脈冰川消融

降雪降雨不規律的問題

科學家們建議不要輕易修建大壩

也不要過度開採煤炭與石油

因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氣候變化

08 吉力馬札羅山

在被炎熱包圍的赤道地區

卻有一座海拔5895米、山頂終年積雪的山峰

它就是「非洲屋脊」吉力馬札羅山

當常常被雲遮霧罩的吉力馬札羅山

露出它冰清玉潔的山頂

古老的非洲高原呈現出一派祥和

仿佛地球上最純凈、原始的風景

吉力馬札羅山在坦尚尼亞人心中無比神聖

它的雪冠不僅僅是作家、攝影師靈感的源泉

還是野生動物旱季里的甘霖

然而赤道雪冠正在逐年消融

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

如果不採取有效手段,在十幾年之後

地球上將會少一個神秘而迷人的奇景

觀「浮世山嶽錄」,守護群山畫卷

隨著人類對山開發的加劇

山嶽獨有的生物和文化遺產面臨著各種威脅

聯合國設立了「國際山嶽日」

以促進人們對保護山嶽生態系統的認識

志願者和遊客自發組織垃圾撿拾

低碳生活、節能減排、綠色出行

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下的冰川消融

保護山中樹林,還動物一片寧靜棲息地

讓青山不負盛名,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國國家地理與網易陰陽師手游

共同舉辦的 「浮世山嶽錄」線上觀山展現已開始

請和山神 不見岳徜徉于山岳畫卷之中

一同探索瑰麗而獨特的山嶽生態系統

點擊進入 浮世山嶽錄

從敬畏山、崇拜山到欣賞山、了解山、保護山

不只是山嶽存在的意義發生了變化

也是我們對自然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快來參與 綺遇山嶽內容徵集活動

成為山嶽的守護者吧!

「浮世山嶽錄」線上觀山展

不僅是想從地理的視角帶領大家

身臨其境地欣賞磅礴秀美的山嶽風光

更是為了喚醒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

人與山嶽的關係即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青山常在,便是世間最美好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52b92b214867896ab71b403c1595d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