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分析】
在美股9連漲後,美聯儲再度出現鷹派言論,隨後止步於此,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並沒有信心認為已採取足夠行動降低通脹,如有必要,聯儲會毫不猶豫地進一步加息。A股市場本周連續4日低開,出現明顯轉弱的行情走勢,牛哥反覆提到過要小心創業板指數向下補缺口,這裡要注意下跌行情的防守措施,同時要小心高位股的補跌效應。
騎牛看熊發現華為近日公開一項半導體晶片專利,可提高三維存儲器的存儲密度。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製備方法、三維存儲器、電子設備,涉及半導體晶片技術領域,旨在如何提高三維存儲器的存儲密度。消費電子預期進入復甦通道,繼續聚焦華為催化效應隨著華為Mate 60的發布,以及消費電子逐漸復甦的趨勢,國產模擬晶片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動力,在估值和業績側形成雙重刺激。隨著AI 的落地將對包括CPU、GPU 及NPU 在內算力晶片均提出更高要求,已有高端晶片儲備的算力租賃公司有望受益。
三大指數集體低開,兩市紅盤個股一度不足500隻,題材板塊方面存儲晶片、chiplet、一體壓鑄等板塊表現較強,保險、BC電池、傳媒娛樂等板塊表現較差。券商股開盤拉升,方正證券領漲,錦龍股份、國聯證券等紛紛跟漲,加快培育境內「聰明資金」,推動行業機構強筋壯骨,切實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市場引領力,走好自己的路。一體化壓鑄概念拉升,福然德、和勝股份漲停,銀寶山新、常青股份等紛紛跟漲,昨晚發布的智界S7汽車是首款搭載華為全新途靈智能底盤的車型,擁有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和HUAWEI xMotion智能車身協同控制系統。
存儲晶片板塊異動拉升,力源信息觸及20CM漲停,佰維存儲、香農芯創等多股漲超5%,存儲廠商近期嚴格控制出貨,下游內存模塊廠幾乎搶不到貨,NAND晶圓的報價頻率從此前的逐季報價,縮短至如今的逐日報價。算力概念股開盤調整,思特奇跌超10%,真視通、東方材料、亞康股份、首都在線跌超5%,蓮花健康、四川長虹等跟跌。Chiplet概念反覆活躍,易天股份20CM漲停,文一科技、同興達等多股漲超5%,三星為了加強和英特爾、台積電的競爭近日介紹了下一代(2.3D)半導體封裝技術,可用於封裝AI晶片等高性能半導體。據介紹,這種封裝技術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可使成本降低22%。
衛星網際網路板塊早盤探底回升,臻鐳科技、航天智裝等紛紛漲逾5%,2023 數字科技生態大會衛星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論壇將於11 月 10 日下午在廣州舉行,攜手衛星產業鏈合作夥伴,在衛星通信技術、應用、服務方面齊聚合力、共謀發展。醫藥商業板塊盤中震盪走強 ,一心堂漲停,健之佳、老百姓等紛紛大漲,試點網際網路藥店醫保支付工作,有幾十家藥店納入範疇,龍頭藥房密集布點的城市,O2O進一步強化龍頭市占率。天然氣板塊異動拉升,德龍匯能漲停,東方環宇、藍天燃氣等紛紛跟漲,價、量雙重利好,燃氣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續回升,今年以來,全國各地陸續、密集推出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
大盤:
創業板:
【大盤預判】
上證指數周五低開低走,始終未能出現強勢拉升的走勢,本周可謂是強了1天跌了4天,這樣的走勢確實讓人情何以堪呀!金融股的「不作為」,再加上大盤藍籌股的回調,這也是導致指數回調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周末沒有利好消息出現,下周恐怕要再度回到3000點附近尋求支撐。接下來注意上證指數能否在3000點之上穩住。
創業板指數周五低開低走,再度回到2000點附近,這樣看來指數可能會繼續向下,按照牛哥之前所說將會向下補缺口了。高位股連續調整3天,從分歧到一致下跌,不出意外下周還要跌,好消息是高位股回調後,資金會重新選擇方向,這反而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可以關注之後的新機會。接下來注意創業板指數能否在1980點之上穩住。
【淘金計劃】
近日,華夏、富國、銀華、萬家、農銀匯理等多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接受了天天基金網的調研。調研數據顯示,共計有68%的基金經理看漲後市,相較於10月的調研結果,此次看漲的基金經理占比再度提升,增加3個百分點;28%的基金經理認為市場繼續震盪,占比減少1個百分點;看跌的基金經理占比降至4%。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在當前位置上,部分個股進入較有吸引力的價值區間,隨著預期扭轉,A股市場有望迎來修復行情。
題材板塊中的存儲晶片、供氣供熱、減肥藥等概念是資金凈流入的主要參與對象,保險、傳媒娛樂、汽車類等概念資金凈流出相對較大。騎牛看熊發現預計全球IT 需求逐步復甦,PC 及移動設備相關需求有望改善,存儲晶片觸底復甦趨勢加速,預計2024 年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等需求將改善。國產AI 晶片底蘊深厚,國產AI 晶片公司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
華為昇騰系列等自主晶片廠商相對受益,同時提升國內先進位程產線擴產預期,半導體設備、材料及零部件環節有望受益。由於GPU 可兼容訓練和推理,與AI 模型構建高度適配,其占據了AI 晶片大類市場。2023 年上半年中國AI 伺服器使用了50 萬個來自本地採購/開發的加速器晶片,僅占中國全伺服器市場10%,國產算力份額替代空間巨大,且管制政策加碼下替代加速,華為算力產業鏈綜合優勢更為凸顯。
GPU 占比達到91.9%,預計到2025 年GPU 仍占據AI 晶片市場的80%以上。2022 年我國GPU 市場規模達到83.6 億美元,據預測2023 年我國市場規模將達到111 億美元。GPU 全球市場規模過百億美元,國產化有較大替代空間。在斷供「風波」、AI 時代算力需求等多重因素驅動下,信創採購等領域有望帶來GPU 廠商收入的快速增長和市場份額的顯著提升。
目前國產AI 晶片還未達到國際最頂級的水平,但是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對海外競品的替代,此次美國AI 晶片出口禁令的出台,有望從側面推動我國國產AI 晶片進入重要發展機遇期。在市場蓄力向上企穩期間有更好表現,科技板塊目前的表現是增速、ROE 反彈勢能強,後市值得重點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