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赴港上市!順豐控股,4年如何花完230億募資?

2023-08-04     閨蜜財經

原標題:官宣赴港上市!順豐控股,4年如何花完230億募資?

摘要:計劃18個月內(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334篇原創

順豐赴港上市進入倒計時。

8月2日,順豐控股發布了《關於籌劃發行H股股票並上市相關事項的提示性公告》,官宣計劃在18個月之內選擇適當的時機上市。

當天,順豐控股還發布了多份公告,包括披露了此前募資使用情況,約230億元已經花完。

靴子落地,資本市場的反應卻不太熱烈。截至8月3日收盤,當天順豐控股的股價微漲1.42%。相比2021年2月超124元/股的高點,依然相距甚遠。

作為快遞物流龍頭企業,順豐一直想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如今,繼續推動業務、資本雙雙出海,未來的想像空間有多大?

01

約230億元募資花在了哪裡?

2017年,順豐控股成功在深交所借殼上市。此後在2019、2021年先後分別募資58億元和200億元。

截至2022年底,已使用募資約230億元。

首先來看2019年的募資及使用情況。

2019年,順豐控股公開發行了5,800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100元),共募資58億元。扣除含稅承銷及保薦費用1950.4萬元,實際收到募集資金578,049.60萬元。

這筆募資已全部花光。

值得注意的是,有3成募資改變了最初的計劃用途,其中:

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項目計劃使用約14.67億元,實際上卻減少了12.93億元;

飛機購置及航材購置維修項目計劃使用約15.2億元,實際上減少了4.46億元;

而在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上,募資使用金額大幅增加,由計劃的10億元提升至19億出頭;

路陸運力提升項目也由計劃的5.9億元提升至10億元。

此前,順豐控股曾發公告,披露變更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原因。

其中,縮減金額最多的智慧物流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和飛機購置及航材購置維修項目,均稱為提高募資使用效率,在保持項目總投資金額不變的情況,減少了募資投入比例,減少部分改為使用自有資金投入。

02

其次,是2021年順豐控股通過定向增發募資200億元,22家投資機構一度「被套牢」。

2021年11月,順豐控股非公共發行股票349,772,647股,發行股票價格為57.18元/股。扣除含稅承銷及保薦費用9,000萬元後,實際收到募集資金共計199.1億元。

遠海投資、麥格理銀行、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富國基金、國泰基金、交銀施洛德基金、太平洋人壽保險等22家機構參與了此次定增。

此次定增限售期為6個月,2022年5月19日解禁。

圖片來源|億牛網(特此感謝)

然而到解禁當日,順豐控股的收盤價僅為47.2元/股,對比定增價格57.18元/股,半年22家機構帳面浮虧約17.5%。

今年7月,介面新聞報道,從倉位情況看,UBS AG、申萬宏源證券在去年二季度解禁後「出逃」。

直到去年12月,順豐控股的股價才重新站上57元/股。

03

1年零1個多月,如何花完171億元?

截至2022年底,順豐控股已累計使用2021年募資171億元,這筆募資累計形成的理財收益、利息收入等約2.38億元,而尚未使用的募資及利息、理財收益合計約為30.38億元。

從公告披露的信息來看,除了補充流動資金30億元外,其他投在了5個項目上。截至2022年底:

1、速運設備自動化升級項目投資最多,計劃使用募資60億元,實際投入約60.43億元;

2、原本是計劃投入第二多的項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轉運中心工程項目,計劃使用募資40億元,實際使用了21.17億元,差額達18.83億元,這大概與項目建設進度有關;

3、數智化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建設項目計劃使用募資30億元,實際投入21.17億元;

4、陸路運力提升項目計劃使用募資20億元,實際投入17.28億元;

5、航材購置維修項目計劃使用募資19.07億元,實際投入14.75億元。

4年花完230億募資,除了能直觀感受順豐控股重資產的特點外,還有其戰略的轉向。

04

募資200億不到2年,又謀求登陸H股「找錢」,順豐控股大手筆投資各項目的背後是轉型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煩惱。

2019年順豐推出「下沉」戰略。2020年,豐網速運成立,下沉電商市場,被市場寄予厚望。

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一季度,順豐突然虧損近10億元。同年,順豐加速實施「快遞出海」戰略,發力國際業務布局,收購了擅長做東南亞快遞業務的嘉里物流。

2022年,豐網凈虧損7.47億元,今年一季度凈虧損1.43億元。今年5月,成立僅3年左右的豐網被以11.83億元出售給極兔。

至此,順豐「下沉」戰略划上句號,重新高調回歸中高端市場。但這條路也遠不如幾年前好走。

其中,典型的指標如單票收入,2015—2018年,順豐的票均收入在22—24元,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2—14元。

2019年後,其高票均優勢逐步下滑,2022年報披露,其票均收入為15.73元。

今年1-6月,順豐控股的快遞物流業務經營簡報顯示,其單票收入在15.13—17.06元之間,每月同比增速均為微降。

毛利率方面,2017—2020年,順豐控股保持在16%—21%,2020—2021年降至12.5%左右。今年一季度,其毛利率微漲近14%,凈利率僅為2.74%。賣掉豐網後,大概能改善其盈利指標。

要去H股上市,顯然只是重回中高端的故事想像空間有限,重點還在於第二增長曲線:出海業務。

此次籌劃H股上市的公告中,也明確了目標是「為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提升國際品牌形象、提高綜合競爭力」。

2021年四季度合併嘉里物流後,順豐控股快速實現擴大供應鏈及國際業務規模。

2022年底,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878.7億元,同比增長124%。

但今年1-6月公布的數據,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單月營收同比增速均為下滑,下滑幅度在23%—52%。順豐控股亟需改變這一局面。

不過,對於赴港上市,今年上半年順豐控股給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7月,其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2億-42.2億元,同比增長60%-68%。這是自2017年上市以來,順豐控股表現最佳的半年度業績。

值得注意的是,同行也在扎推上市。

今年5月,阿里巴巴發公告披露,菜鳥集團計劃在未來12—18個月內完成上市;6月,極兔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這一次,資本市場還會對順豐這家快遞龍頭另眼相看嗎?歡迎蜜友們留言討論。

本文未註明數據、圖片均來自於順豐控股財報及公告,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36178fe5010b3f1c28b2e6bf0b6e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