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關喲,那些頂帳的又出來了

2023-12-15     威海新樓市

原標題:過年關喲,那些頂帳的又出來了

最近的政策是,上面把壓力給到了銀行,要求(注意是要求而不是建議)銀行給房企貸款,而且還重點提了民營房企

只要有了錢,房企的困厄不就疏解了麼,也就是說不再是只有降價這一條路可走了,樓市的底似乎已經清晰了

從高層架構落到我們這片大地上,風景則是,威海的很多開發商在促銷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萬科璞悅山的洋房,最近出了一批頂加閣,97平98平的,閣樓的面積在四五十平,總價八十七八萬

洋房,頂加閣,不到九千的單價,還是萬科的,後面有沒有來者不知道,前面絕對是沒有古人的

我在項目的時候,剛好碰到一組客戶,本來是看小高層的,一聽洋房這個價格,直接要求去看這頂加閣

洋房比小高層得房率高、密度低,整體的園林設計也更好,而且還是現房,買了就辦證

只是頂加閣是毛坯的,裝修是個問題,現在大家上班都那麼忙,裝修是個長周期的活兒,而且涉及到的東西又多,買那個定那個的,全包不甘心,覺得被裝修公司賺去的太多,半包自己對這方面又陌生,想要貨比三家就得捨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買璞悅山的很多是衝著它的裝修房來的

再一個就是頂層總是讓人忍不住擔心會不會滲漏,畢竟這幾年幾個大的開發商都用實景房告訴我威海人,這就是比爛的年代,房子修好了下雨能不漏水就是一個難得

針對這樣的擔心,最好的方法就是下雨天去看房,反正是現房了,找個大雨天去,仔仔細細查看

當然這個季節多的是雪,不似夏天那般多雨,但想想,璞悅山的洋房是從九十月份就開始交房了的,那時候到現在,雨是已經下了不少的,如果房屋真有滲漏問題,肯定會在牆面體現出來的

如果還是擔心,可以自己再做兩遍防水,這個戶型有客戶做過,找的好牌子,做了兩遍防水,花費不超過五千,還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

璞悅山的這個閣樓是斜坡的,不是平頂,所以如果要從實用的角度講,很多人會覺得雞肋,當然也有一部分愛的緊,我聽有的女生說喜歡這種法式閣樓的風格,有的人覺得做個自己的 影音室或者寵物空間都很好

時至今日,房子嘛,早已經不是單純的承載一張床的功能,我聽過的關於買房的想法,有想要一整面書櫃的,有想要給自己的寵物一個自由空間的,有想要一個自己的電動房的,基本上沒有人說我想要一個睡覺的地方

誰是為了一張床背房貸呀,小看誰呀

高區的龍湖價格降得也狠,各種工抵房滿天飛,那個架勢就好像是要清倉甩賣,早點賣完早點離開

132平的房子賣133萬,還精裝,還帶車位,首付還能給你做到14萬

這就是當年那個把天璞賣到一萬七八單價的龍湖

天璞的高價使得這個項目從期房一直賣到現房交房一兩年後還在售

而到了天境這裡,就是一個著急收尾的樣子

現在主要是賣在蓋的三棟,也是整個小區最後的三棟,龍湖的姿態變了,先別管多少錢了,速度最重要

這兩天雪下的,瓊樓玉宇的,海邊的房子賣的就冷了些

金地觀海瀾灣現在的價格,就跟現在的溫度和夏天的溫度對比一樣明顯

海信觀瀾,這個一直在走自己步伐的開發商,二期新加推的樓棟直接打出8500元/平起,一套112平的,總價96萬

不過這個開發商的步伐就是主打一個不給你節奏,從歷史軌跡來看,它家的房子就是你如果就是衝著這一套特價的來的,那行,如果不是,你以為這個價格可以隨便看其他的,那真不行,它家的樓層價差可以搞得非常之大

這個市場上,有一個價格樓層任選的項目,也有海信觀瀾這種,樓層差價能達到十幾、幾十萬的

基本上,現在市場上外來開發商的姿態就這些,著急的,哐哐降,不在意行情速度什麼的,就主打一個清風拂山崗

本地開發商相對而言倒是安穩得多

就說那宣傳聲勢好不遜於打地基聲勢的盛德新盤萬禾書院

盛德在威海已經26年了,盤子做得是比較大的,這兩年行情不好,盛德很多項目也是銷售周期拉的很長,像是張村的世紀新城、和美家園,經區這邊的山水綠城、山水茗都

賣不動怎麼辦,挺著

盛德就是挺著,價格方面也沒有那麼明顯的讓步

像是山水綠城在售的四期,品質是很好的,就是周邊配套方面相對來說受限,那價格還是一萬多,跟配套槓槓的萬禾書院的價格都差不多——萬禾書院的具體價格還沒有出來,不過據說不會很高,可能會在一萬一左右,有個下定的客戶說,這個價格就算是交房晚、租兩年房子也合適,對了,這個項目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售,但現在已經啟動定存了,到現在定存的客戶有三十來組,現在的市場一個周有這樣成績還是定存,確實能看出大家對這個項目的認可

配套方面,教育、商業、醫療都是規格又高、距離又近

小區本身,從宣傳來看,這個項目的品質確實是比之前的項目又有升級

就說幾個小點

大落地窗,窗台到地面也就20厘米左右

看一下樣板間

它那個兩扇窗的,其中有一扇能開到180°,被窗戶角碰過的孩子一定都喜歡這個角度

這個是上下水設計

面盆、地漏和淋浴共用水封,這樣不管哪裡用水,都能保證水封發揮作用,不會說哪裡長時間不用水封缺水,反味兒什麼的,這種生活小場景一說大家就都明白

這個是它的管線布局

跟我們常見的不同,它把冷熱水管線、地暖入戶主管線都布置在頂部了,我是見過因為找漏水點把地板掀了、把牆面鑿了的,所以個人感覺這種布局比較好,後期維護省時省力,經濟上也更友好

在越來越不缺房子的時代,這種講品質講產品力的房子確實是值得我們關注,不然,你用什麼去支撐價格

最近二手房掛牌數量激增,但增加的大都是老破房產、剛需片區的房產

前一篇文章里,我們說臨港的房價已經跌回到了16年,市區的老破房產、剛需片區房產也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回落

前幾天有個四方街的客戶跟我訴苦,說是自己找的中介不靠譜,不給好好賣房子,總想著腰斬收了她的房子

我詳細問了一下房子的情況,二十多年,開放小區,步梯,房主一直強調周圍的配套,但這房子也就只有配套了,只是身為當事人,總覺著當年也是多好的房子,現在也是多好的配套,賣不上想要的價格就是不甘心

還看過牡丹花園的一套88平的兩室,還是客廳在南面的戶型,小區和房子本身整體都比較新,賣五十來萬,這個價格真是回到17年之前

合理推測,這兩類房子在未來幾年還將是拋售的主流

我覺得,表現我們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很好的詞是「寧缺毋濫」,二手房市場上拋售的房子再多,也絕不是你可以隨意選擇某套房子的原因

也許你會覺得「我才不會這樣」,但我遇到的那麼多真實的客戶說明,很多原本看似簡單的問題還真的會絆你一下

畢竟我們的生活里不只有買房這麼一件事,可能一輩子就這麼一次兩次,臨時惡補學習一下,就能確保明辨坑否麼

如果覺得有必要,可以找我聊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cf5972c20e97539c1ee5027590fa8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