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利(富書作者)
最近盛大的亞運會在杭州舉行,不少網友注意到朱迅也在現場緊鑼密鼓地工作著,照片中的她,認真仔細地和導播確認著演說稿。
聊起朱迅,印象中的她永遠眉目舒展,落落大方,現在的她更有了歲月積攢的氣質和韻味。
細數她不平凡的一生,才知這份沉澱的由來:從業多年,7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2次患癌;一直渴望得到母親的偏愛,但最讓她遺憾終生的,是一位摯愛男子的離世......
1973年,朱迅出生在北京,是家裡的老三,有兩個姐姐。
父親是新華社的駐外記者,常年在國外採訪報道,母親是中文專業畢業的學生,時不時就要去國外陪丈夫。父母不在家時,朱家三姐妹就和姥姥住在一起。
從小三姐妹就愛表演,一次她們在表演《紅色娘子軍》,朱迅飾演的英雄被打傷在地時,不巧將頭磕在了桌子上,鮮血汩汩流出,嚇壞了在場的人。
明明是「假受傷」,沒想到「真流了血」,朱迅疼得直哭,被姐姐逗「演得真好」時又咯咯地笑了。
高中時,朱迅陪大姐面試電影《搖滾青年》的角色,沒想到導演竟看上了比大姐更有男孩子氣的朱迅。
原來面試的角色是一位有個性的女孩——小小,小小不愛學習,四處打工,談戀愛,渾身充滿了放蕩不羈的精神。
化妝師給朱迅戴上了爆炸頭式的假髮,還給她化了濃妝。影片中,她跳霹靂舞的激情和熟練,是朱迅磨破幾雙皮鞋、襪子,滿腳水泡練成的。
電影播出後大獲成功,朱迅收穫了比父母一年工資還多的片酬,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莫大的開心。
剛開始她放下學業演戲時,朱迅父親有些不滿,但看到女兒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並成功以後,他也慢慢鬆開了手:「關於你的前途,我們不當導演,只做你最忠實的觀眾。」
高中三年,朱迅拍戲不斷,片酬不斷,但年小的她在一個個角色中漸漸迷失了自己,回過神來,高中已經快要結束,電影學院向她伸出了橄欖枝,朱迅猶豫了幾天,沒有接受,她覺得自己的內在還需充盈,她決定留學。
大姐在日本考研究生,二姐也在日本工作,於是朱迅第一個想到了去日本,和姐姐們團聚。
來到日本後要先上語言學校,之後才可以考大學。當時父母的工資一個月只有兩三千人民幣,實在無力支付女兒們在日本的支出,於是朱迅像二姐一樣兼職掙錢。
第一份工作是清掃寫字樓內1-18層樓的廁所。一次一位身穿名貴衣物的女人險些摔倒,朱迅趕忙扶住女人才避免了事故,但卻在她的衣服上留下了幾個髒手印。一起幹活的阿姨二話不說就用掏完廁所的手套按著朱迅的頭,讓她給女人道歉。
朱迅的委屈不可言表。
三個月後她輾轉到餐廳打工,然後是其他的服務行業......為了120萬日元學費,朱迅每天只能睡四個小時,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往返於語言學校和工作地。
1990年,朱迅通過了日本語言最高等級考試,她終於有機會報考日本的大學了。可世事難料,因為長期兼職的身體勞累和精神壓力,朱迅的身體不適引起姐姐們的重視。
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的話讓朱迅感覺天都塌了:「腫瘤,血管瘤,大概還有3個月時間。」
在大醫院做手術的錢數實在太大,朱迅瞞著所有人去小醫院做了切除手術,但因醫療水平不達標,手術沒有成功。
姐姐們知道此事後生氣中又帶著心疼,立刻帶著朱迅做了第二次手術,術後醒來,朱迅得知母親會來,閉上眼睛靜靜等著。身上的麻醉感慢慢消失,傷口的疼痛隱隱傳來,需暫時空腹的朱迅十分虛弱難受。
母親來了,但沒想到她只待了半個小時就走了,臨走時給朱迅放了半顆西瓜。
她剛做完手術,無法吐出西瓜子,姐姐們也已經去上班,沒有人能幫自己,朱迅便咬碎了西瓜子咽下去,半夜又被肚子裡的碎西瓜子疼醒。
這年她才17歲。每一個深夜,她都在夢裡追問母親:為什麼對女兒這麼冷淡,她一直在批評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讓母親不高興。這樣的夢,她做過很多次。
17歲的夏夜,朱迅忍著身上的傷痛,獨自舔舐著心靈的傷口。
因為做手術,朱迅錯過了考大學的時間,不過好在手術很成功,她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為了儘快還上欠下的醫藥費,朱迅一邊做術後康復一邊外出打工。
這時日本廣播協會NHK在招人,朱迅憑藉曾經的演藝經歷,通過了面試。等到入職後才知道自己曾主演的《搖滾青年》在NHK的電視劇場輪播過很多遍,台里的人都叫她小明星。
之前朱迅的演藝經驗很豐富,但主持人的經驗有些欠缺,由此她每天都找時間給父親打電話詢問採訪主持的注意事項。
父親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兩人的通話時不時就會因為信號不好而中斷,朱迅也心疼國際通話費用,每次在電話里說話時十分著急。
父親完全理解朱迅的想法,只要自己有時間,當天用簡訊的方式回復朱迅,並且每個月給朱迅充話費。
在父親的幫助和自己的有效努力下,幾年時間,朱迅分別主持了《中國語講座》《亞洲歌壇》《亞洲觀》等大火的欄目,成為觀眾最熟知的女主持人,也是台里唯一一個有長期固定欄目主持的中國大陸女孩。
可以說,在朱迅剛入行時,父親的幫助是巨大的,沒有父親的指導,朱迅達到優秀主持水平還需要很多年。
當時,朱迅還活躍在日本富士、東京和大阪等多個地方台。在日本工作期間,朱迅考上了大學,拿到最高額獎學金:學費免費,每年還有十幾萬的獎學金。大四那年她還去英國倫敦留學了半年。
事業如日中天時,朱迅突然接到父親的求助電話:「三兒啊,你媽身體不太好了,快回來看看。」
此前,朱迅母親脖子處切除了兩個瘤子,身體還沒好全,竟又患上了白內障和青光眼。躺在病床上的她近乎失明,十分虛弱。
雖然朱迅還記得自己曾經病重時母親的態度,但此刻母親對她十分溫和。大姐和二姐已結婚生子,朱迅是唯一能往返國內的女兒。
為了照顧母親,朱迅決定回國發展。得益於之前在日本的豐富工作經驗,回國後朱迅直接通過了央視的面試。
2000年1月,朱迅主持央視訪談節目《走進電視》,2月主持央視節目《歡聚一堂》,9月主持央視節目《佳藝大世界》,0月出任央視欄目《正大綜藝》......
2001年到2005年,朱迅分別擔任了各大央視精品節目的主持人,像《歡樂中國行》《民歌中國》《同樂五洲》等等。在此期間,朱迅還出版了個人傳記《說出來就過時》。
2007年,朱迅和董卿合作主持第六屆CCTV電視小品大賽,這個時間段央視收視率猛增。
不料,在事業的上升期,朱迅身體再次出現問題,這次,是可能影響職業生涯的嗓子——
甲狀腺癌,切除腫瘤時可能會損傷聲帶。
聲音對一個主持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迅的心情跌落谷底。她曾悲觀過,但想起自己17歲時的患病經歷,她拋開雜念,只為身體健康,決定再次動手術。
幸運的是,手術十分成功,聲帶的影響微乎其微,只要好好保養,注意工作強度,重回原來的聲音水平一定沒有問題。
調養了一段時間的朱迅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就接到了央視春晚主持人的工作,也是她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高光時刻。
2009年1月,朱迅第一次在央視春晚的舞台當主持人,與其他主持人的典雅大氣不同,朱迅的氣質永遠是那麼的親和、喜人。
後來朱迅7次登上春晚的舞台,頻繁作為各大晚會、藝術節、電影節、演唱會的主持人亮相,接下來的節目都是央視主打:《非常6+1》《幸福帳單》《星光大道》《央視跨年晚會》......
獎項也收穫滿滿:2009年獲得金話筒播音主持作品獎,2010年獲得乙等級雙十佳主持人,2014年獲得第2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獎,2017年獲得中央電視台十佳優秀播音員、支持人獎......
朱迅父母看著女兒活躍在央視最火的晚會和欄目、登上中國最有傳播力的舞台——央視春晚,感到既驕傲,又欣慰。尤其是父親,女兒的主持採訪經驗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與他們一樣心情雀躍的,還有一位陪伴在朱迅身前身後的男人......
多年前,朱迅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一生中最摯愛的男人是誰」,朱迅沒有道出伴侶的名字,而是道出了父親的名字。
主持人再問「那你的伴侶在你的人生中充當什麼角色」,朱迅思考良久回道:陪伴者。
早在2002年,朱迅就因為父親認識了自己的意中人王志。
王志是一名記者,因問題犀利,採訪直擊痛點在業內聞名。當時朱迅父親任中國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和王志偶有交集。
2002年,朱迅父親確診腸癌。因知道王志有大量採訪北京城醫院的案例,朱迅父親詢問他有沒有哪個醫院推薦治療腸癌?王志問過自己熟悉的醫生,給了朱迅父親幾個方案。從諮詢到入院再到後面動手術,王志都在中間幫了很多忙。
就這樣,朱迅和王志認識了。他們相識相知走在了一起,2004年,他們結了婚。結婚一年後,朱迅生下了兒子王法。
在朱迅的眼裡,王志是一位有上進心,做事做人十分踏實的好伴侶。朱迅二次患病期間,王志也放下工作,寸步不離,待朱迅身體恢復、安穩回到工作崗位後才放下心。
同為主持人和記者的王志私下會給朱迅很多工作的建議,朱迅曾說自己最挑剔的觀眾就是丈夫。但王志也說過:「客觀來講,朱迅是外景主持人中最好的,特別有親和力,能帶動觀眾,性格有點人來瘋,真的特別好。」
父母、伴侶和兒子都在身邊,自己的事業也進入穩定期,年年上春晚和元宵晚會當主持人,朱迅對現狀十分滿意,她想幸福的生活大概就是這般。
2010年,朱迅父親病情惡化。在朱迅陪床8年期間,每一次父親病情有變化時,他都會說:「我是黨員,我一定可以戰勝!」
8年下來,父親確實如自己所說,十分幸運和堅毅的對抗著癌細胞。但這一次氣氛顯然比之前更沉重。
病床上,父親身上插滿了管子,他費力地對朱迅說:「三兒,我想回家。」
朱迅深知管子不能拔,回道:「爸,不行啊,回不去家,你先安心躺著。」
三天後,朱迅父親停止了心跳,與世長辭。她這才想起父親說的話其實就是一種暗示:走也要在熟悉的家中走。
朱迅泣不成聲,抱著父親大聲哭著:「爸!爸!早知道,早知道我一定帶你回家!」
陪床8年,卻未完成父親的遺願,這成了朱迅後悔一生的遺憾。
朱迅父親去世後,母親無法忍受巨大的悲痛,決定離開家鄉,一個人去了多倫多的養老院。
得知消息的三姐妹極力反對,但捱不過老人,朱迅母親說:「我走的原因,一是希望我不要沉溺過去,二是不想給你們添太多的麻煩,我的三個女兒。」
之後的很多年,朱迅時常往返國內外,就為了看看母親過得還好不好。多次電視採訪中,朱迅都曾對母親的出走感到悲傷:
一檔央視的母親節特輯中,節目組請來朱迅的母親,朱迅忍不住流淚:「我跟媽媽很特殊,從小我在媽媽身邊待得時間就特別少,我特別渴望能得到多一點的母愛。但是媽媽有自己的生活,我尊重她,也希望她能健康快樂。」
紀錄片《你好生活》中,朱迅對著空曠的大山喊道:「媽,回家吧!想你了。」眼裡的淚珠紛紛掉落。
原本幸福的生活被打破,一直到現在朱迅回想起父親和母親,心裡滿滿都是自責、遺憾和不舍。
2023年4月,朱迅的母親去世了,照片中朱迅因悲傷臉色蒼白,她還記得母親曾說:「一帆風順的人生很少,人踩到波瀾時,不要被驚到。」
記得父親告誡她「你做這份工作,一定要淡泊名利,珍惜健康,無論事業上多麼輝煌,一個人一輩子家庭和家人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朱迅已經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齡,但只是工作量減少,她仍然活躍在一線節目中,最近有不少網友拍到朱迅現身杭州亞運會現場,在後台準備著節目主持。視頻中的她身穿漢服,輕聲唱著歌曲《亞洲雄風》,評論區網友們紛紛回覆:
「朱迅老師這首歌唱得真好,夢回90年代。」
「央視王牌主持!你業務能力永遠是那麼在線,期待朱迅老師的主持!」
工作之餘,朱迅也不忘陪伴孩子。今年7月,已經19歲的王法和母親在公園跑步時被路人拍下視頻。
視頻中的他又高又瘦,母親衝過終點時,王法給了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隨後遞上毛巾和水杯,行為舉止十分溫暖。
7月,一部關於朱迅的影片在各大網站和朋友圈刷屏。影片中,朱迅談起第一次患癌時說:
「那一年多是我的人生轉折點。從那以後,我就覺得17歲之後都是賺的,都是額外的。所以我就想,既然是賺的,那就要好好珍惜,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覺得生命終將結束,何妨不大膽一點。所以我就有一個稱號叫『朱大膽』。這個稱號不是別人給我的,是我自己給自己的。」
生活的經歷和沉澱,使得50歲的朱迅越來越豁達。父母已去世,現在她最珍惜的就是自己、丈夫和兒子。
經歷過失去,才懂擁有的珍惜。父母的離去、自己患病,更讓朱迅明白,活一天,就賺了一天。
「生命終將結束,何妨不大膽一點。」朱迅一生的經歷,換來的質樸名言,與你共勉。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作者,第4本書即將出版,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