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報道,今天上午10點整,袁隆平院士的遺體送別儀式在長沙舉行。在儀式上,湖南省領導來到袁隆平院士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袁隆平院士的遺體三鞠躬,並與袁隆平院士的親屬一一握手,致以深切慰問。
不知有多少民眾自發悼念,有多少民眾在雨中相送。又不知有多少學子在為袁老發文追悼,那門前致哀的鮮花早就匯成了海洋。在稻田上的那位信仰堅定的守望者,與我們永別了。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送別袁隆平院士,舉國哀慟!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追求水稻的增產。他雖然已經是90歲的高齡,但依舊奮鬥在科研一線,這一切只是因為他的夢想,袁隆平曾經說過,他有兩個夢,其中一個夢是水稻長得比高粱還要高,穗子得有掃帚那麼長,長出來的籽得有花生那麼大,這個夢就叫做「禾下乘涼夢」。
袁隆平院士不僅僅讓中國人遠離了飢餓,他還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夠吃飽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最終喂飽了全球21%的人口。心繫天下,胸懷蒼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寫道:「一生修道雜交稻,萬家食糧中國糧。我敬愛的大師千古!」
消滅飢餓不僅僅是中國人的鬥爭,也是全球人民的鬥爭,在《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中顯示,在去年,55個地區或國家中至少有1.5億多人陷入了嚴重的糧食危機中。有海外人士說過,袁隆平所研究的,就是解除飢餓的「魔稻」。如今,這些「魔稻」,已經在全世界40多個國家裡種植了超過800萬公頃。
喬塞特·希蘭曾經說過,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有信心,可以在這一代解決飢餓問題,中國就是我的答案。「開雜交水稻之路,奠人民溫飽之基」,袁隆平曾經說過:「我畢生追求的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雖然袁老的夢想還沒有完全實現,但是袁隆平的畢生追求就是對我們活著的人的最好勉勵。
袁隆平院士曾說,我有一個禾下乘涼夢,但是這個夢想實現起來並不容易,以後還是要依靠年輕人。
如今,面對袁隆平的離去,很多人感到惋惜,因為他的夢想還未實現。其實,袁隆平院士早已心知,他的夢想需要多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山河黯淡,巨星隕落,袁老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卻將他的科研精神永遠留在了沃土之上。我們將永遠秉承您的遺志,奮鬥終生,砥礪前行!袁老,一路走好!
本文內容為原創,未經過原作者或者現發布者的同意,任何個人或單位都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