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雲浮的美食與龍母信仰

2020-07-26   大羅言酒

原標題:廣東雲浮的美食與龍母信仰

「雲浮」作為地域之名,最早見於唐朝。《新唐書?地理志》載,唐武德四年(621年)設勤州,領銅陵、富林二縣。天寶元年(742年),將全國各州一律改稱為郡,勤州改稱為雲浮郡,這便是「雲浮」地名的由來。

現在的雲浮,位於廣東省西部,它依傍西江,東接珠江三角洲。是連接廣東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樞紐。雲浮,又被稱為石城,素有「石材王國」,「硫都」和「石都」之稱,有「沙糖桔之鄉」、「無核黃皮之鄉」的稱譽。除此之外,羅定、新興、鬱南等縣城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美食。

新興裹蒸粽

新興裹蒸粽在廣東裹蒸粽中無出其右者!其炮製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但主流是大同小異。製法:新興裹蒸粽用當地冬葉包裹糯米、綠豆、豬肉、腊味等配料。

大糠糍

大糠糍是鬱南縣連灘鎮的特色小吃,每當快天亮的時候,就會有騎著自行車的小販喊叫「餐包,大糠糍,印糍,馬拉糕」,大糠糍一直流傳在雲浮市和肇慶市地區,深受百姓喜愛!

芋頭糕

鬱南人做芋頭糕時,會先將芋頭颳去粗皮,刨成絲,下鍋炒軟,加入臘腸粒或蝦米粒、香菇粒同米漿、薯粉拌勻,然後入蒸籠內(先用布墊於籠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為熟。 食用時將糕點切塊,或直接拿來吃或用油煎至呈金黃色食用。經過煎制的芋頭糕外酥內嫩,味道清香而不油膩。

三蛇龍虎鳳大會

三蛇龍虎鳳大會是廣東新興一帶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一般用眼鏡蛇、飯剷頭、金腳帶、過樹榕這三種毒蛇匯於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龍虎鬥」,加入老貓的就稱「三蛇龍虎鳳大會」。

連灘釀豆腐

在鬱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過節或貴賓來臨都習慣釀豆腐,連灘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馳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還帶回去讓親朋品嘗,沿襲至今。人們還認為「隔夜豆腐」別有一番風味。

羅定鄒紗魚腐

這魚腐的味道甘香味濃,又軟又滑的,是個不可多得的美食,原以為會像是吃豆腐一樣的味道,但是並不是,可能是因為加上鯪魚的原因,讓它散發的香味是特別的濃烈。

新興天堂狗肉

新興人對狗肉是情有獨鐘的。有諺云:「狗肉滾三滾,神仙企(站)唔(不)穩」,「夏至狗,無處走。」這不是浪漫主義的誇大,而是說明新興人何等的喜歡狗肉。在新興也有個習俗,就是夏至人們就吃狗肉。

荷包豆腐

高村豆腐,又叫做「荷包豆腐」。荷包,在粵語、客家語和閩南語中常用荷包指代錢包。那豆腐又怎麼會與荷包扯上了關係呢?荷包豆腐之名來源於它的釀製方法和炆煮方法。高村人釀豆腐的方法是用刀把整塊的豆腐從側面中部處剖開四分之三左右,把餡料放進「夾層」里,再合上夾住餡料。

把豆腐釀好後,接下來便是炆煮。炆煮的第一個工序就是「煎」,即把釀好的豆腐兩面煎至金黃。煎好的豆腐水分減少、硬度增加,可以拿起來把玩,其外形還真像一個荷包呢!還有更神的,那豆腐也真的可以像荷包一樣打開,裡面被夾得扁扁的釀料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把釀料拿出來也可以。

雲浮,除了有眾多的美食,它還是龍母的故鄉,是龍母文化及龍母信仰的起源地,境內的各個區域,基本上都受到龍母文化的影響。雲浮市雲安區都楊鎮降水村降水河出水口段,歷史上稱為「程溪」,早在先秦時,便有溫氏奇女子誕生於程溪水口,後來溫氏女子在西江邊拾得巨卵、孵化及養育五龍,被時人尊為「龍母」,龍母傳說由此誕生。

據傳龍母樂善好施,帶領五龍子修堤築壩、疏浚河道,開闢一方樂土,有功於國、有德於民,被秦始皇封為「程溪夫人」;龍母仙逝後,五龍就將其葬於程溪水口的青旗山上,鄉人也將龍母故居改作祠廟,奉祀龍母,這也是有史以來最早奉祀龍母的廟宇,這座廟就是降水村流傳千古的程溪祖廟,風靡嶺南的龍母文化及龍母信仰亦由此而來。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