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華為、小米們重壓,蘋果開始降價,但誠意略顯不足

2024-01-16     鈦媒體APP

原標題:面對華為、小米們重壓,蘋果開始降價,但誠意略顯不足

2024開年僅僅半個月,蘋果便官宣降價。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渠道商和第三方線上平台降價,而是官方降價。「作為首發購買的用戶,現在真是後悔莫及,心中的後悔簡直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某首批從官網購買iPhone 15 Pro Max的用戶無奈說道。

根據蘋果中國官網公布的活動預告信息顯示,將於1月18日-21日開啟「迎新春限時優惠」。

其中,iPhone15系列、iPhone14、iPhone14 Plus 或 iPhone13,以符合條件的支付方式購買,最高可立省500元。13英寸或15英寸MacBook Air(M2晶片機型)、13英寸MacBook Air(M1晶片機型)最高可立省800元。

雖然,蘋果官網這次的降價力度遠不如第三方渠道,但是,官方降價還是比較少見的。一般來說,蘋果官方直營渠道上的產品都是按照原價銷售,即便是疊代新品發布的前一天也依舊是原價。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指出,「今年一開始的時候蘋果已經首先對iPhone15系列的渠道價格進行了調整,是歷史上首次這麼早的時間進行調整,說明在一些第三方渠道和電商平台還有更大的調價空間。」

從破發到主動降價,蘋果依舊沒多少誠意

相比較多年前的一機難求,首銷當天凌晨排隊,現在的iPhone早已失去了當時的那種新奇感,也少了許多讓消費者買單的理由。9月22日,iPhone15系列正式開售,普通版開售當天即破發。

「開售加價能夠持續多久,一般是市場對iPhone新品是否成功的評判指標。」一名果鏈分析師對鈦媒體App表示。

不久後,在京東、拼多多等平台以及線下渠道商,iPhone15全系列破發,在雙11期間至高優惠1100元,憑藉著「性價比」拿下了多個榜單。根據京東手機競速榜顯示,雙11期間單品累計榜前五名中有四款是iPhone,最新發布的iPhone15、iPhone15 Pro和iPhone15 Pro Max更是攬下前三,iPhone13位居第五。

一直以來,iPhone15系列在電商平台上都有優惠,雙11之後優惠也都持續,甚至優惠力度更大。這一次,蘋果官網的降價活動,一般在開年也會有,但來的比往年更早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蘋果迫於市場銷售的壓力,提前降價優惠,但是從降價的幅度以及優惠的條件來看,仍然是誠意不足,而這也引來很多網友的吐槽。不滿的點主要在於兩個,一個是優惠幅度不如三方平台,二則是限量。

活動信息顯示,Apple Store 零售店內可參與本次優惠活動的商品數量有限,其中iPhone 類商品數量為30000件,iPad類商品數量為5200件,Mac筆記本電腦類商品數量為750件,Apple Watch類商品數量為1000件,AirPods類商品數量為2500件,Apple Pencil類商品數量為540件,售完即止。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鈦媒體App表示:「首先要確認的是,此次的官網降價只是一次限時的降價優惠活動,線下門店還限量。該優惠活動會持續多久,以後是否還會有還不確定。」

「今年一開始的時候蘋果已經首先對iPhone15系列的渠道價格進行了調整,是歷史上首次這麼早的時間進行調整,說明在一些第三方渠道和電商平台還有更大的調價空間。」

從京東上可以看到,iPhone 15系列直降800元,比官網便宜300多元,iPhone 15 Pro和Pro Max直降600元,iPhone 14直降700元,整體的價格相比較官網更有優勢,並且沒有購買數量和時間限制。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這次iPhone15系列等多款產品的降價優惠,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吸引力。

降價的背後,賣不動了?

按照蘋果的調性,不會無緣無故去做促銷。依稀記得,在去年年初,為了清庫存,蘋果的渠道商就曾搞過一輪促銷。

彼時,iPhone14系列在授權店、第三方電商平台等開啟了降價促銷,「iPhone14全系降價700元」的話題更是登上了熱搜榜。某授權店員工曾告訴過鈦媒體App,當時iPhone14由於擠壓了許多庫存,加上年初銷售壓力較大以及市場行業不佳,降價是出貨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時隔一年,蘋果親自下場,降價500元,雖然力度不大,但也是蘋果面對市場強壓後的屈服。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iPhone15系列發布後,就有多家研究機構給出了一個不是特別出彩的預期。CINNO Research預測,2023年中國智能機市場蘋果手機銷量或將達4550萬部,同比小幅下滑2%,其中蘋果最新一代iPhone 15系列機型在2023年銷量成績或將在1000萬部左右,對比上一代iPhone 14系列同期銷量成績下滑22%,減少約290萬部。

同時,iPhone的下滑早已在上一代機型便已顯現,CINNO Research指出,2021年蘋果發布的iPhone 13系列在中國市場大賣,一度帶領蘋果拿下中國市場25%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No.1。但2022年上市的iPhone 14系列遠不及iPhone 13系列同期的銷量成績,其Q4』22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對比iPhone 13系列同期下滑達25%。新推出的iPhone15系列,對比上一代並沒有實質性的升級。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認為,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標誌著傳統銷售高峰,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季節性需求的激增,蘋果戰略性地實施了價格調降,以刺激在這一時期的銷售。但同時,也是當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的結果。

「市場格局近幾個月來出現了來自中國手機品牌發布的一系列新中高端智慧型手機。這些高端設備不僅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主要起步價普遍在3,999元人民幣,而且許多機型還擁有與高端智慧型手機相媲美的功能。這種與日俱增的競爭對蘋果的舊款機型和新系列的基礎型號都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為超過3,999元人民幣預算的消費者提供了強有力的替代選擇。」

郭天祥也指出,中國品牌在旗艦產品上競爭力的提升,不光是華為的回歸,小米14系列,vivo的X100系列,榮耀的摺疊屏系列,都對蘋果的市場表現形成了較大的壓力。相關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小米和華為的手機銷量分別大漲38.4%和79.3%。

華爾街投行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2024年第一周,蘋果公司的iPhone在華銷量下降了30%。而蘋果的股價在重新登上3萬億美金的高點後,也一路下跌,目前跌至2.87萬億美元。對比之下,2024年第一周,華為手機則迅速增長,重回中國市場銷量第一,份額達19.2%。

壓力更大的是國產手機廠商們

為了進一步提振銷量,蘋果用降價的方式來讓旗下的產品看起來更具性價比。而當iPhone有了性價比後,那所在的高端市場將會進一步被蘋果占領。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每一次618、雙11購物節的榜單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市場的數據表明,在過去一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高端智慧型手機依舊實現了增長,成為行業的新突破點。可以看到,國產手機廠商推出摺疊屏、影像旗艦等產品,都是為了進一步在高端市場突圍。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手機銷量月度報告顯示,全球高端智慧型手機(批發價≥600 美元)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在2023年同比增長6%,創下新的紀錄。報告指出,高端市場預計將占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近四分之一,收入占60%。

郭天祥對鈦媒體App表示,不可否認的是,雖然面臨的挑戰增加,但是蘋果產品的綜合競爭力依然是最強的,所以在價格進行明顯優惠以後,依然還是會吸引較多消費者的購買。

一名五年果粉告訴過我們,「自己喜歡蘋果的設計,喜歡蘋果對於產品的定義,價格如果更低,當然會有更高的興趣去購買。」想必大多數的消費者,也和這名果粉的想法一致。

對於華為、小米和OV等國產手機來說,蘋果的這波降價,也給了渠道商進一步下調價格的空間,必然會對國產旗艦產品的銷售造成影響。消費者的錢袋子不會撒謊 ,蘋果能賺走智慧型手機市場超8成的利潤,自然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所在。

Ivan Lam認為,蘋果採取的戰略性價格調整不僅有望抵消競爭壓力,還將推動銷售增長,特別是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季節。(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鍾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9423dc16251843ba313adf9b7d95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