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孩子齲齒的原因,可不僅僅是糖果,還有家長錯誤的認知坑了娃

2022-02-02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導致孩子齲齒的原因,可不僅僅是糖果,還有家長錯誤的認知坑了娃

一代人比一代人的生活更幸福了,但是卻有許多新的健康問題來挑戰我們。我們吃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可是,孩子的免疫力卻不如從前了。還有就是孩子們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換牙前的孩子患齲齒的比例越來越高。

2021年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和10年前相比上升了5.8%,這個速度還是很快、很驚人的。而家長們的一些錯誤認識,加快了這種現象的泛濫。

ý孩子只要不吃糖,就不會患齲齒,這樣想就錯了

吃糖會壞牙,是家長們普遍的認知,一部分家長認為這個理論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孩子只要不吃糖,就不會壞牙。

於是,很多家長是在養育孩子的實踐中證明了自己的錯誤理論的,孩子明明沒有吃糖,很少吃糖。才三四歲的孩子,他的牙都壞掉了,一張嘴,滿嘴都是小黑牙。

破壞我們牙齒的糖,可不僅僅只是來源於巧克力糖、水果糖、棉花糖等等肉眼可見的糖,我們孩子喝的飲料裡面有大量的糖,酸奶裡面也有,甚至是吃的饅頭、米飯裡面都含有糖。這些食物吃在嘴裡,都會在牙齒的縫隙裡面留下糖分,產生酸性物質,腐蝕我們的牙齒。

ý乳牙齲齒沒有關係,反正早晚都得換新牙

幼兒齲齒不用醫治,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雖然孩子的乳牙早晚都要換掉,但是乳牙發生齲齒,會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孩子有一顆牙齒髮生了齲齒,牙齒就會塞滿食物的殘渣,這些食物殘渣在口腔里發酵、變質,從而影響孩子的其他牙齒健康和整個口腔的健康。

更有嚴重的,齲齒會造成對牙神經造成傷害,影響孩子以後恆牙的發育。所以,幼兒齲齒是疾病,需要我們認真預防和積極治療。

ý孩子不需要刷牙,只要漱口就可以了

帶孩子去檢查牙齒,我們經常可以聽家長說:「雖然我的孩子不愛刷牙,但是他每天都會漱口,這不是一樣的嗎?」漱口可以起到一定效果的清潔口腔,但是對牙齒的作用不大。

刷牙的過程中,牙刷和牙齒的摩擦,可以把牙齒上的附著物、產生的牙菌斑都清除掉,漱口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

孩子發生齲齒,治療是需要到正規醫院,請牙科醫生來治療的。這時候,孩子就會比較受罪了,所以幼兒齲齒應該是以預防為主,讓孩子少受罪。

þ預防齲齒,含糖量高的食物要少吃

糖果,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飲料、甜點,我們都要儘量少給孩子吃。吃糖太多是孩子發生齲齒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之一,牙齒表面有一層保護膜,裡面有很多細菌,這些細菌都很喜歡糖分,從而產生大量的酸,酸對牙齒形成腐蝕,出現壞牙。

壞牙以後,如果還是經常吃含有糖分較多的食物,就會持續加速蛀牙。所以,吃糖會壞牙,吃糖分高的食物也會壞牙。

þ從孩子開始出牙,就要注意口腔清潔。

有的父母教孩子刷牙是從他三四歲的時候,就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開始學習刷牙,這時候就已經晚了。

孩子的口腔清潔要從他開始出牙就要做起,父母可以用乾淨的紗布或者是專用的手指套,輕輕地按摩孩子的牙齦,清潔孩子的牙齒和口腔。

孩子稍微長大一些,更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都要刷牙,如果在吃完東西感到牙齒不幹凈,可以漱口和用牙線清潔牙齒。

þ讓孩子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儘量減少進食次數。

孩子喜歡吃零食,也是發生齲齒的原因之一。口腔醫生表示,孩子科學的飲食和喂養習慣對保護牙齒也很重要。我們每一次進食,口腔里的酸度都會增加。所以,減少孩子進食次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零食也是對牙齒很好的保護。

þ父母需要帶孩子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要養成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的習慣,不要等著孩子的牙齒出問題了,再去看牙醫。從孩子出牙以後,我們每半年可以帶孩子去做一次口腔檢查,請專業的醫生為孩子制定保護牙齒的合理方案。

牙好,胃口才能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好好愛護我們的牙齒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098953dd87edbb2c4a27db0ec178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