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我就和朋友討論《半生緣》,認為顧家有那麼多孩子是敗筆。
我在網上分享過這個觀點,卻遭到質疑。
今天我重讀了相關內容,再次肯定,傑民年齡確實有問題,張愛玲確實犯錯了。
在第二章,曼楨和世鈞就說她們兄弟姐妹六人。有名有姓的四位,曼璐,曼楨,偉民,傑民。剩下兩個是弟弟妹妹,無名無姓。
重要的信息來了。
傑民是六人之中年齡最小的,而在曼楨世鈞戀愛第一年,他只有七八歲。
曼楨生病請假,擔心影響工作,就是他去叔惠送鑰匙。
傑民的戲份高於有名有姓的偉民,比兩位沒有名字的弟弟和妹妹多得多。
然而,他的存在就是個bug。
因為在傑民七八歲的時候,顧父已經至少去世十年了。
這是我從曼楨曼璐的年齡中推出來的。
且看論證過程。
曼楨十二三歲時,豫瑾來上海避難,當時他十七歲。豫瑾和曼璐同歲(曼璐大她兩個月),曼璐也是十七歲。
曼楨曾對世鈞說過,她的父親去世時,曼楨十四歲。
顧家的頂樑柱倒了,曼璐輟學當交際花,這也意味著曼璐十八九歲。
精彩的來了。
曼楨世鈞戀愛第一年,豫瑾再一次住到顧家。此時的他已經三十出頭了。曼璐至少也有三十歲了。而曼璐十八九歲喪父,這就說明顧父至少已經死十年了。
一個入土十年的人,怎麼可能生出七八歲的傑民?
傑民又不是哪吒!
我和朋友交流時提出一個假說,傑民有沒有肯能是曼璐的私生子。
曼璐做過交際花,難免擦槍走火。或許她想要通過生娃來為自己換更多經濟利益。
況且書中有個讓人想入非非的對話。傑民去送鑰匙那段,叔惠還說傑民很像曼楨,或許是曼楨的兒子。
叔惠道:「不是我神經過敏,剛才那孩子的神氣,倒好像是受過訓練的,叫他不要跟外人多說話。——可會不是她的弟弟?」世鈞不禁有點不耐煩起來,笑道:「長得很像她的嚜!」叔惠笑道:「那也許是她的兒子呢?」世鈞覺得他越說越荒唐了,簡直叫人無話可答。
曼楨和曼璐有四五歲的年齡差,但兩人是孿生姐妹花。祝鴻才會把曼璐年輕時的照片認成曼楨。年過三十的豫瑾,見到曼楨還以為看到了曼璐。
傑民像曼楨的兒子,似乎能證明傑民和曼璐的母子關係。
如果私生子假說成立,那麼曼璐也太悲劇了。
為此,我專門去找傑民的段落,發現傑民和曼楨最親,曼璐和傑民始終沒有正面交流。
甚至傑民騎自行車受傷,曼璐的關注點是世鈞不太靠譜,而不像顧母那樣吐槽世鈞。
曼璐上樓去,她母親正在那裡替傑民包紮膝部。曼璐道:「噯呀,怎麼摔得這樣厲害?」顧太太道:「怪他自己呀!一定要學著騎車,我就知道要闖禍!有了這部車子,就都發了瘋似的,你也騎,我也騎!」曼璐道:「這自行車是新買的麼?」顧太太道:「是你大弟弟說,他那學堂太遠了,每天乘電車去,還是騎車合算。一直就想要一部自行車,我可是沒給他買。新近沈先生買了一部送給他。」說到這裡,她把眉毛緊緊蹙了起來。世鈞送他們一輛腳踏車,她當時是很高興的,可是現在因為心疼孩子,不免就遷怒到世鈞身上去了。
此時的曼璐尚未黑化,底色依舊是忠厚。如果傑民真的是私生子,曼璐應該會有疼惜傑民的表示。
然而,曼璐並沒有。
此外,《半生緣》還有段對話證明傑民確實不是曼璐私生子。
我在前文也提到了,豫瑾十七歲時來上海逃難,住在顧家。一兩年後,顧父去世,那時候的豫瑾才十八九歲。
就算當時傑民只有一歲,到豫瑾年過三十時(曼楨世鈞戀愛第一年),傑民也應該十一二歲了。書中卻說是七八歲。
《半生緣》改編自《十八春》,張愛玲改得很努力,這個年齡線卻沒有寫好,像張愛玲這種細節控也會失手,可見寫好小說是多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