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國奧運會,為了增加安保分量,有專家提交了一份分類管理思想的建議書,也就是著名的「魚鉤與長矛」。
舉例說,總裁指導某個員工是「魚鉤行為」,而總裁通過戰略來指導所有的員工,則是真正的「長矛行為」。
一天8小時工作制,你的員工有多少時間是在浪費的?
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去獲取高薪,其實一個人在組織中扮演的角色是否重要,關鍵就看他主要負責的是「事務型」的工作還是「思考型」的工作。能力的高低,也主要從他所完成的「思考型」工作的成績如何來判定。
埋頭於事務的員工,肯定是低層次員工,他只要做好上級分配給他的,方向甚至方法都已經明確了的工作就可以了。也許他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許他們工作熟練、態度認真,但他們只能成為一項工作所要求配備的「人手」,而不是能夠有效掌控工作,更好完成工作,乃至於引領和開創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我們每天都在做「事務型」的工作,但這些「事務」卻不是我們工作的核心,甚至嚴格來說,這些「事務」並不能被稱為工作,而只能說是為有效完成工作而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思考型」工作才是大多數工作的核心,又或者說,它才真正能夠被稱之為工作。「思考型」工作不是每天都要做的那些瑣事,往往都是長期的,需要一周、一月,甚至一年、兩年才能夠見分曉。
所以公司的排列應該是這樣子:總經理90%的時間用來思考,10%的時間用來執行;經理70%的時間用來思考,30%的時間用來執行,員工50%的時間用來思考,50%的時間用來執行。
你會問員工還有一半的時間用來思考,那事情誰來做啊?試問一下,一天工作的8小時當中,真的需要連續奮戰8個小時嗎?一會兒干這個,一會兒干那個,常常幹著幹著,突然想起還有一件急事沒有處理,又把手頭上的事情放下來去處理。毫無章法,越干越亂。
看似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但都是瞎忙,實際上對公司創造出的增值價值又有多少呢?我們一天的勞動中,真正有價值的時間是多少?相信不少人都會覺得,我們整天都在創造價值,即使有所浪費,所占的時間不會超過總時間的1/10。豐田專家卻說,一般的公司員工真正有價值的勞動時間也就是1 個小時左右,其他的小時都是浪費時間。
實質勞動在豐田稱之為「動」,指的是對產品的客戶價值直接增值的活動,這種活動每進行一次,產品的客戶價值都會增加。
比如加工、裝飾,都直接作用在產品上,都會對產品的價值有所增加。非實質勞動在豐田稱之為「動」,指的是對產品的客戶價值沒有直接增值的活動,比如產品搬運,比如工作崗位的調換,無論多麼必須,對產品的客戶價值絲毫沒有增加。
顯然,員工放在「動」上的時間越多,創造的價值就越多;同樣,管理者放到員工「動」上的時間越多,為客戶創造的價值就越多。
企業利潤增加了,必然員工的薪酬也就隨之而高,所以當你還是一名員工的時間,請告訴自己增加自己的思考力,花時間去為公司的生存思考,一天該做的事情在4個小時內把它完成,這樣效率也高,也容易應付突如其來的突發事件。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就應該多去為員工思考,照顧好員工的利益。只有你照顧好你的員工,員工就會照顧他們的客戶,客戶就會給我們帶來利潤。有些管理者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天到晚搞制度,搞獎罰,其實就是忘記了要多花時間去思考,捫心自問有誰知道員工的生日,有誰知道員工老婆孩子的喜好。
也許你又會說哪有時間管這些,如果大公司也無可厚非,如果是小公司,就那麼20來個人,你也不知道?那麼員工同樣也管不了你的事情,做不了你的主,最後累的往往是管理者自己。
真正有水平的管理者都會揣摩人心,得人心者得管理。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涵蓋「運營、 營銷、管理、激勵、領導力、股權、戰略、商業、文案」等,實用落地。
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連結,助你2019,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