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
童年時期是一個人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父母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包括生活習慣、待人習慣、學習習慣等。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培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有自己做事的意識,這樣等家長放手的那一天,他們也不會感到恐懼。
二、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從小就給孩子分配一些家務勞動,會讓孩子對家庭有一份責任感,知道也是家裡的一分子,要為這個家付出自己的努力。過度的保護孩子,會讓孩子失去鍛鍊自己的機會。
三、養成閱讀好習慣
很多家長都知道閱讀對孩子很重要,但是自家的孩子就是不愛讀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6歲之前,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孩子博覽群書,見多識廣,對以後的學習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四、學會選擇
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去超市的時候都會碰到孩子愛要東西的煩惱,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想要買的東西裡面做出取捨,培養孩子的自我選擇能力,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目標越明確,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五、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孩子在有自己的想法時,都會迫切的想要與人分享,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尊重孩子,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尊重別人,也會
擁有更多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