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深肥宅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代生活節奏快,有些家長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家長放棄對孩子的陪伴,選擇工作,將孩子的日常生活交給長輩。優越的生活條件或許會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空間,但同時也會促使孩子變得異常成熟。
美佳與丈夫結婚多年,在二線城市裡創業打拚,有個5歲大的兒子,小名果果。夫婦倆將果果日常生活全部交給果果已經上了年紀的奶奶,因為時間太忙,和果果見面的次數少,陪伴果果的時間更少。
由於奶奶年齡大,帶果果出去玩耍的機會少,果果總是自己待著,有時也會問奶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來看我,我會很乖,不會鬧」
美佳夫婦晚上回家吃飯,因事又離開了,果果就開始哭喊:「奶奶我肚子疼」。
奶奶帶著果果去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發現果果身體上沒有問題,肚子疼可能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
醫生通過與孩子的溝通發現,果果是因為缺少父母陪伴而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醫生給出的建議是父母要儘可能多的陪伴孩子,若長期下去,孩子可能會患抑鬱症。
孩子突然的肚子疼是因為缺少父母的愛,希望自己生理上的病痛獲得父母的關注,長期的心理暗示,會擴大孩子心理的陰暗面,阻止孩子健康成長。
現實社會中像美佳家的情況很多,父母將時間都交給工作,分給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導致孩子想出一些偏激的方法來博取父母的關注。
父母要改變優越生活條件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觀念,孩子與生活同樣重要,家長要在保證家庭經濟收入穩定的基礎上,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才能減少孩子生病的可能性。
家長如何為孩子構建溫馨家庭,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1.陪伴是最好的愛
陪伴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但父母的陪伴並不是時時刻刻。因為家長的生活壓力也大,為了更好的生活,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有質量的陪伴是陪伴孩子成長的最好方式。
家長在一天工作之後,將飯後的時間全部交給孩子,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帶著孩子去小區花園散步,或者與孩子一起拼積木。有質量的陪伴是父母與孩子的全身心投入,有質量的溝通,家長才能了解孩子更多的想法。
2.父母和諧相處是孩子的良藥
父母感情好也是陪伴孩子的一種方式。
相關研究指出:父母的幸福指數越高,孩子性格就越好。
父母之間的相處也是構建溫馨家庭一大關鍵要素,若父母之間總是吵架,會帶給孩子更大生活困擾,孩子會在心裡覺得,是因為自己而造成父母感情差。父母之間要和睦相處,孩子才會更加自信。
3.組建家庭活動
家庭活動是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主要是父母能將全部時間都交給孩子。
家庭活動是父母與孩子共同的想法,促進親子關係最好的方式。父母可以詢問孩子的想法,是否有想去的地方,在旅行中加深親子之間的羈絆。
家庭永遠是孩子溫馨的港灣,父母的愛永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父母溫馨家庭的構建,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幸福健康的長大。
今日互動:家長們的孩子是通過什麼方式贏得關注的呢?家長都是怎麼解決的?歡迎評論分享。
————————
為了孩子,我們一切以愛出發,發現育兒難題,解決育兒難題,奶爸和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關注【資深肥宅奶爸】,為你的育兒道路保駕護航,輕鬆獲取新鮮育兒資訊,盡在資深肥宅奶爸。歡迎諮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