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市時間已經超過23年的老牌上市公司,瀋陽工具機可以稱得上國內工具機行業的龍頭企業,從以往的工具機產銷量來看,瀋陽工具機多年來一直位居國內同行業的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中國機械500強研究報告》暨《世界機械500強》的發布會上,瀋陽工具機入選「中國機械500強」。此外,2011年瀋陽工具機入選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在當時全國也僅有55家企業上榜。
由此可見,作為國內工具機行業的龍頭企業,瀋陽工具機還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企業本身的發展根基並不薄弱,這也可能會是未來瀋陽工具機「脫困重生」的關鍵所在。
調動各方資源 引入中國通用
在政策層面上,此前瀋陽工具機的《瀋陽工具機廠綜合改革方案》獲得了八部委的支持,並發文調動了各方的資源。與此同時,從《方案》內容分析,通過優化資本結構、市場化債轉股以及引入各類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等,意在幫助瀋陽工具機廠的改革脫困,並促進瀋陽工具機的脫困重整。
實際上,與一般的資產重組相比,重整的意義還是非常特殊的。最為重要的是,重整屬於一種司法程序,促使整個重整過程偏向於程序化,由此降低行政干預等行為,重整制度會綜合兼顧債權人、公司、股東、職工等多方利益。
如今,瀋陽工具機積極開展重整的行動,儘管重整風險仍存,但重整最直接、最核心的任務,莫過於促使企業脫困重生,以解決企業的發展困局。因此,相對於資產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重整對企業的影響更為清晰與明確,並有望增加企業脫困重生的機率。
談及瀋陽工具機的脫困重生,就不得不提到一家企業,那就是中國通用。
實際上,瀋陽工具機對於意向戰略投資者的引入要求並不低,包括資產總額不低於1000億元,利潤總額不低於50億元等,能滿足條件的企業基本上只有央企巨頭及少數巨無霸企業。
中國通用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在工具機領域與瀋陽工具機形成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發展局面。中國通用的引入,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瀋陽工具機資金困局,更將成為瀋陽工具機加速脫困重生的契機。
積極謀求轉型 力爭脫困重生
近年來,瀋陽工具機正在積極謀求轉型的契機,2013年,瀋陽工具機成功開發出世界首台基於網絡的i5智能控制系統,先後開發出7個系列的i5智能工具機產品,同時開發出WIS車間信息智能管理系統、i5OS等多個系列軟體平台,實現了核心技術完全自主。
更重要的是,瀋陽工具機生產的i5五軸高端數控工具機已進入軍工、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國家重點領域,可以做到關鍵設備替代進口,自主可控,打破國際封鎖和壟斷。
正如工信部部長苗圩所說,中國要想建成製造強國,需要實現三個標誌性的目標:一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克服現在很多技術受制於人的弊端。二要打造一批在國際同行中的領跑者,打造一批在世界上叫得響的跨國企業。三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把大國重器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用它來保證整個製造業的發展。
除了在技術上的不斷探索,瀋陽工具機積極採取系列的變革措施,意在提升企業改革脫困的步伐,如剝離處置低效落後的業務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通過引進意向戰略投資者、藉助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來緩解企業的資金不足問題,並為企業的後續發展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藉助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發展東風,在把握住核心業務的基礎上,瀋陽工具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困重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