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股
最近一段時間內,北上資金呈現出接連凈流出的跡象,且持續凈流出的規模較大,對市場構成或多或少的衝擊影響。作為之前備受外資偏愛的白馬股,卻成為了外資拋售的重要對象,從近期的市場表現分析,保險板塊、白酒板塊、銀行板塊以及家電板塊等,卻成為了近期市場領跌的代表品種。
在全球股票市場中,長期以來一直遵循著業績為王、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但是,從近年來的市場表現分析,業績優良,且具有較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卻未必顯得安全。與之相比,對部分題材概念股來說,因市場資金的高度關注,且具備充足的市場流動性,反而成為了近期市場的避險港灣。
不可否認的是,從長期的投資角度來看,業績為王是核心所在,優質上市公司終究還是會回歸自身的核心價值。但是,面對非理性的市場環境,市場卻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以及股息分紅能力等優勢明顯弱化,甚至會因機構扎堆抱團取暖的特徵而遭到了市場的集中拋售。
近期,北上資金接連呈現出凈流出的狀態,這與全球市場陷入流動性擠兌的現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性。在全球市場流動性擠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投資渠道卻深受流動性擠兌的影響,資產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的表現。甚至,對部分避險渠道來說,也難逃集中拋售的壓力,流動性擠兌風險的蔓延速度非常迅猛。
從美股暴跌,到全球股市陷入非理性下跌的階段,再到黃金、原油等價格的急跌,流動性擠兌似乎對全球各主要投資渠道起到了資金虹吸的效應。由此可見,對近期A股優質上市公司的急跌走勢,同樣也是受到這一現象的衝擊影響。
在全球市場聯動性越來越強的背景下,無論是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會受到全球市場的流動性影響。過去,外資偏愛於A股白馬股,甚至出現了機構扎堆抱團取暖的現象,但資金扎堆抱團取暖,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上漲時會起到助漲的影響,但下跌時卻會起到助跌的壓力。很顯然,在極端非理性的市場環境下,市場更注重的不是業績與股息分紅能力,而是看重了上市公司的流動性優勢。換一種角度思考,若上市公司具備充足的流動性優勢,即使上市公司的業績一般、質地不佳,但在極端非理性的市場環境下,卻形成一種較強的抗跌能力。
長期來說,市場投資邏輯還是離不開業績為王的原則。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多好的上市公司也需要資金的持續關注以及流動性的持續補充。否則,良好的基本面與公司質地,也會因缺少資金關注而淪為冷門股。
縱觀部分流動性較弱的市場,即使部分優質上市公司的估值處於嚴重低估的狀態,且相應的股息率非常高,但在極端的市場環境下,因上市公司缺乏了資金的持續關注,股票缺乏了有效的流動性補充,業績優良與股息誘人並未成為上市公司的抗跌理由。縱觀全球的股票市場,在極端非理性的市場環境下,我們總會看到TTM市盈率屢創歷史新低的上市公司,即使TTM市盈率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的水平,但無奈資金的不青睞以及流動性受限,卻導致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再創歷史新低,股票仍然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
上市公司基本面與成長性雖好,但仍需要得到市場資金的認可,否則也很難形成有效的價格支撐,更談不上抗跌能力了。在最近一段時間內,A股市場的表現相對抗跌,確實與市場高效流動性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性,但隨著市場日均成交量的有所萎縮,整體流動性優勢的逐漸減弱,市場卻形成了補跌的效應,這也恰恰說明了流動性強弱對當下市場的真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