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早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
批准66座城市
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
其中南京入選文學之都
揚州入選美食之都!
在 「世界城市日」(10月31日)到來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網絡成員數量達到246個。
該網絡是匯聚全球以創意作為發展基礎的城市的平台,創意領域包括音樂、手工藝與民間藝術、設計、電影、文學、媒體藝術及美食。
揚州
一座從古至今都有超高存在感的城市
「煙花三月下揚州」
賞美景、品美食
吸引著海內外無數人前來
揚州美食為何獨具魅力?
小編帶你品味「舌尖上」的揚州
「美食之都」
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創意城市網絡的七大主題之一
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美食之都
全球共有26個,中國有3個
分別是四川成都、廣東順德和澳門
作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
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揚州擁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
她不僅是中國大運河原點城市和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牽頭城市
還是「東亞文化之都」和「聯合國人居獎」城市
2013年,揚州開始醞釀申報美食之都
並於2018年全面啟動
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美食產業的帶動下
2018年,到揚州欣賞美景、體驗美食的
國內外遊客達到7044萬人次
入選「世界美食之都」,受到全球矚目與認可,揚州憑什麼?
憑它兩千年歷史的深厚美食文化
揚州是首個中國「淮揚菜之鄉」。淮揚美食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與揚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相伴相生。中國大運河開通後,揚州美食在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淮揚美食增添了新的光輝。李魁南等10位揚州廚師主理了新中國開國第一宴,目前75%以上的中國駐外使領館都有來自揚州的廚師。
憑它清鮮平和、崇尚健康的飲食特色
揚州物產豐富,一年四季水產禽蔬野味不斷,揚州美食就地取材,製作精細,注重火候,將普通食材做成了人間美味,既有拆燴鰱魚頭、清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等火工考究的大菜,也有大煮乾絲千層油糕等刀工精細的名點小吃。擁有中國烹飪界天下第一刀的「揚州廚刀」,能將一塊2厘米厚的方干劈成30片的薄片,切絲如發。
揚州美食清鮮平和、崇尚健康。揚州美食與揚州人的性格一樣,樸實溫和。由於既吸取了南方菜的鮮脆甜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色濃的特點,揚州美食形成了自己咸甜適中、清鮮平和的風味。
揚州美食契合當今飲食潮流,注重營養調和、健康養生。它的原料主體為水生動植物,兼及鮮肉活禽和鮮蔬豆腐,在烹飪過程中,較少使用煎炸,擅長低溫燉燜,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並使肉類中的脂肪充分分解。因此,品嘗揚州美食,不僅能品到美味,還能吃出健康。
目前,揚州正在打造「顧養之城」,之所以提出這樣的目標,就是因為揚州不僅有最宜居的生態環境、最典型的中國元素,而且還有最精緻、最健康的美食文化。
憑它驚艷了世界味蕾的國際影響力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揚州炒飯「炒遍全球」。美食是揚州閃亮的國際名片,揚州炒飯是海外中餐館的必備菜肴,揚州包子每年出口5000萬個,深受世界人民喜愛。2008年奧運會廚師軍團主要來自揚大烹飪系,「光揚州炒飯一天就能吃10噸。」
2001年,揚州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淮揚菜之鄉」。2015年,揚州又被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授予「國際美食之都」的榮譽稱號。美食已成為記錄城市發展歷史、促進城市對外交往的重要載體。
2013年起連續舉辦的海峽兩岸素食文化博覽會,匯聚數百家餐廳,促進了揚州與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美食交流。
2014年,舉辦「世界中餐烹飪大師古都揚州行」,12個國家、地區的30多位世界中餐大師同揚州烹飪大師切磋廚藝,市民和遊客現場品嘗到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泰國等不同國家的美食。
2015年和2016年舉辦的中外絲路城市美食展覽會,加強了揚州與義大利等20多個絲路國家交流合作。
2018年,舉辦中餐國際化發展(揚州)大會,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業人員研討中餐可持續發展。
憑它龐大的美食產業與紮實的人才培育
揚州現有餐飲及食品加工製造企業2萬多家,擁有富春、冶春茶點製作技藝等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2項,2018年產業收入達65億美元,直接帶動就業24.5萬人。
揚州現有廚師15.2萬人、中國烹飪大師61人。2016年起,陸續建成淮揚菜烹飪技能大師工作室4個、名師工作室2個,培養淮揚菜傳承人120多名。2018年出台《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揚州炒飯製作技藝、茶點製作技藝等傳統工藝予以保護。
揚州擁有中國一流的美食創意人才教育體系和實驗實訓室。7所高校和職業學校開設烹飪、營養學、食品安全檢測等系統課程體系。每年培訓廚師9000多人。
揚州擁有美食創意園區和中心20多家,其中,揚州食品產業園是江蘇唯一的專業食品工業園,也是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先進園區,集聚食品企業100多家。
50多家社會培訓機構每年為3000多位居民和從業人員提供美食創意製作培訓。成立於1987年的江蘇省烹飪研究所是國內最早設立的專業性美食研究機構,淮揚飲食文化研究走在中國乃至世界前列。
揚州美食這樣「交朋友」
名氣大、歷史悠久,
「朋友圈」越來越廣。
2016年
揚州以中意(揚州)食品產業園為依託,
成立「一帶一路」中意經濟文化合作中心,
致力於將其建成義大利羅馬等城市的食品集散地。
2018年
揚州與法國奧爾良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雙方推進的美食及旅遊服務標準化合作項目
得到了兩國政府的支持。
同年12月,
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法國外交部主辦的
第六屆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層論壇
在法國土魯斯舉行。
揚州和法國奧爾良市
憑藉雙方重點旅遊合作項目——
旅遊標準化合作項目榮獲「中法地方合作獎」。
設立揚州美食創意全球推廣委員會,推動全球淮揚菜專業教育培訓、揚州美食全球推廣和淮揚菜國際認證。開展國際性美食課題研究,為全球淮揚菜愛好者提供體驗教學。
邀請國內外城市參加我市舉辦的世界中餐名廚揚州行、中外絲路城市美食展覽會、海峽兩岸素食文化博覽會、中餐國際化發展大會等活動,促進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美食交流。
淮揚菜頻頻亮相參加順德美食節、澳門國際美食論壇、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等活動。
揚州擁有7所開設烹飪專業的高校、職校以及眾多培訓機構,每年培養廚師9000多名。揚州大學在國內率先開設烹飪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教育。江蘇省烹飪研究所、江蘇省淮揚菜產業化工程中心均為國內最早設立的專業性美食研究和產學研機構。揚州輸送出國的廚師人才遍及日本、東南亞、歐美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據統計,目前,一半以上的中國駐外使領館都有來自揚州的廚師。揚州擁有江蘇省唯一的飲食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61名中國烹飪大師。
65億美元的大產業
揚州包子「包打天下」,揚州炒飯「炒遍全球」。
揚州現有餐飲及食品加工製造企業2萬多家,
擁有富春、冶春茶點製作技藝等
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2項,
2018年產業收入達65億美元,
直接帶動就業24.5萬人。
百年名店富春茶社
百年名店冶春茶社
揚州擁有美食創意園區和中心20多家
其中,揚州食品產業園
是江蘇唯一的專業食品工業園
也是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先進園區
集聚食品企業100多家
揚州食品產業園
速凍包子生產線
「東關街-國慶路街區」
是江蘇省3家老字號集聚街區之一
街區內美食店鋪180多家
2018年街區營業額突破20億元
東關街
「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和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壺茶或一兩種小點心,在河中唱著、吃著、談著,回來時再將茶壺和所謂小籠連價款一併交給茶館中人。」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里的茶社就是擁有300多年文化史的冶春茶社,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曾在此品茗嘗點,並在此首設滿漢全席,1877年在現址建店。
由「花社」、「詩社」演變成「茶社」至今,冶春茶社擁有「冶春風情文化」和「冶春面點製作技藝」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冶春相繼在北京、上海、南京、台北和新加坡等地開設多家連鎖分店。
「中華老字號」富春茶社始創於1885年,形成了花、茶、點、菜結合,色、香、味、形俱佳,閒、靜、雅、適取勝的飲食文化特色。傳統名點三丁包獲得原商業部首批優質產品金鼎獎。千層油糕、翡翠燒賣被譽為富春茶社的「揚州雙絕」。
在130多年的持續經營過程中,富春茶社湧現出一代又一代名廚,尹長山、張廣慶、丁萬國、朱萬寶、徐永珍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深厚的文化底蘊得到了文化名流的一致認可,巴金、朱自清、冰心、林散之、吳作人、梅蘭芳、趙丹等大家及文藝巨匠留下了墨寶和贊語。
文思豆腐(視頻截圖)
揚州獅子頭(視頻截圖)
高郵大閘蟹(視頻截圖)
揚州包子(視頻截圖)
有人說,
在揚州吃碗豆腐都能吃出濃濃的文化味。
一碗文思豆腐,都能品出幾分禪意。
悠久的歷史文化,精緻的烹飪技藝,
千百年來,
揚州美食讓無數文人墨客、達官巨賈心所向之。
而今,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酒店宴席,
文思豆腐、獅子頭、蟹黃包等
經典的揚州美食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美食,
往往是一方水土源遠流長的見證者。
揚州美食,
歷經了數千年的技藝精進與蓬勃創新,
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標誌性符號。
揚州,果然好味道!
來源:新華日報 、揚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