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魯菜經典名菜——詩禮銀杏背後的有趣歷史

2020-10-16     一起奧利給

原標題:揭秘魯菜經典名菜——詩禮銀杏背後的有趣歷史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魯菜不僅美味,而且因其起源於山東,因此其背後更有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所說的就是魯菜經典名菜詩禮銀杏背後的那段不為人知的有趣歷史。

詩禮銀杏這道魯菜經典,屬於魯菜中比較特殊的孔府菜,在古代不是一般人可以吃到的,為孔府私房菜,古代的帝王們去孔府祭拜,也曾吃過,並且讚賞有加。那麼,這道詩禮銀杏到底與孔府有著怎樣的關係,還有這道菜到底為何這樣命名的呢?

據《檔案孔府》記載:當年,在孔子教他的兒子孔鯉學詩習禮時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事後傳為美談。於是,孔子的後裔自稱「詩禮世家:。到了五十三代衍聖公孔治,建造詩禮堂,以表達敬意。在禮堂前有銀杏樹兩株,蒼勁挺拔,果實碩大豐滿,每至仲熟。後來,在孔府宴中的就此樹的銀杏,即取此樹之果,故名」詩禮銀杏「,成為孔府宴中特有的傳統菜。

銀杏,又名白果,因形似小杏而色白,故名之。性味甘苦平,有小毒。功能斂肺定喘,泄濁止帶。用於咳嗽痰多氣喘、白帶、白濁及小便頻數等症。詩禮銀杏這道菜清香甜美,柔韌筋道,可解酒止咳,是孔府宴中的獨具特色的菜。成菜色如琥珀,清新淡鮮,酥爛甘馥,十分宜人,是孔府中的名餚珍品。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禮銀杏這道菜以前是孔府宴中名餚珍品,如今我們平常老百姓也可以吃到了。這道孔府菜的烹飪並不麻煩,原料也很簡單,白果750 克、豬油50克、白糖250克、桂花醬2.5克、蜂蜜50克。先將白果去殼,用鹼水泡一下去皮,再入鍋中沸水稍焯,以去苦味,再入鍋煮酥取出。接下來,炒鍋燒熱下豬油35 克,加入白糖,炒製成銀紅色時,加清水100 克、白糖、蜂蜜、桂花醬,倒入白果,至汁濃,淋上豬油15 克,盛淺湯盤中即成。

詩禮銀杏這道菜的關鍵是白果必須去皮外衣,煮至軟,烹時注意火候,既要滷汁稠濃,又切勿粘鍋、發焦,以避免產生焦苦異味。同時,白果有毒,不可多食,每人一次食量,以15 粒為宜。

以上就是魯菜經典名菜——詩禮銀杏背後的歷史故事以及烹飪方法,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可以在家嘗試做一下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SQiL3UBeElxlkkaD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