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成唐太宗交辦的出使任務,王玄策借兵強「搶」印度製糖術

2019-10-21     雅江的風

王玄策出使印度

唐朝著名使臣王玄策曾四次出使印度,促進了大唐帝國和尼泊爾、印度等國之間的政治往來以及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其中,印度製糖術是由王玄策「搶」回來的則鮮為人知。

甘蔗林

蔗糖作為人類基本的調味品之一,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說,甘蔗的原產地是紐幾內亞,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和印度。印度是世界甘蔗發源地之一,也是最早發明蔗糖紅糖加工技術的國家。據文獻記載,西漢時,印度一帶已有制蔗糖技術。司馬彪《續漢書》記:「天竺國出石蜜。」這種「石蜜」就是蔗糖,當初是西域進貢的珍品,只有皇帝、貴族才能享用。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將甘蔗榨出甘蔗汁曬成糖漿,再用火煎煮,成為蔗糖塊(梵文sakara)。後來印度的煉糖術有進一步提高:將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煉,並不斷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攪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漿中的雜質凝結成渣,原來褐色的糖漿顏色變淡,經過反覆的除雜工序,最後得到淡黃色的沙糖。敦煌殘卷中有一段關於印度製糖術的記錄,說印度出產甘蔗,可造最上乘的「煞割令」。「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譯。說明蔗糖發源地是古印度,印度製糖術是經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世界各地的。

甘蔗

甘蔗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中國甘蔗的種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南方就已開始種植甘蔗,常見的食用方法為榨取「柘漿」直接飲用,或作為水果生啖。後來,人們也嘗試對蔗漿做粗加工,即以曝曬煎煮去掉蔗漿中的部分水分,製成濃度較高的「蔗餳」。當時甘蔗只是榨汁飲或直接食用,並未掌握製糖技術。漢末,中國開始用甘蔗汁制飴,但製作工藝非常落後。

甘蔗汁

中國真正派人前往印度學習製糖技術的事發生在唐代。據文獻記載,在唐朝貞觀時期,唐太宗有感於西域蔗糖乾燥易儲,食用方便,希望中國也能夠生產出這樣的糖,遂於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派使臣王玄策等去印度摩揭陀國學習製糖技術。王玄策帶領使團沿唐尼古道出發印度摩揭陀國時,沒想到主動跟唐朝交好的摩揭陀國君戒日王已死,其所屬的各地封建勢力經過一番角逐,帝那伏帝王阿羅順那篡位。阿羅順那聽說唐使途經吐蕃而來,且唐蕃關係密切,擔心雙方聯合對自己不利,就發兵劫殺唐使。猝不及防的大唐使團除正副使被抓外皆殉難。被俘入獄後的王玄策和蔣師仁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逃出了牢籠。王玄策逃出來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是回國述職,如實彙報印度摩揭陀國叛亂的情況。這是最保險的保命之路,但唐太宗渴望的製糖之術沒有找到,相當於無功而返,有負使命;二是向附近處各大唐藩屬國借兵征討阿羅順那,教訓一下印度各邦,展示大唐天威,以武力「搶」製糖術,以順利完成太宗交辦的使命。

王玄策

唐朝時期的男兒的血性真不是蓋的,王玄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第二條路,他一口氣直接跑去已臣服吐蕃的尼泊爾,以松贊干布的名義借得騎兵七千人。同時,王玄策還檄召臨近處各大唐藩屬國。當松贊干布聽說此事後,表示支持王玄策,並派出1200名精銳騎兵供王玄策指揮。就這樣, 王玄策湊得了不到一萬兵馬,並自命為統帥,命蔣師仁為先鋒,浩浩蕩蕩殺回了印度。分裂割據的印度根本不是王玄策的對手,不但損兵折將,連都城都丟了,阿羅那順逃出城外還被蔣師仁抓到了,強大的戒日王朝就這麼亡國了。王玄策以雷霆霹靂般的神威,風捲殘雲般的氣勢震撼了南亞次大陸,也徹底震驚了這片大陸上的古印度各邦國。於是東、西、南、北、中五天竺爭先恐後地遣使獻上牲畜勞軍,奉上各種珍寶和地圖以示臣服。當然,對王玄策夢寐以求的製糖術也拱手送上。後來,王玄策將活捉的阿羅那順及其王妃、王子等一萬三千餘人等,押赴長安回國述職,同時也把製糖術帶回了唐朝,順利完成了太宗皇帝交辦的使命。648年王玄策把阿羅那順帶和製糖術到長安,唐太宗非常高興,使節沒有給大唐丟臉啊。王玄策因此連升五級,被提拔為朝散大夫。

王玄策借兵橫掃印度

王玄策把製糖之術帶回來後,唐太宗下令揚州地區大面積種植甘蔗,進貢朝廷用於試製蔗糖。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為進一步提高蔗糖的製作技術,王玄策奉命第三次出使印度,從印度請來10位製糖專家,利用「竹甑法」制出了顏色較淺亮的精沙粒糖。後來又成功制出了品質遠勝於印度石蜜、顏色黃白的好糖塊,該蔗糖的品味超過印度本地出產的蔗糖。這種印度沙粒糖的梵語名稱是「sarkarā」,時人音譯為「煞割令」。《唐書》記:「蕃胡出石蜜,中國貴之。上遣使往摩伽他國取其法。今揚州煎諸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色味逾於西域所出。」

蔗糖

為完成唐太宗交辦的出使任務,王玄策借兵強「搶」印度製糖術

蔗糖配紅茶

自此,印度製糖法在中華神州落地生根,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經濟收益,而印度的製糖技術也在新的環境、新的理念下獲得富有想像力的改進與完善,為中國在世界蔗糖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QVTDW4BMH2_cNUg6d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