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實質上是新生的關隴集團清洗老牌山東士族的一場政變

2019-10-14     雅江的風

玄武門之變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發生的「玄武門之變」,堪稱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事件之一,它直接改變了李唐王朝的政治版圖和皇權繼承,並被公認為隨後「貞觀之治」的政治催化劑。玄武門政變實質上是初唐時期統治集團內部,不同派系利益集團的一次大火拚。交戰雙方,一方是以太子李建成為首的京城權貴集團,另一方是以李世民為首的軍功新貴集團。玄武門之變在唐朝歷史上可謂影響深遠,它開創了唐朝皇位繼承人以武裝政變奪權的先例。玄武門之變看似是李建成要殺李世民而李世民在幕僚的勸說甚至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脅下而被迫發動的一場自衛政變,實際上是關隴集團清洗山東老牌士族的一場政變。

唐代彊域圖

唐代隋後,關隴集團、山東集團和江南文士集團成為當時社會的三股勢力。關隴集團來源自北魏鮮卑族貴族的軍人團體,其中既有胡化的漢人,又有漢化的胡人。在隋唐交替時期,相互殺伐的四方豪傑,以及朝堂之上的著名大將,主要是關隴集團為主,他們往往沾親帶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但軍權始終牢牢掌握在他們手中。李淵的李氏家族即出身於這個集團,他主要是靠這個集團的幫助才登上皇位建立唐朝。山東集團分為兩派,其一是歷史悠久、宗族勢大的山東士族,其二是野心勃勃、出身寒門的山東豪傑。前者是以百年來所積累的聲望門閥自立於世,後者是依靠隋末以來所掌握的武裝力量獨樹一幟。江南文士集團繼承了魏晉以來門閥貴族勢力的殘餘,在江南地區仍然有著難以替代的影響力。為了平衡這三方利益,李淵通過聯姻的辦法來達到相互制衡。他讓李建成與山東門閥聯姻,讓李世民與關隴集團聯姻,讓李元吉與朝中大臣楊恭仁聯姻。

||李建成太子集團的核心力量是山東集團中的老牌貴族門閥

李建成劇照

李建成是李淵與竇皇后所生嫡長子,立為太子符合慣例,他也曾為大唐創建立下了赫赫戰功,掌握著東宮獨立的武裝力量長林兵,並且獲得手握兵權的四弟齊王元吉的支持,李淵最為信任的宰相裴寂,也是建成的堅定支持者。李建成從小在良好的家庭環境與父親的期望中,成長為一個值得父親信賴和依靠的有用之才。隋大業十三年(617),當李淵奉命前去太原擔任留守時,李建成並沒有跟隨父親搬遷。因為李淵留給了他一個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去河東一帶招攬人才。李淵當然萬萬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舉動,既是在為李建成鋪路的同時也為李建成埋下了喪命的導火索。李建成在河東籠絡了一批人才,以及之後不斷歸附於他的人才,都為他提供了不少支持。唐朝建立後,李建成更是憑藉太子身份的光環,帳下聚集了一批不遜於李世民政治集團的文武幕僚,這其中就包括李綱、裴寂、竇軌、薛萬徹、馮立、裴矩、鄭善果、魏徵、王珪、羅藝、徐師謨、歐陽詢、裴宣儼等人,在這些人中,為我們所熟知的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的魏徵、宰相裴寂、唐初名相王珪、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以及大破高句麗的名將薛萬徹和後來反唐的羅藝等,除這幾人外,其他人的記載雖少見於歷史,但是能被李建成看中並收為幕僚,本身能力自然也差不到哪裡去。李建成出身於關隴集團又戴著太子的光環,自然得到了部分關隴貴族的支持(主要是出身於關隴貴族的朝堂上的文職官員)。李建成的核心文武幕僚卻基本上是以歷史悠久、宗族勢大的山東士族門閥人士為主,如他的妻子鄭觀音出自滎陽鄭氏(這個家族一直是漢朝到隋唐時期的北方士族,在隋唐時期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五姓七家);重要謀臣魏徵、鄭善果都是出自滎陽鄭氏門下;李建成的太子太傅李綱,是范陽盧氏的女婿;初唐名相王珪當時也是太子府的重要幕僚,是太原王氏的人;宰相裴寂來自河東宰相裴氏等。羅藝的上司薛世雄是隋朝的幽州總管,是河東門閥薛家的人,羅藝降唐時,帶去了薛萬仞,薛萬徹,薛萬鈞三兄弟,其中薛萬徹跟羅藝一樣成為追隨了李建成。可以說,李建成集團得到了山東集團中的老牌貴族支持。

||李世民秦王集團的核心力量是關隴貴族和出身寒門的山東豪傑。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夫妻俱是關隴貴族,麾下核心人物長孫無忌,杜如晦俱屬關隴集團。初唐天策府的建立,也離不開關隴集團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武德年間關隴集團的核心力量,就是李世民的天策府,兩個旁支力量分別是竇家和衛公李靖。李世民的曾祖父和曾外祖父都是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以李氏家族為首的關隴集團跟隨李世民最久,也最為忠心,他們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建立過赫赫戰功,像李神通、李道宗這些貴戚勛舊,無疑都是李世民最放心的部屬。而李世民在統一全國的征戰中,得到了野心勃勃、出身寒門的山東豪傑的支持與追隨。這批人馬有勇有謀,多來自社會的中下層,比較知名的有:秦叔寶(山東濟南人)、尉遲敬德(即尉遲恭,山西朔州人)、房玄齡(山東淄博人)、程知節(即程咬金,山東東阿人)、張亮(河南鄭州人)等。

尉遲恭

自唐代隋後,社會與政治狀況發生了持續變化,一是作為西部政權統治基礎的關隴集團因北周和隋朝的內部政爭而分化,並出現邊緣人士反客為主的趨勢;二是隋唐交替,此前入關並成為關隴集團一部分的山東舊族從中分離並向其本族回歸,使北方士族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日趨複雜化;三是在北周和隋代的相關治理政策下,山東地區原有的社會結構發生變化,遂使保持較嚴密組織結構的社會人群成為當時地方的支配勢力,如「山東豪傑」;四是北周、隋朝和唐朝社會與政治變遷相交織,為關隴集團在新興的唐帝國進行權力格局重組提供了多重可能性。

玄武門之變

隨著唐朝日益鞏固,太子與秦王的矛盾即開始展開。大家都紛紛尋找各方勢力的支持,而各方勢力也不得不選邊站隊。太子李建成由於嫡長子身份,得到關隴集團部分人士與山東士族的支持,且李建成深知早晚必有決戰,於是主動拉攏河北集團,主要是幽州羅藝、李瑗系統。這是極其厲害的,因為李世民是殺死竇建德的元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以抵禦突厥為名,早早染指河北,河北之士多依附之。而李世民則得到了關隴集團軍方人士與山東豪傑、江南士族的支持。

玄武門之變

關隴集團作為一股新生力量自西魏崛起後,原來割據中原的北周、北齊和隨後的隋朝便是由關隴集團一手操控。在此期間,傳統老牌勢力山東士族被關隴集團強力打擊與排擠,幾無還手之力。可是,正當關隴集團吐氣揚眉之時,隋煬帝楊廣卻聯合山東士族和江南文士集團對關隴集團進行了一系列清洗,讓關隴集團元氣大傷。因此,以老對手山東士族為班底的太子李建成如果上台後會不會重演一次楊廣的反水,而已經經歷過一次楊廣反水的關隴集團會再放任李建成再排擠他們一次麼?當然是逼李世民玩命了。所以就有了「玄武門之變」!

羅藝反唐

因為李世民登基稱帝與關隴集團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間並沒有打壓關隴貴族,反而重用關隴集團成員,當時的長孫無忌、褚遂良都是關隴貴族的成員,他們在朝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隴集團的權利在這時期到達了最頂峰。玄武門之變後,山東士族遭到了重大打擊,他們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抗爭,著名的有羅藝反唐等。畢竟山東士族在地方有著深遠的影響力,一旦有什麼異動,必然會成為一股強大的破壞力量,因此為了安撫這些人,李世民上台後不惜一再優容寬待魏徵,讓他成為自己和山東集團之間的橋樑。當然李世民作為一位權謀高手,為捍衛皇權,他也作出了一些舉動,將那些毫無門第背景的寒士引入政壇,成為暗中與關隴集團、山東集團分庭抗禮的一股政治力量來不斷地瓦解門閥士族的力量。這種明爭暗鬥實際上一直在持續,直到河北三鎮割據大唐,最終導致唐朝滅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6N92G0BMH2_cNUgGJ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