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3.27億人口的美國,為什麼在消費水平上如此出眾?

2019-07-29   數據行

以18年的統計數據為例,美國所擁有的人口常數約為3.27億上下,與中國的13.95億和印度的13.53億相比,美國在人口擁有量方面,並無明顯的優勢所在。雖在人口數量排行中,位列第三,但與前面兩個體量巨大的人口大國對比,人口不足中印兩國的四分之一。

但令人頭腦暈眩的是,僅有3.27億人口的美國,在居民消費水平層面上,竟然可以達到世界前列。根據數據顯示,在18年,美國的居民零售消費總額,達到了5.7萬億美元,反觀人口數量比美國多出4倍的中國,在全年的零售消費總額上為5.4萬億,略低於美國3000億美元。

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美國在經濟上的實力毋庸置疑,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美國的商品、農產品也與我們息息相關。但通常來講,只要兩者之間的等量相差不是太大,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越多,在居民消費水平上所產生的數據,往往更占優勢。雖在理論上是可以這樣認為,但現實中,它卻給我們來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理論上的反差,美國3.27億人口的消費水平,背後有何種原因?

消費觀不同

兩者之間先以中國為例,在國內多數家庭中,財富源於積累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如在買房、買車等支出選項上,多數家庭依靠的並不是短期之內的高收入,將其收入囊中,相反在眾多較大的支出選項中,依靠的是一點一滴的財富積累(俗稱存款)。

再者,中國人對未來抱有一種居安思危的心理狀態,多存點錢,如在未來並未"遇見"突發性的經濟支出,這筆存款也能給予自己安全感,如若真的"遇上"了,有這筆存款在,也不至於捉襟見肘。

反觀美國家庭,在存儲與消費上的持有態度,與中國家庭恰恰相反。提前消費這種操作對他們來說,早已運用的滾瓜爛熟,所以,依靠著這種敢於負債的勇氣,在消費能力上位居世界前列,也算平常。

敢於消費,有依靠所在

前面提到,中國人喜歡存錢,美國人喜歡消費。以正常的思維來考慮這個問題,通常來講: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只要身後有著足夠的依靠,就算沒有多少存款,也敢於提前消費,如不工作每月有萬元以上的收入來源,你的生活是否還會過得磕磕巴巴?

與上述的舉例同理,美國人喜歡消費,是得益於美國在醫療、養老上的體系保障。沒有後顧之憂,為什麼不能用瀟洒快活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呢?

再者,除消費觀念和體系保障等因素之外,收入水平也是一大主要的依靠點。但考慮到負債層面,這種過度的消費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美國擁有強大的消費能力,這毋庸置疑。同樣的,因消費而留下的風險也非常大。

​ 這種過度消費的模式,不僅只是反映在居民的家庭債務上,還反映在美國的政府債務上,22萬億美元債務,早就已經超過了美國20萬億美元的總經濟產出。通過這種方式,它將不可避免地將風險彙集在一起,等待爆炸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