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負債問題,多數人心裡對它的印象並不好。以房貸為例,短暫十幾年,長則三十年的還債經歷,給一個家庭造成後果,往往直接導致家庭生活水平下降、整日提心弔膽、不敢有過多的放鬆,因為還債問題還壓在你的頭上。所以,在整個層次面上,負債帶來的壞處,遠比好處要多。
而在負債面上,往大了說,作為地球上最大的負債國:美國。在它身上反應出來的負債表現,一反負債常態,雖然欠了很多錢,但美國依然非常瀟洒,似乎巨大的債務對它來說,並不是一件天快要塌下來的事。對此,關於負債問題有點匪夷所思,負債國的含義與負債人的含義,還有區別所在?還是真應了那句話:"欠錢不還的都是大爺"?
根據數據顯示,在18年中,美國的GDP為20.49萬億美元左右,而去年的全球GDP為85.79萬億美元。以數字占比看下來,美國一家的經濟總量幾乎占據了地球上所有國家GDP總量的4分之一。GDP確實有點誇張,但在美國的負債面上,要遠超於GDP總量,這就有點資不抵債的感覺。據悉,在負債層面上,美國的負債量已經超過22萬億美元,光是一年的GDP,還遠還不上美國所欠下的債務量。
什麼概念我不知道,因為1億元的小目標還沒達到,更別提價值更高的美元了,但我知道的是,這批錢應該可以把人壓成肉餅。好了回到正題,好好談談概念問題,每年以365天為例,將這筆錢當作消費去向。根據計算得出,就算每天消費一億美元,22萬億美元也得花603年,也就是說,幾代人想要花完這筆錢,估計做不到。
怎麼說呢,美債問題根本不存在欠全世界錢,因為美債的本質屬性就與國債相同,這是一種債券,其選擇屬性是投資者主動選擇。就算是欠下的錢,也不會出現各國找美國討債這種情況,一來:這是美國向全世界發行的國債,各國有著利息收益所在。二來:美債被各國主動選擇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美元在國際上地位。
同時,就算是各國紛紛拋售美債,也不可能讓美國經濟瞬間崩潰。因為美債的持有主力在美國,並不是大家認為的:中國是美國最大美債持有者。在美債上,說中國是各國最大的持有國不錯,但22萬億美債的占比,大約有70%的持有量在美國。
再回到全球貨幣交易本身,在現階段內,全球並無任何一種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當前的位置。只要美元作為全球主流交易貨幣一天,這種格局就不會被打破。再者,提及到美國的軍事實力,軍隊基本遍布全球。因此,在武力威懾下,基本沒有國家向美國要債,就算是有,其主動權也在美國手上,不在債權國身上。
綜上所述,在考慮到全球交易體系,以及其他客觀因素後。無論債高債低,美國根本不會擔心還債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