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愛丁堡,太陽很低,懶懶的,好像遲遲不願意升起來。雖然寒風凜冽,但海鷗飛翔,車輛穿梭,人來人往,整個城市忙碌而有序地運轉。聖誕節的味道已布滿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整個城市都在為它的到來做著精心準備。西方人每天辛苦工作,仿佛就是為了這一天。
我們入住的華道夫酒店前面的中央王子大街,是愛丁堡的主街道。蘇格蘭享有自治權,在愛丁堡只掛蘇格蘭旗,不掛英國國旗。在繁忙的街道,私家車禁止通行,對排量大的車雙倍收停車費。在市中心人員往來頻繁的地方對停車還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任何車輛只能停2小時,2小時停車時間到了必須開走,有錢也不行,而且當天內不能再次進入該區域停車。
由於多雨,愛丁堡人很重視天氣預報,如果預報天氣好,人們就會抓緊洗衣服,借著太陽好晾乾。雖然每家都有烘乾機,但基本上都不用,既節約能源,又節約家庭支出。
下午4點多,愛丁堡已是華燈初上。我們來到市內老城的步行街。老城全是古建築,清一色砂岩石塊砌起來的,每座建築都有幾百年的歷史,莊重古樸。愛丁堡老城的樓都不高,和奧地利的房子差不多,多為四層或五層。一層窗戶為圓頂,以上為長方形,而且越來越小。傳說過去國王為增加收入,收窗戶稅,大家都把窗戶建小以減少交稅。現在雖然不收窗戶稅了,但這一傳統卻保留了下來。這只是傳說,真正的原因還是當地天氣太冷,為了安全和保暖才修成長方形的小窗戶。
愛丁堡的古城堡建在一個海拔只有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頂上,一面斜坡,三面懸崖。城堡雖然不高,但從古代戰爭的意義上說,愛丁堡無疑是最堅固最險要也是最難攻克的堡壘。只要把守住位於斜坡的城堡大門,便固若金湯,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味道。縱有千軍萬馬,也只能望堡興嘆。
愛丁堡古城堡真正的魅力在於它的古老。
愛丁堡的城堡曾經是堡壘、皇宮、軍事要塞和國家監獄,城堡上隨處可見防禦設施。古堡的城牆上,整整齊齊安放著一門門烏黑的古炮,炮口和當年一樣一致對著下面的福思灣河。愛丁堡古城堡當年是蘇格蘭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如今蘇格蘭人的自豪。從城堡的古炮、戰爭紀念館和博物館中陳列的一件件物品中,仿佛能在蘇格蘭和英格蘭漫長的鬥爭歷史中,感受到愛丁堡人表現出來的強悍和不屈精神以及蘇格蘭人的精神氣質。
城堡的中央是王宮廣場,在王宮廣場的周圍,還能看到不少當年的建築。為了配合這些極具古典風情的建築,古堡城門口站崗的哨兵身穿蘇格蘭傳統服飾——方格短裙,身佩短劍,頭戴黑色無邊軟帽,看起來很威武又別有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