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東風 鼓幹勁 一路致富奔小康 ——全寧街道東道村貧困戶劉寶冬自述脫貧記

2019-09-27     翁牛特廣播電視台

我叫劉寶冬,是全寧街道東道村東良子組村民。我今年46歲,居住在東道村東良子組。家中三口人,我患長期慢性病,2014年,我腰間盤突出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幹重體力活,妻子王金英患有精神病,女兒正在內蒙古科技大學讀書,家中無正常勞動力,生活十分困難。

生活的壓力、精神和身體的痛苦讓我們整個家庭一度陷入絕望。就在這最艱難的時刻,駐村工作隊得知我家情況後,積極協調各方面力量幫助我們,當時正是國家實施扶貧開發工程,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幫助下,我本人寫了貧困戶申請書,遞交到村委會後,在駐村工作隊、村委會和村民代表會議評議後,被評為了貧困戶。

自這以後,駐村工作隊幾乎每天都來到我家裡,他們以最質樸、平實的話語和我嘮家常、交流談心,安慰我,鼓勵我,給我講解了國家所有的扶貧政策,由於我沒有什麼文化有些政策聽不懂,駐村工作隊就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為我講解,直到我明白了為止。按照我家的實際情況,工作隊幫我們出謀劃策想辦法,制定幫扶計劃、幫扶措施,規劃脫貧致富項目。在他們的宣傳政策帶動下,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我不能就這樣消沉下去,不能只知道接受政府的救濟,在家混吃等死。我要自立更生,我要為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和未來,我雖然身體有疾病,但我並不是殘廢,雖然不能幹重體力活,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還是可以做到的。於是我起早貪黑勤奮耕作,把自家幾畝地種植經營好,也在外打點零工。在國家現在好的政策幫扶下,我要立志脫貧。2016年年底我的身體狀況略有好轉,但仍然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這時駐村工作隊胡永遠書記找我說,旗里為了增加貧困戶的收入,使之儘快脫貧,旗里準備聘用一些生態護林員,他想讓我干這個活,徵求我的意見,看我有沒有意願干,能不能幹好。有這好事我想都沒想,沒有猶豫我就答應了,但是答應之後我也有壓力,因為這個工作責任重大要想干必須得干好,必須要有責任心、事業心。胡書記鼓勵我說:「沒事,你就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只要有責任心、事業心,負起責任就一定能把這個工作干好。」胡書記和街道有關領導、林業站進行溝通協調後,我被正式聘用為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每年一萬元補助,這一萬元對於富裕家庭可能算不了什麼,可對於我來說真是個不小的數字呀!有了穩定收入,我心裡就更有底了,幹勁也更足了,我家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有希望了。

2017年8月份,對我家來說既喜又愁,喜的是:我女兒劉新新考上了大學,被內蒙古科技大學錄取。愁的是:面對高額的學費,我無能為力、徹夜難眠。總是在我最難時駐村工作隊都會出現,駐村工作隊得知我女兒考上大學,來我家給我講解了國家有關教育扶貧政策,工作隊又上報街道、教育部門,讓我家孩子享受到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大學四年每年一萬元補助,共四萬元,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有了著落,我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感覺我家的未來有了希望,更感覺到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我女兒入學後,直到現在工作隊每次入戶仍經常詢問我女兒在學校的情況,生活費、學費等是否還有困難。

2018年駐村工作隊又來宣傳講解發展扶貧小微項目,看到政府又出台新政策幫扶我們貧困戶,我喜出望外,考慮準備自己將怎麼開展養殖業,但由於家庭和身體原因,我當時考慮養殖一頭豬。上報之後,胡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再次來到我家,跟我共同研究分析,考慮到我的實際情況,我身體不好沒有養殖經驗,妻子有病也幫不了我啥忙,我自己養豬,養殖業本身就有疫病等風險,如果弄不好有可能會導致豬死亡,不但沒有增收反而還造成了損失,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分析考慮到這種情況,駐村工作隊建議我選擇代種,安全穩定還能獲得更多收益,聽到工作隊為我家專門設計的方案,我非常高興,感謝駐村工作隊時時刻刻為我們貧困戶著想,幫助我在脫貧的道路上大跨步前進。2018年旗政府的扶貧惠民政策接連不斷,隨著8月份的農村牧區居住環境整治政策,我又攤上了這好事,由於以前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房子雖然蓋上了,可沒錢粉刷裝修,整個屋子黑乎乎的。也只能是來遮風避雨感受不到家的溫暖舒適。看到裝修整治後的房子,粉刷一新的白牆,潔凈靚麗的瓷磚地面,整個屋子裡亮堂堂的,一進家門就有種「幸福感」,一家人特別高興,而且我自己裝修房子,國家還給予補貼,真是感謝黨,感謝國家。另外,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又選用我為我們組的街巷衛生管護員,我每天都對我們營子的衛生及時進行清潔打掃,村民們都很滿意,每天看到整潔的街巷,聽到村民們對我的誇獎,對我工作的認可,我感覺我就是累點也知足了。這項工作村裡每年給我補貼3000元,又增加了我的家庭收入,減輕了我很大的經濟負擔。

隨著我身體日漸好轉,為了讓我儘快脫貧致富,胡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又為我制定了新的幫扶計劃,聯繫赤峰小額信貸公司和我家結成幫扶對子,他們和我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謀劃,為我尋找增收脫貧致富路,經過慎重分析研究後,決定讓我嘗試養羊增加收入,但在養殖規模上胡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斟酌多次,養殖太多我的身體和精力不夠,養殖太少又沒什麼成效,經過反覆推敲決定先讓我養五隻羊,基礎母羊由小額信貸公司提供,生產的羔羊如果市場價格好,我可以自己賣,也可以賣個公司;如果市場價格不好由公司進行收購,收購價格略高於市場價格,這樣就確保我不愁銷路了,只管專心養羊就行了,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我們按每隻母羊一年至少可以產一隻羊羔,長大後每隻羊至少1000元價格,這樣算下來,除去每隻羊飼草料成本300元,凈收入700元,這樣一來我家每年至少能增收3500元,給我家又帶來一大筆收入,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

今年的到戶產業項目,我家作為有勞動力的家庭,胡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又來到我家宣講政策,和我一起研究怎麼實施行到戶產業項目,有了之前養羊的經驗,我信心百倍,經過思考後我最終決定再養兩頭肉驢,到戶產業項目補貼了我家6000元,把驢買回家的那一刻我感覺到現在政府的扶貧政策這麼好,我們不能總是抱著坐享其成等政府補助,我現在脫貧了,可還有很多沒有脫貧的,政府補助應該給予更需要的那些人,別人給的始終沒有自己勞動得來的踏實,我要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從最初的貧困到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個人認為想要脫貧,一定不要有懶惰「等、靠、要」的思想,躺在床上等國家救濟,總有一天會餓死,與其餓死不如自己努力奮鬥,在黨和政府好政策幫扶支持前提下,更要靠自己努力實幹、辛勤勞作,這樣脫貧自然就會有希望。沒有黨的惠民好政策,沒有工作隊和村幹部的熱心幫扶,就沒有我的今天,就沒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有黨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有工作隊做我們的堅強後盾,我們貧困戶的日子更有盼頭,我們的生活更有奔頭!做為一個脫貧戶,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好時代。我現在已經脫貧,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要借著這股東風,鉚足幹勁,鼓起鬥志,在黨的好政策的支持下,一路致富奔小康,絕不返貧,對得起黨,對得起這麼多年一直幫助我的人,這是我的莊嚴承諾。

END

聲明: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玉龍之鄉翁牛特》官方微信

播出時間

每周一、三、五 20:00(首播)

每周二、四6:30、12:30(重播)

翁牛特新聞—敬請關注

翁牛特旗融媒體中心

看翁牛特新聞

知龍鄉大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B_Bc20BJleJMoPMEZ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