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日報全媒體記者 柳娜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平涼人戶外活動大幅減少,也打亂了人們開學與復工的節奏。很多消費場景「被迫」轉移至線上,無形中培養了人們諸多新型消費習慣。
印表機、烤箱等小家電受青睞
受此次疫情影響,孩子們享受了一個超長版寒假,但停課不停學,電子版作業列印成了一個令家長們頭疼的問題。
就讀初三的毛琴琴告訴記者,老師在假期傳到班級QQ群的作業、試卷、複習資料很多,幾乎每天都有列印需求,這讓她和家人都很著急,不能天天外出,媽媽一般選擇每隔三天到列印店列印,但三天累積的資料一時半會寫不完,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無奈之下,毛琴琴媽媽選擇網購了一台850元的佳能小型家用印表機,以方便孩子列印各種資料。
記者了解到,這段時間,印表機需求被全面釋放而出,成為了繼口罩、酒精之後的又一個剛需產品。
而比印表機受青睞程度更甚的小家電還有廚房裡用的烤箱、麵包機、電壓力鍋、電火鍋、電燉鍋、空氣炸鍋等。一場疫情,不僅讓全民都成了廚子,也讓年輕人又重新燃起「精緻生活」的希望,更是讓小家電銷售在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平時習慣點外賣的90後市民景小雨說,這個漫長的假期宅下來,自己竟然也成了「神廚」。「做燒烤、做蛋糕、做披薩、做面點……每天無聊的生活,因為突然間愛上了做美食,而變得分外充實,而每一次做好的美食,無一例外的都受到家人的『吹捧』,這也讓我自信心爆棚。」景小雨說,「物流通了之後,我第一件事就是在網上買小家電,電餅鐺、煮蛋器、電燉盅等,補充自己廚房裡的所缺,希望即使疫情結束,自己依然能堅持做美食的愛好,不但節約錢,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體有毛病選擇線上求助
疫情期間,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叮噹快醫、優健康等多個平台通過開展線上義診、名醫直播等方式,為公眾提供線上問診服務。一場疫情,讓線上醫療平台迎來了訪問峰值。而宅在家的平涼市民,也大多選擇身體有病網上看。
2月24日,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市民江濤,在女兒的幫助下使用了一款APP產品進入「在線問診」,先是選擇科室和醫生,之後輸入自己的病情並附上目前服用藥物的照片。15分鐘後,他就得到了回復。在詳細問了病情和服用藥物後,醫師建議他加大某種藥物的用量。
市民何永華同樣也是在網上看病。「大概半個月前,突然身上發冷,後來就乾咳、流鼻涕,不發燒,斷斷續續地吃藥,現在還是時不時地乾咳。」何文化在某平台輸入自己的病情。「你這個情況就是感冒後的咳嗽,一般感冒後咳嗽會持續1-2個月不等,這個是呼吸道粘膜在修復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建議可以吃點止咳藥。」一問一答,十分清晰、明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患病市民擔心去醫院門診,唯恐增加傳染病感染的幾率。一些患有基礎性疾病和流感患者,基本選擇向線上尋求幫助。在線醫療平台以積聚資源、快速響應的優勢,為患者給出了專業建議。
當然,根據現行的《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在線問診平台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活動,首診只能在線下,線上醫生不能開具處方。疫情過後,大部分的醫療需求仍然會回歸線下,但是疫情帶來的用戶認知度提升不可逆轉,預計仍會有一部分市民繼續使用在線醫療服務。
線上教育備受重視
對很多家長和學生來說,線上教育無疑是當下學習教育的最優解。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網易有道、跟誰學等超過20家在線教育企業向全國學生提供免費或低價課程。
「搜高二的課程,出來的機構太多了,真不知哪個好。」不少學生家長反映,網課很多但太難選擇。
這個假期,就讀高一的劉思蕾在媽媽的安排下,從2月1日起每天4節課地跟著學而思網校的課表走。
劉思蕾媽媽是在假期前給孩子訂的網課。她高興的說,現在受疫情影響,線下輔導班無法開課,好在提前報了網課,雖然價格不菲,但起碼孩子時間沒荒廢。
網課都是直播課,從早上8點開始上,每節課40分鐘,她上的是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聽了幾節課後她覺得,「老師講得很好,但說實話上一天也很累。有些知識點好消化好吸收,有些稍不注意聽,就漏過去了。」劉思蕾說。
記者了解到,許多知名機構推出的網課目前已經全部是「已報滿」的狀態。目前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一課、跟誰學都是線上雙師大班網課,而新東方在線的東方優播是單師小班課。名師做大班教學,課後輔導及跟蹤效果都是分班管理,在控制成本同時比錄播課提高了學習效果。不過由於課程面向全國,提供的是相對標準化的教學產品。而在線單師小班課受益更小的班級規模,教材以當地線下教材為主。
雙師大班課和單師小班課模式哪個更好?令不少家長糾結。對此,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分析稱,初高中生升學壓力大、自制力強,培訓難度高,雙師名師模式更適合此類學生。小學生自制力差、關注和互動需求高、名師訴求低,單師小班課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