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練內功,換個玩法
平涼探索後疫情時代旅遊業發展
平涼日報全媒體記者 柳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影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在疫情之下,從餐飲再到旅遊,全國各行各業均遭受到巨大衝擊。
平涼作為低風險區域,無疑是眾多出行人群的首選目的地。依託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生態基礎和先天的氣候條件,本地的旅遊業及文旅項目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為重振旅遊業,提振文化旅遊消費,平涼通過派送億元門票、設立團隊遊客獎補資金、組織「平涼人游平涼」等政策上全力支持,助推旅遊業發展。各景區也不斷發力,苦練內功,開發新的旅遊線路和產品。以問道崆峒山、禮佛大雲寺、尋根王母宮、探秘大關山三大景區為統攬,數十個精品景區搭配,組合成「博、大、深」的文化游線,「康、健、養」的養生游線,「紅、黃、綠」的風情游線,「靜、清、涼」的避暑游線已經成形。
崆峒山:旅遊+養生俘獲遊客心
7月18日,崆峒山景區邀請西安、蘭州、銀川、西寧等地的50餘家旅行社負責人,陝、甘媒體記者、網絡紅人開展旅遊同業踩線暨交流合作活動。深度體驗了崆峒山、大雲寺等景區豐富的旅遊資源。踩線期間,大家對崆峒山的養生旅遊產品傾心不已。
從打造養生產品到景區營銷,崆峒文旅不斷提高景區的核心文化競爭力,有效吸引了客流,托起了崆峒山旅遊觀光、武術培訓、交通、餐飲、住宿、娛樂、購物以及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鏈。
洞察需求 創新產品
崆峒山有著非常豐富的養生資源,道家養生文化對於崆峒旅遊的發展來說是靈魂、是品牌,更是產品。崆峒文旅藉助道家文化為崆峒旅遊注入了文化之魂,讓崆峒旅遊業成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依託中國道源文化發源地人文資源,崆峒文旅通過多業態融合打造突出展示道文化發源地之「根」:
旅遊+道文化養生——在道文化養生項目的打造中,崆峒文旅強調動、靜結合、游、學結合,身、心結合。設計旅遊產品「2+8+5」模式,即有晨練2小時、白天8小時、晚上5小時項目。行拜師禮、學養生功、觀武術表演、聽道家養生講堂喝道茶……將崆峒山的觀光式旅遊是變為身心靈與文化交匯的深層體驗。
旅遊+醫療養生。道教通過養生、避世、清心寡欲以達到祛病延年、強健體魄的目的。藉助崆峒山歷屆道人在養生修道中積累的大量有關醫藥衛生、保健強身的方法和著作,包括針灸、按摩等,為遊客提供專業的綠色治療等服務。同時在旅遊產品設計中,將道家養生體系中的茶道、花道等融合,輔助道家養生美容藥方,提供系統科學的養生服務。吸引遊客來崆峒山休閒度假、康體養生。
旅遊+美食養生。道家提倡以素食為主,慎用葷腥食物。崆峒文旅推出道家清修餐,用崆峒山豐富的天然健康食材,再配以道家特有的製作方式,滿足人們對道家養生美食文化的了解,感受到崆峒道文化的淵源。
道文化養生旅遊產品核心吸引力為景區帶來了多層次消費挖掘點,托起了崆峒山旅遊觀光、武術培訓、交通、餐飲、住宿、娛樂、購物以及相關產業形成產業鏈。
瞄準市場 凝聚焦點
今年以來很多景區和旅行社都在客源地相應地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營銷活動,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進行大規模宣傳造勢。
崆峒文旅人認為,營銷的核心是將景區美好形象信息傳播給受眾人群的過程,這一過程以受眾人群分析與目標確定為開端,可以綜合運用各種營銷手段來實現。
以節慶活動為主進行營銷。對於熱愛登崆峒山的平涼市民來說,從去年夏天開始,邊賞景邊參加活動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裡會有覆蓋夏秋冬且深具崆峒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可以說「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比如說「紅葉節」「冰雪節」「春節祈福法會」「元宵節」「同根同祖·秦人回家西安——平涼雙城惠民游之千車萬人·問道崆峒」大型自駕游活動啟動⋯⋯立足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厚重的佛道文化,我市深度挖掘崆峒山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創辦了眾多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旅遊節慶、論壇、大眾賽事,實現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節慶,熱鬧了景區,吸引了客源,聚集了人氣,塑造了品牌,更增加了景區旅遊綜合收入。
重視景區服務細節的營銷。《遊客突髮狀部優景區第一時間救人》、《東西丟失工作人員幫找回》、《夜幕中搜山救助迷中遊客》……在平涼人的朋友圈,由崆峒文旅公司推出的多篇宣傳崆峒山好人好事的文章被廣為轉發。崆峒文旅在對服務進行宣傳的時候,沒有就服務說服務,而是藉助大量真實發生的好人好事、服務細節型事件的營銷,引發了群體關注,增進了社會各個層面對景區的認同和了解,迅速的提高景區在人心目中的好感度和知名度。旅遊景區通常是以一個鮮明的整體形象吸引成千上百的旅遊者,崆峒文旅深諳此點,通過一些事件營銷,把旅遊景區宣傳成一個充滿各種溫暖和迷人故事的地方,樹立地方友好、文化多樣的主題,來吸引公眾傳播媒介,形成有趣的話題推廣,產生某種光環效應,把旅遊區宣傳成一個令人嚮往的目的地。
藉助更豐富的平台精準營銷。藉助陝旅的客源優勢和平台優勢,崆峒文旅精準營銷、全面發力,拓寬景區對外營銷渠道,敲定客源主市場加強宣傳推介,叫響了「黃帝問道聖地 絲路祈福仙山」的宣傳口號。首先,將交通樞紐和遊客集散地的西安及周邊城市定位為第一客源市場,依託陝旅集團的戶外單立柱、旅遊車體、高速公路跨線橋、西安城區主幹道大屏、酒店、景區門票等各類資源,強勢出擊宣傳;此外通過廣播推廣、抖音大賽等活動,大大提升了崆峒山景區在西安市場的影響力和形象。
崆峒文旅董事長姚新垣表示,「在經歷了漫長疫情寒冬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新的曙光,恢復跨省團隊旅遊業務,標誌著國內旅遊市場的全面重啟,崆峒山此次踩線交流合作活動正逢其時,活動旨在深挖大眾旅遊消費需求,合作提供更多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區域合作優勢,實現協作共贏發展。」
蓮花台:開拓低空旅遊線路
為了在暑期增加旅遊新業態,增加新的亮點,7月10日上午,華亭關山蓮花台最美旅遊季系列活動啟動暨低空飛行觀光旅遊項目簽約儀式在華亭市舉行。這意味著,華亭市民和外地遊客可以嘗試更新鮮的玩法——坐上直升機鳥瞰蓮花台美景,過足「飛行癮」。
連日來,市民紛紛現場體驗。體驗過程相當舒適,坐上直升機,飛行員會為市民戴上耳機,飛機飛行時聲音很大,戴上耳機可以很好的保護耳膜。飛機越飛越高,在華亭的山水間穿行,層巒疊嶂的群山、蜿蜒曲折的河流、煙火氣的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據了解,低空飛行活動啟動以來,景區旅遊人數劇增,尤其是周末的遊客人數達到了3000人次,前來體驗、觀看的遊客絡繹不絕。
據了解,低空飛行所用的直升機是美國貝爾公司生產的206L4機型,它是一款多用途的輕型直升機。前艙分為左右兩個座,右座是機長座,后座是乘客座位,一共分為5個座位,其中還有簡易擔架的一個用途。該款直升機可以作為森林防火、醫療救援等項目。
低空飛行觀光旅遊項目是招商引資項目,由華亭市委市政府和甘肅含錦旅遊發展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布局,旨在藉助華亭市的優勢旅遊資源和地理位置,以低空飛行觀光旅遊項目為抓手,結合企業自身的資金和專業優勢,使華亭的旅遊產業規模化,品牌化。
含錦集團·富康潤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白濤表示,華亭市素有「隴上明珠」之稱,是關隴通往西域古絲綢之道的必經之地,也是齊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關山蓮花台也被譽為「隴上奇景」,擁有著奇特的自然景觀,深厚的人文積澱。經過前期深入的考察,在華亭市我們以「通航短途運輸+低空旅遊」為切入點,開拓低空旅遊線路,助力構建華亭市一場多點的低空旅遊網絡,積極打造華亭蓮花台景區低空旅遊線路,探索助力航空科普教育,航空研學,航空互動式體驗等航空文旅業務。我們願全力以赴,使華亭旅遊產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一張名牌產品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年來,華亭市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低空飛行觀光旅遊項目的成功運營,為蓮花台景區增加了旅遊新元素、擴寬了旅遊新領域,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豐富旅遊產品,做旺景區人氣,促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低空飛行觀光旅遊項目的實施,有效填補了我市低空旅遊發展的空白,標誌著「空中看關山」旅遊時代的到來,必將帶動關山蓮花台景區乃至全市旅遊產業發展。
靜寧,央視見!
編輯:趙曉燕
監製:江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