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擔心孩子變得叛逆不聽話,單親媽媽如何解決孩子問題

2019-11-10   小風車媽咪

前幾天,一個朋友終於從糾結的婚姻中解脫了。因為兩個人的價值觀、思想觀存在太多的差異,經常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大吵一架,又或者冷戰好幾天。孩子夾在兩個人中間也很為難,委屈的看著爸爸,又看看媽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後來,朋友下定了決心,覺得與其這樣糾結下去,不如早一點放下,至少這樣自己能感覺到快樂一點。在徵得孩子的同意之後,朋友和前夫心平氣和的談了一次。大概是兩個人都意識到婚姻中的不幸,並且改變不了,為了孩子的健康以及自己的生活,決定分開。而孩子的撫養問題,根據孩子的意願由媽媽獲得了撫養權,爸爸按時支付撫養費。

雖然離婚了,朋友的生活顯然開心了很多,至少沒有那麼多的煩心事了。可是面對一個單親媽媽帶孩子的情況,朋友的內心其實還是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的,主要是怕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朋友很擔心的和我探討這個問題:「你說孩子會不會有什麼心理陰影啊?以後會不會對婚姻產生恐懼感?」我笑著對她說:「有你一個這樣愛他的媽媽,他怎麼會有心理陰影,怎麼會有恐懼感啊。只要你用心的陪伴孩子,不要給孩子傳染負面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現在生活的快樂,孩子就會內心充滿快樂。對生活也會充滿希望的。」朋友半信半疑的點了點頭。

單親家庭,尤其是單親媽媽帶孩子,要注意點什麼呢?

單親媽媽指的是:只有子女沒有法定配偶的女性,包括未婚媽媽,離異媽媽,喪偶媽媽。

由於某種原因,在這個家庭中只有媽媽,沒有爸爸。如果孩子已經長大,見證過父母的感情生活的變遷,也許可能會理解父母的選擇;而有些孩子卻還在沒有什麼記憶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長大後,看到別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自己卻只有媽媽。心裡就會產生疑慮:為什麼我沒有爸爸?也會追問爸爸去哪了?

首先:要和孩子明確的講清楚父母分開的原因,解開孩子心中的疑慮

很多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做出這種選擇是很無奈的。但是面對孩子的疑惑或者提問,我們都要把這個情況告訴孩子,讓孩子明白,雖然父母不在一起住了,但是我們永遠都是愛你的父母。尤其是擁有撫養權的一方,不能夠過多的對孩子講另一方的壞話。因為不管對方做過什麼令你難堪的事,他都是孩子的親人,都曾經給過孩子應有的愛。大人選擇分開,最無辜的就是孩子,所以不要在孩子的心裡撒鹽,讓孩子覺得不僅失去了親人,還失去了愛。

朋友就如實的對孩子講了:因為爸爸媽媽在一起,經常會因為一些事情吵架,這樣的話,大家都不會開心。現在分開了,我們是不是比以前更快樂了?如果你想爸爸的話,爸爸會定期來看你的。我們只是不和爸爸一起生活了,但是我們都還是愛你的。孩子聽了,心裡釋然了,就對朋友說:「媽媽,你們之前吵架一點也不好。我們以後快樂一點。」

其次:用愛來陪伴孩子成長,做孩子的朋友。

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內心都會受到影響。關鍵在於家長的開導。心裡敏感的孩子就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導致父母分開的;同學背後的議論,也會讓孩子產生莫名的焦慮。

所以在初期,媽媽一定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溫暖的愛,這愛不會因為父母的分開而消失或者減少。同時多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幫助孩子度過心理的適應期。

多給孩子擁抱、微笑,陪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帶孩子吃一頓大餐、玩一次遊樂場、爬一次山、、、、、、多體驗不同的人生。孩子的經歷越多,眼界越開闊,內心就會越堅強、樂觀。

再次:針對孩子的性別,做相應的引導。

單親媽媽很不容易,這一點毋庸置疑。

如果媽媽帶的是女孩,就要做教導孩子自重自愛,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有什麼事都要和媽媽說,媽媽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堅強的後盾。同時媽媽也要教會女兒穿衣打扮,乾淨整潔,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如果媽媽帶的是男孩,就要教會兒子要堅強、勇敢、有信心,有責任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小男子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擔當,讓孩子多一些男子漢的氣概,有什麼事媽媽可以交代孩子去做。讓兒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夠幫助媽媽分擔了。

最後:和孩子一起迎接明天的美好。

生活不會因為你是單親媽媽而停止改變。每一天的太陽都會升起,每一天都有新的陽光來照耀我們。所以我們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快樂的面對生活,迎接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事情。

朋友現在作為一個單親媽媽,帶著孩子快樂的生活,堅強的面對著每一天。關於未來,她很平靜:如果可以遇到對的人,就一起攜手共度餘生;如果沒有,那就和孩子一起快樂生活。

有些失去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有些放棄是因為前面有人在等著你。相信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