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想要二胎,大寶不同意,關於二胎的問題可不止這些

2019-12-06   小風車媽咪

朋友家的二寶出生了,我去她家裡看望。朋友家的大寶已經十歲了,是個男孩。這次本來想生一個女孩,湊成個"好"字,結果沒有如願。看著襁褓里粉嫩的嬰兒,我笑著說:"這下有弟弟陪著哥哥玩了。小雨高興壞了吧?"朋友卻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到:"唉!你不知道,小雨其實不想我們生二胎的。我們一直給他做思想工作,以為二寶生下來,他看著弟弟可愛,就會接受了。可是直到現在他也不喜歡弟弟。""為什麼?"我有點驚訝地問。朋友鬱悶的說:"小雨說了,弟弟是來跟他搶爸爸媽媽,有了弟弟,我們就不愛他了。你說一個小孩,懂什麼啊?"

聽了朋友的話,我沉默了。其實不是孩子不懂,是我們父母不懂孩子的心。

小雨對弟弟的到來沒有心理準備,也沒有在心裡接納弟弟,是因為小雨害怕弟弟的到來,搶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再加上弟弟出生後,全家人的重心都在弟弟身上,忽略了小雨的感受,更讓小雨感覺到爸爸媽媽因為弟弟而不愛自己了。小雨的這種心理壓力得不到排解,肯定就不能接受弟弟的存在了。

我對朋友說:"你現在可不要只顧著照顧二寶,小雨也需要你的關心哦。"

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的父母都會躍躍欲試,想要給大寶找一個伴,希望兩個孩子能夠相親相愛,在生活上互相幫助。父母的願望和初衷是好的,但是想要二胎,不只是大寶的態度,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考慮:

一、經濟實力

我們都知道,現在物價上漲,養一個孩子的經濟壓力很大。因為現在養孩子,不僅僅是吃飽穿暖這麼簡單的事情,還包括了孩子的學前教育、興趣班等費用,動輒就是一年幾千上萬的花費。

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負擔一個孩子的費用還可以,如果是兩個孩子,就會顯得捉襟見肘。因為每一份花銷都是雙份的。尤其是對於兩個男孩的家庭,不要說平時上學生活的開銷,單單是孩子長大以後的房子,就已經像座大山一樣壓在了父母的身上。表面上看女孩似乎要讓父母的經濟壓力小些,但是現在"重男輕女"的觀念已經淡化了,女孩子更要"富養"。所以想要二胎的話,一定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夠保障孩子的生活需求。

二、孩子的年齡差

二胎政策開放後,最激動的莫過於70後的家長們。因為這個時候的家長,已經處於事業的穩定期,而大寶也都基本上了高中或者大學,父母兩個閒著無事,便想要個二寶來陪伴自己。

可是這個時候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至少是10歲以上,先不要說兩個孩子能不能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就連玩都不能玩到一起,根本就是兩代人。

記得看過一個故事,家裡的姐姐上大學了,假期回家的時候,發現家裡多了一個粉嫩的小嬰兒,姐姐當時並沒有多想,還以為是鄰居家的寶寶。結果發現是自己的弟弟,姐姐瞬間崩潰了,她質問已經快50歲的媽媽:"你是給我生了一個弟弟,還是給我生了一個兒子?"


一般來說,兩個孩子的年齡差在3歲左右是最好的,因為大寶三歲的時候,已經上幼兒園了,有了二寶,大寶會覺得多了一個玩伴,生活多了一些樂趣,對二寶的到了也比較容易接受。而且兩個孩子年齡接近,想法一致,一起長大,感情深厚,以後遇到事情也會一起想辦法解決。

三、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都說"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有了二寶之後,父母的重心都會在二寶身上,對大寶的關注自然就少了。這樣大寶的心裡就會有失落感,絲毫感覺不到二寶的到來帶給自己的快樂,反而會覺得二寶是來和自己搶奪爸爸媽媽的,進而對二寶產生敵意,甚至會有過激的行為。

既然父母決定要二胎,那就要和大寶談清楚,同時徵求大寶的意見,保證對兩個孩子一碗水端平。

不能因為二寶小,就一味的要求大寶讓著二寶;也不能因為大寶各方面比二寶好,而對二寶施加壓力。孩子最不喜歡被比來比去的,因為在每個孩子的心裡,自己才是最好的、最棒的。所以家有兩娃,父母一定要注意對孩子說話的語氣和用詞,以免製造兩個孩子的矛盾。

四、兩個孩子的相處方式

既要培養大寶的責任感,也要培養二寶的感恩。

父母要二胎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給大寶找個伴,讓兩個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互幫互助。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比如:讓大寶學著去照顧二寶,給二寶穿衣服、洗臉、陪二寶玩,以增加大寶的責任感;也要讓二寶學著對大寶說"謝謝",有好吃的,要給大寶留著,讓二寶學會回報。

閨蜜家也有兩個孩子,這倆孩子的相處方式真的是讓父母都會吃醋。每次大寶出門的時候,都會對媽媽說:"你有事情要好好的和弟弟說,不能吼弟弟,他要是哭了,我可要生氣的。"搞得閨蜜哭笑不得,到底誰才是媽媽?而二寶更是有心,每次有了好吃的,都會悄悄地給哥哥留起來,等哥哥回家了,再拿給哥哥吃。小兄弟倆坐在沙發上吃零食,哥哥給弟弟讀故事,畫面真的特別溫馨。

這才是二胎家庭最好的模樣:我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