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篇 | 常用的正念方法和工具

2020-09-05     易逍遙瑜伽

原標題:工具篇 | 常用的正念方法和工具

上次我們簡單跟大家介紹了一下正念跟瑜伽之間的關係,相信各位同學現在對正念應該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念,今天我們就和各位同學介紹一下,通常都有哪些能夠輔助、幫助我們進行正念練習的工具和方法。

—— 常用的正念工具 ——

一、以呼吸為工具

這是最常用的正念方法。

安住於呼吸,如實觀照空氣的進出,感受呼吸的節奏、鼻尖的冷熱或者腹部的起伏等,而不去主動改變呼吸。這是最常用的正念方法。坐禪的時候,內觀老師教授的方法多是觀照腹部的起落,不間斷地給起和落做標記。教給我們三種觀呼吸的方法,一是觀呼吸的節奏不去主動改變;二是找呼氣和吸氣的中間點;三是找到呼氣吸氣時鼻尖、鼻腔、嘴唇上方感受最強烈的部位,然後安住於此。這三種觀呼吸的技巧很容易上手,可以經常練習。

二、以體式為工具

傳統瑜伽中的體式練習是為了疏通能量,讓能量有正確的方向。帕坦伽利在《瑜伽經》中教導:體式是穩定、舒適的姿勢,體式應該毫不費力,並且要以冥想的方式練習體式。什麼叫以冥想的方式練習體式呢?比如,在練習中感知身體和空間,當你觀照到遍布的空間,感受到你自己就是空間的一部分,冥想就能發生。關鍵是能觀照和感受,而非想像。不是所有體式都能幫我們導向冥想,而且也不需要太多體式練習。幾個緩慢柔和、帶著全然感受的體式就足夠了,理想的狀況是你往那裡一坐就能進冥想。

三、以感官為工具

既然正念包括制感和瑜伽式專注,各種直接讓感官往回收的技巧都可以作為正念練習的方法。比如關注鼻尖、舌尖、小舌(懸雍垂)、舌中、舌根這五個部位,實際上是分別將我們的嗅覺、味覺、視覺、觸覺以及聽覺器官往回收攝的過程。這是博格老師在他的各種冥想課程、工作坊中經常運用的技巧,也特別適合初學者練習。博格老師教授的另一個常用制感技巧來源於瑜伽經典《瓦希斯塔本集》:觀照從腳趾一直到頭頂的十八個敏感點。特別疲憊無法專注的時候,這個十八個點制感的練習能幫我們迅速恢復元氣。

四、以聲音為工具

聲音是非常好的正念工具,尤其對於頭腦過度活躍、注意力難集中的人來說,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總是特別容易被聲音牽著走。用作正念工具的聲音是比較特殊的,是被注入能量、具有特定含義的曼陀羅。有些人練習觀呼吸很容易走神,用唱誦的方法就容易入靜。各種曼陀羅的唱誦都能幫我們實現感官的向內收攝以及心意專注,對於普通人來說,越簡單的曼陀羅效果越好,比如OM唱誦和輪穴種子音的唱誦。大部分唱誦是出聲的,需要我們在唱誦時感受身體某些部位的振動;在更精微的唱誦里,聲音漸弱到默唱;甚至有些曼陀羅只有默唱,比如功能強大的Soham。

————

在理解正念是什麼的基礎上(不了解的同學可以點擊了解),可選擇的工具是非常多的。生活中,很多活動都可以帶著正念或冥想的感受來做,比如吃飯、飲茶、讀書、作畫、書法、行走、養花兒……慾望過重、感官放逸,是現代人壓力大、各種身心疾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薄伽梵歌》說:「誰能讓自己的感官,擺脫感官對象束縛,他的智慧堅定不移。所有感官受到控制,他的智慧堅定不移。」而正念、瑜伽中的制感和專注,就是要擺脫感官對象束縛,讓智慧堅定不移。正念讓我們能夠全身心投入生活,讓我們更健康、更快樂、更有效率並且遠離二元對立。

推薦閱讀

大師課程:站立體式序列匯總

01 拜日式序列之介紹 - Rodney Yee - 易逍遙瑜伽

02 拜日式序列之上舉式 - Rodney Yee - 易逍遙瑜伽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台聯繫,我們會及時更正。

文章版權 | 易逍遙瑜伽

---Namaste---

更多瑜伽知識,請關注易逍遙瑜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gPyaHQBeElxlkkaQ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