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7日訊 今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日間盤原油期貨合約高位震盪,交易活躍,持倉減少。國際油價1月16日(周四)受貿易樂觀情緒提振,油價漲逾1%,創兩周來最大漲幅。
截至1月17日日間收盤,國內原油期貨主力2003合約收報464.0元,漲0.37%或1.7元;結算465.4元,成交量為72015手;持倉為21731手,日盤持倉減少792手。
截至1月16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71美元,收於每桶58.52美元,漲幅為1.23%。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62美元,收於每桶64.62美元,漲幅為0.97%。
OPEC於15日公布的月度報告顯示,由於經濟前景有所改善,OPEC將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上調了14萬桶/天,至122萬桶/天。OPEC稱,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主要來自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特別是印度和中國。非經合組織成員國今年的石油需求增長將達到每日113萬桶。
OPEC還將今年非OPEC國家的石油供應增長預估上調18萬桶至235萬桶,因挪威、墨西哥和蓋亞那的石油產量上調。OPEC表示,美國、巴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2019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並將在2020年繼續引領增長,此外還有挪威和蓋亞那。
OPEC報告還顯示,從2018年到2019年底,伊朗的石油產量下降了大約40%。在提到OPEC12月的產量時,該組織認為合法的二級來源發現,與11月相比,日產量下降了16.1萬桶,上月平均日產量為2944萬桶。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阿聯是12月減產最多的國家,沙特從11月的每日減產11.1萬桶至976.2萬桶。
據中新網報道,伊朗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外長阿拉格奇15日表示,歐洲三國最近採取的按伊核協議第36條訴諸爭端解決機制的舉動,是在錯誤的時間做出的錯誤決定。
阿拉格奇在與克羅埃西亞駐伊朗大使斯坦布克進行會談時,表示伊朗已經啟動並完成了這一機制。據悉,克羅埃西亞已經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阿拉格奇表示: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就是觸發該機制的結果,「因為伊朗有權根據協議其他方面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的情況),而相應縮減自己的承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gDusm8BUQOea5OwGC-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