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龍套到「鬼子專業戶」,被罵「叛國賊」的浩二,如今怎樣了?

2019-10-26   拾光MEMORY

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日本鬼子」,

他是綜藝節目中伶牙俐齒的中文主持,

他是唯一一個工作與政治「掛鉤」的日籍旅華藝人,

他也是連通中日兩國的友好橋樑。

他就是矢野浩二。

近日,矢野浩二從某視頻平台上傳了一段視頻,並說粉絲們好可愛啊,從視頻中可以看出,矢野浩二正在街頭錄製節目。

錄製節目過程中,矢野浩二遇到了一群正在吃飯的熱情路人,他不忘打招呼問道,「湖南火鍋是吧?」

路人問他怎麼不去天天向上了啊,矢野浩二調皮的說,「涵哥不叫我」,說完把自己也逗樂了,哈哈笑出聲來,他說,有時間再去,現在在錄節目,讓粉絲們好好吃飯。

臨走,矢野浩二不忘和鏡頭說,自己有好多中國的粉絲,並直言粉絲好可愛啊。

確實,在日本《產經新聞》的一份調查中,矢野浩二是中國人認知度最高的三個日本人之一。

這份調查的「可靠性」雖然有待商榷,但看到他的臉,你多半不會覺得陌生。

在國內參演抗戰劇的日籍演員里,矢野浩二算是名氣最大的一個。

01

在中國他有一個暱稱叫做「鬼子專業戶」,2000年的時候來到中國謀生,開始了他在中國的演戲生涯。

那年夏天,矢野浩二在從中國返回日本的飛機上,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決定:到中國發展。

此前三個月,他作為被邀請的嘉賓,到中國參加偶像劇《永恆的戀人》的拍攝。那時正值中國偶像劇方興未艾。

浩二到中國演的第一場戲是扮演一個日本留學生,心愛的姑娘遭遇車禍,變成植物人,「他」在病床前嚎啕大哭。

對口型拍戲讓他有些不適應,但工作人員對他噓寒問暖,互相不按輩分相待,這都讓浩二受寵若驚和前所未有的放鬆。

因為日本演員之間的等級很嚴格,而浩二在日本一直是跑龍套的。

為了得到拍戲機會,矢野浩二把簡歷複印了300多份,跟著中國朋友一家一家地拜訪電影電視劇製作公司。

2002年,他得到機會在《記憶的證明》中飾演冷酷的岡山總督一角,並憑藉出色的表演陸續拿到了其他片約。

他真正感覺自己「火了」,是有一天在家附近散步,背後有人問他:「你是日本鬼子吧?

他轉身,發現一個中年女性正笑嘻嘻地看著他,「果然是你,給我簽個名吧!你可演了不少電視劇呀。你,真的很帥,太帥了!」

矢野浩二回憶說,

「她拿到我的簽名後,滿面笑容,邊朝我揮手邊離開。我目送她的背影,難以控制激動的心情。沉醉在人生第一次被人要簽名的感動中。回過神來趕緊給熟人打電話,自豪地宣布『有人找我要簽名啦!』」

對於那時的矢野浩二來說,「鬼子」並不是一個糟糕的標籤,反而是一把金鑰匙。他滿心期待地開鎖,推開了演藝殿堂的大門。


02

2004年,《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野火春風斗古城》這幾部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劇組找到他,讓他扮演其中戲份最重的日本軍官。

2005年,這一年,矢野浩二進入了「職業鬼子」的第3年。

這一年也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抗日戰爭題材戲出現一個拍攝高峰,找浩二演「鬼子」的戲越來越多,一年就有七八部,大部分屬於紅色經典類。

甚至有一段時期,打開電視,在8點到9點的黃金時段,他的角色占據17個頻道。

然而浩二感覺這些角色「大同小異」,這讓浩二痛苦不已。

「幾乎到了看到軍服就想吐的程度。」

無論是千篇一律威嚇人的演技,還是拍攝現場必然會用的服裝,還有他蓄了3年的「板刷胡」,總之跟「鬼子」有關的一切都讓他感到厭惡。

他每部戲的出場必然是罵中國人、殺中國人;每部戲的結局必然要死,要麼被槍斃、要麼剖腹自殺、要麼跳崖、要麼病死……

導演告訴他,「不需要多餘的心理表演。只要很容易讓觀眾看明白,你是個徹底的惡人就行」。

矢野浩二說:「我演的不是真實的人,只是『日本人=惡』這個單純的印象。」

他在網上遭到日本網民的攻擊:「演那樣的角色,不覺得丟人嗎?有沒有愛國心?」

在他心裡,也開始懷疑這樣懲惡揚善的抗日劇能否真正讓人們理解到戰爭的殘酷。

一時間浩二飽受非議,他的個人網站也因為攻擊過多而關閉。

更讓矢野浩二低落的是,他演了很多「鬼子」,而除了《記憶的證明》、《烈火金剛》等幾部以外,每個角色都沒有太多的發揮。

「我演的都是日本軍人,沒有人物性格,沒有戲劇衝突,只有冷酷,只懂殺戮,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出演的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更像是一個粗糙的戰爭機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工作產生了恐懼。像無形的枷鎖,讓我無法脫身,我有種窒息感。」

03

2006年,在《大刀》快殺青的一天,他收到導演請他吃飯的邀請。

矢野浩二擔心是自己一直情緒低落、不在狀態而會被導演罵,很忐忑地去了,結果導演建議他說:

「以後別再演鬼子了,浩二你已經夠努力了。這部劇拍完後,去找自己感興趣的角色演吧,想要進一步成長,角色多樣化是必須的。從現在開始,開始選擇工作吧,至今一直讓你演這麼辛苦的角色,對不起啊。」

聽到這番話,矢野浩二哭了,他感謝這位導演將他從「鬼子」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矢野浩二推掉了所有風格陳舊的抗日劇的戲,

「我決定直到遇到合適的角色為止,哪怕只能靠積蓄勉強餬口也要等。」

從此,矢野浩二開始拒絕抗日劇中刻板的鬼子角色。2006年後,他嘗試挑戰不同的人物角色,並開始進軍綜藝節目。

2008年,他正式加入湖南衛視《天天向上》。人們打開電視驚奇地看到那個日本鬼子竟然在唱多啦A夢,還會興奮地手舞足蹈,總說「開心開心極~了!」。

觀眾開始稱他「浩二」。

在中國工作生活十幾年,從北漂到逐漸被中國觀眾們認識,浩二收穫了喜歡他的粉絲,找到相伴終生的重慶姑娘,生了一個可愛漂亮的女兒,並讓女兒入中國籍。

《新周刊》頒給他「2008年度最優秀娛樂主持人獎」。

2011年,《環球時報》評選他為「2010年最優秀外國藝人」,該獎首次頒發給日本人。

事業家庭雙豐收,一切都看似順風順水,直到2012年。


04

2012年,因為diaoyudao事件,矢野浩二在中國的所有工作幾乎都陷入停滯。

他離開了《天天向上》。

彼時,網上還有關於他的各種流言,有人說他被日本右翼打了等等。

事實上,除了在電視劇里死過N次,生活中他沒有挨過打,可是那近一年的時間,對矢野浩二來說,無疑是讓他最崩潰的時期。

隨後的幾年,他曾經一改兇惡鬼子的形象,令觀眾大跌眼鏡地成為一名中共地下黨員、一個反對戰爭、用性命來堅守正義的日本間諜、甚至「改邪歸正」成為了一名八路。

2015年8月,矢野浩二榮獲了由日本外務大臣頒發的外務大臣表彰,在亞洲活動的日本藝人裡面,他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

「對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意外的殊榮。我心想這15年拼盡全力到現在,終於能受到來自日本國民的一些理解和認同了。當然,不理解我,對我惡言相向,說我是日本叛國賊的人還依然存在著。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態度,不會去理會這些愚笨的人。歷史和時間會證明,我的態度和我的做法,一定是正確的。」

北漂15年後,2016年他回到日本繼續發展演藝事業,簽約了知名的影視公司,也有了固定出演的劇。

當導演問他為什麼回到日本時,他表示自己不喜歡「回到日本」這個詞,說的好像要離開中國一樣。

日本是我出生長大的故鄉,我在日本度過了青年時期,那時的我是個毛頭小子。

「演員矢野浩二」是在中國煉成的。

對我來說日本和中國都是能讓我感到安心的故鄉。


我是作者拾光君,感謝點贊和關注的你。

點擊關注,閱讀更多走心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