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成都公辦、公益幼兒園小班開學的日子,早上8點左右,金蘋果首個公辦託管園,位於高新區盛華南路的網紅公辦園門口已經排起了送娃入園的長龍,大家頂著烈日等候,臉上卻是喜氣洋洋,預估現場約莫有上千人。
同樣是開學,武侯區金蘋果龍灣半島幼稚園的家長卻高興不起來。因為9月2日開學第二天,數十名幼童及老師出現不同程度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被醫院診斷出急性腸胃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問題。家屬懷疑與食物有關。
9月6日傍晚,金蘋果龍灣半島幼稚園發布致歉信稱,「部分幼兒和教師相繼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一事,與幼稚園外購蛋糕有關。家長也透露,幼稚園老師通報情況時表示,孩子們當日吃的蛋糕由知名品牌麵包新語提供。
據家長提供錄音顯示,園方當日訂購15個蛋糕,每個班級都吃了,但出現問題的幼童主要集中在嬰、幼班,中班只有1個孩子出現相關症狀,大班沒有發現問題。園方也確認,當天訂購蛋糕來自麵包新語。
一位家長表示,很難理解為何所有班都吃了這個蛋糕,但幾乎都是小班和嬰班的孩子出現問題,而老師稱可能與孩子小抵抗力弱有關,但這又無法解釋為什麼作為成年人的兩名老師也出現症狀。
對此,麵包新語相關負責人郭菡回應稱,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調查此事,還不能提供任何情況。她又表示,「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不會有任何問題。
*以上內容源於東方網綜合澎湃新聞、新華網、@武侯教育
作為一家創辦快30年的高端學前教育品牌,金蘋果旗下擁有20個嬰幼銜接中心、40家高端幼稚園,在園幼兒逾萬名,職工員工近3000人。在精進理念、創新活動的同時,更得把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也希望更多園區、校區以此為戒,嚴格把控食品關。
出了金蘋果食物事件,很多家長紛紛表示:不敢在外面給孩子買麵包了;孩子的食物還是自己做放心;難不成不在學校吃飯了,改每天自己送?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校園食品安全的問題。
01
食品採購,源頭是關鍵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校園食品安全大於天!家長在挑選幼兒園,尤其是私立幼兒園,會重點看每日食譜是否豐盛。其實,食物來源才是關鍵。
據了解,成都市公立中小學幼兒園、部分私立學校和大專院校食材來源於成都市食品流通溯源電商平台(源本生鮮)。學校和供應商通過該平台完成採購操作,並將採購量、採購價格、採購品種、檢測數據等信息有效上傳,建立健全了多維度的食品防控體系,並向監管部門和社會公開,做到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據某公辦幼兒園採購叔叔透露,園區食材供應商均來源於溯源電商平台且需要層層把關,每日食物檢查涵蓋保質期、家禽類檢疫證明、魚類氯黴素快檢、素菜類農藥殘留檢查報告等等。
據某私立園園長表示,五四制度、衛生制度、衛生消毒制度、採購配送索證制度、食品採購驗收制度、出入庫制度.......園區食堂管理規則有上百條,且集團及園區伙委會將不定期抽查,以保證孩子的飲食安全為首要任務。
在2020年7月教育局最新「關於貫徹落實《四川省中小學校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 (送審稿)」中也提出:全面完成學校食堂「明廚亮灶」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在原料驗收區、食品庫房、烹飪間、備餐間、留樣間、洗消間等重點場所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實施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
02
食品留樣要求48小時以上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食堂)、超過100人的建築工地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本應留樣,以便必要時進行檢驗。
圖片來源於園長薈
我們經常會看到在幼兒園接待廳會有專門的上鎖冰箱存放當日幼兒食物,殊不知留樣也有嚴格要求:
食品留樣的採集和保管必須有專人負責,配備經消毒的專用取樣用具和樣本存放專用冷藏箱且不能存放留樣食品以外的其他物品;
採集後的留樣食品不得再特殊製作;
冷藏條件0-10℃下,存放48小時以上;
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100g,且需要做好台帳記錄。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的事故,應及時提供留樣樣品,配合監管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03
伙委會膳食組不定期抽查
膳食管理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食品安全和幼兒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每個幼兒園均有膳食組或伙委會,成員由保健醫、園長、教研主任、食堂班長、生教組長、各班家長代表等組成。
伙委會享有不定期進入園區廚房抽查、參與幼兒飲食彙報等權利。
04
家長不要外帶食物
絕大多數幼兒園明文規定:禁止家長外帶一切食物。但還是有部分家長,在孩子生日購買蛋糕、餅乾、水果到園區給同班同學分享。經過金蘋果事件,也希望家長能嚴格遵守園區規定,杜絕食物安全監控不利的事件發生。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政府、學校、家長共同助力,而不僅僅只是園方的責任。
在金蘋果事件階段,南寧一幼兒園也爆出十餘名幼兒嘔吐送醫的情況,經醫生診斷系諾如病毒感染。我們在關注食品安全的同時,也需要預防秋季幼兒常見病症,如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腸道感染病等。
據「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提示:九月開學季,小學及幼托機構應加強健康教育,教育師生勤洗手;
- 做好日常通風消毒;
- 教育學生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流行期間家長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 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 孩子一旦患手足口病,應待全部症狀消失後一周,經校醫或保健老師查驗方可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