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 | 把腳印踏在路上 將希望送進心裡

2020-06-03     鄂爾多斯發布

原標題: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 | 把腳印踏在路上 將希望送進心裡

2019年4月,鄂托克前旗醫保局工作人員張世霞被選派到了城川鎮哈日色日嘎查擔任「第一書記」,當局領導找她談話徵求意見時, 她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成為家鄉第一書記,能為家鄉人民服務,能為嘎查美好明天的建設添磚加瓦,我感到驕傲與自豪,我願意!」

張世霞是一名樸實的共產黨員,也是為數不多的駐村女幹部,家裡有不到2歲的女兒和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開始駐村工作以來,幾乎每天孩子未起床她就奔波在駐村路上,孩子已酣然入睡時才歸來,有時連和兒子聊聊天、逗逗女兒的機會都沒有。孩子打電話問她:「媽媽你又上班走了?我都好幾天沒見到你了。」她總是說:「寶貝乖,村裡有事,今天早點回去陪你去廣場玩。」她對孩子這樣的承諾不知有多少回,而真正能兌現諾言的次數屈指可數。面對孩子的質問和不理解,她只是默默地把淚水憋回去,然後微笑著對孩子說:「媽媽愛你們,但媽媽也愛工作......」

張世霞不忘黨組織囑託,牢記責任和使命,始終用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科學謀劃村集體的發展,把集體經濟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2019年為嘎查爭取到48.5萬元的項目庫資金,根據嘎查實際發展需求,購買24頭品種牛,其中6頭種公牛放入集體草原,繁育出純種牛犢,每頭牛犢增收1000——2000元,可帶動100戶農牧戶增收。除此之外, 純種母牛下的牛犢與脫貧戶簽訂協議,作為「滾動牛」與貧困群眾形成利益聯結,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脫貧道上全民摘帽。 她還協調有關部門為嘎查5名困難群眾爭取了公益性崗位,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有效提高收入。

張世霞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傾情奉獻,以最堅實的臂膀扛起責任和擔當。2019年6月,貧困群眾孟克巴圖的老舊羊棚被雨水澆塌,得知消息,她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發現孟克巴圖家今後的養殖生產可能存在問題, 她積極到旗扶貧辦爭取到2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幫助建成198平米的羊棚1處,保障了該戶的養殖生產。

2020年1月,在實地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得知烏蘭花與鄰居共用一塊電錶,烏蘭花想在自己的多管井上申請電錶,張世霞主動與相關部門對接,由於該手續辦理審批較嚴,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為了讓烏蘭花少跑腿,她主動接手幫助辦理,通過各方協調對接,最終只有通過舊井置換新井才可辦理,她又犯難了,貧困戶鑿新井的費用哪裡來?她又與包扶領導和包扶部門進行對接, 為脫貧戶爭取到1.5萬元資金,為烏蘭花成功打了1眼58米深的流沙井,幫她解決了眼前難題,燃起了致富的新希望。

心繫百姓、情暖村民,只要是村裡的事兒、老百姓的事兒,張世霞都當自己的事,她已經成為了城川鎮哈日色日嘎查的一分子。

來源:城川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k4fenIBiuFnsJQVL1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