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 楊家將

2019-07-05     科報在線

率軍戰雁門,當世譽無敵。

名將戰歿後,太尉諡忠武。

宋朝賜天波,元代建宗祠。

忠勇為家國,全民皆傳承。

一一題記

雁門關,有「天下九塞,尊崇雁門第一關」的美譽,是大雁南下北歸的主要通道之一。雁門關與雁有關,也以門有關,關因山生,山因關名。雁門關三個字是毛澤東於1948年題寫。雁門關是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關」。

雁門關,不要說身臨其景,只是聽說這個名字就會心潮起伏、感慨萬端。在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古代北境著名邊關要塞,親歷了民族融合的艱辛歷程,積澱了多民族文化精華;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商道,雁門關見證了古代邊貿的興衰,成就了晉商的輝煌。

登上雁門關關樓,遙望茫茫群山,心中會慢慢湧上一種久違的感動。雁門關似乎就是為戰爭而生,雁門關遵循的是勝者為王的道理。經過幾千年的時代變遷,雁門關已失去昔日戰爭的烽火,但是,那殘存的長城遺址、高大的天險門、地利門和那一道道深深的車轍,仿佛在向人們講述那一段段遙遠的故事。

雁門關是古代宋代的歷史標誌。雁門關之所以名揚天下,當然與北宋楊家四代人保家衛國、鎮守雁門為國前仆後繼的故事有關……

為紀念北宋名將楊業的豐功偉績,於元至元十六年(1279)奉旨修建祠堂。因楊業戰歿後被追贈為太尉,諡「忠武」,所以將這座坐落在山西代縣鹿蹄澗村的祠堂命名為「楊忠武祠」,至今已有730多年歷史,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鹿蹄澗村「楊忠武祠」和「忠武坊」牌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eh4RGwB8g2yegND8v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