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陽明堡和府的故事

2019-08-30     科報在線


陽明堡和府的故事

王晉東 攝


陽明堡有一處和府院落,

這在陽明堡鎮是眾人皆知的事實,

經打聽才知道本來是賈家大院,

為什麼叫和府?這裡面有一個傳說。

這就是和府仍存的房子。


據說:清乾隆年間,

代州府陽明堡鎮堡內村

有一賈姓掌柜在京城開了個鋪面,

叫「二齋鋪」,

主營紙墨筆硯香火供器等物件,

該鋪面與當時的朝廷內務府總管和紳府相鄰,

故與這位大人物相識相知。

從做工看,確實在當時應該是真材實料。


和紳是康熙、乾隆皇帝在位時權傾朝野的重臣,

也是歷史上第一大貪官,

傳說他家當時的金銀財寶比國庫里的還多。

但現在的和府已經是破敗不堪。


清嘉慶皇帝即位後,

官場愈加腐敗,朝野怨聲載道,

國庫空虛,政令難通,

嘉慶帝決意查辦和紳,整肅吏治,

奪其寶以充國庫,懲巨貪以儆效尤。

看看至今都如此精緻的做工,可以想像和府當年的盛況。


對嘉慶的舉止,

和紳早有所察覺,

為減輕罪責,

他費盡心思,

設法轉移贓物。

和紳認定,他就是一位值得信賴的銷贓人頭,

於是,一番密謀之後,

將部分巨款瞞天過海、

偷運出京。

依照和紳的安排,

賈掌柜在老家為主子購置風水寶地一處,

大興土木,修建「和府」,以備後用。

據說和府的建設,

從設計到施工均參照京城流行格調,

砌一條高標準條階石渠,

引崔莊村一股常年川流不息的清泉穿府過宅,

府內水閣涼亭、

假山瀑布,

雕樑畫棟,

斗拱飛檐, 成為當時代州府一大景觀。

走進破敗不堪的院落,

可在感受到當年的盛況,

也能感受到現在淒涼。

和紳事發後,

和家被滿門抄斬,

代州「和府」也就此隱姓埋名了。

由於「和府」從開工到落成,

和家人從未光顧

時過境遷,

各種不同版本在陽明堡坊間流傳,

還有傳說

和紳曾允諾將所託錢財「割半贈予」

賈掌柜當時並未敢將這些錢財據為己有,

或擅自處置,

而是盡存和紳名下,

竭盡守府護財之責,

靜待和紳後人前來,

好如數將這些財寶奉還他的主子。

從僅存的建築中,

我們能看到精緻的雕工。

也可看到代縣磚雕技藝的傳承。

和府的故事不僅是與和紳有關,

相傳光緒年間,

八國聯軍攻陷京城,

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倉皇西逃,

越雁門關、進陽明堡、夜宿「和府」。

戰爭時期,這裡被日軍強征為指揮部

日軍把搶來的門窗堆放在各個庭院,

砸斷後當柴燒,庭

院的方磚幾乎全部被砸爛。

解放戰爭時期,

前三進院被徹底燒毀,

只剩一些庭院輪廓,

後三進院雖然較為完整,同

樣是一派蒼涼景象,

從建築規模與建設格局看

這裡當年盛況空前。

但一切已經是物是人非

賈家後人因為生意壯大,已經離開這裡。

咱有這破壁殘亘,留下不多的印跡。

從小院中的小牌樓上,剛剛掉下的木飾板。

這個還是保存比較完整的門樓

斷壁殘亘

當年有誰在這裡錦衣玉食

現在已經是荒草遍地

破敗, 四處都是破敗不堪。

這是當年慈禧住過的地方嗎?

僅存在是一段記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xIk62wBJleJMoPMZP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