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懶,我只是不想繫鞋帶而已|《每周冷門球鞋大賞》

2020-05-22     Steppy潮流周志

原標題:我不是懶,我只是不想繫鞋帶而已|《每周冷門球鞋大賞》

作者: 阿草

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嗎?我們姑且不論這句話的孰是孰非,畢竟我們這裡不是奇葩說第 7 季的海選現場。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句話確確實實是許多懶癌患者的信仰語錄之一。

因為懶惰,我們先後發明了馬車、自行車和汽車;漸漸地,汽車也不見得有多方便了,不僅需要保養維修,而且還要忍受交通堵塞和停車位稀缺所帶來的麻煩;於是我們又開始大力建設地鐵,地鐵無疑是最便民的,只是家和公司能離地鐵口再近一點就好了;精明的企業很快便洞悉到這一商機,因此各種平衡車開始出現在我們的上下班路上,精準地解決了用戶最後一公里的痛點。

(image:Screenshots)

阿草雖不敢斷言懶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但如果有一件產品是實實在在地方便我們生活的話,大多數人還是很願意去使用它的。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每天出門穿鞋的時候,能毫不費力地就能把鞋穿上走人的話,那該多好呢?

行,這次讓阿草來做那位「精明的企業家」:本期《每周冷門球鞋大賞》,阿草甄選了 8 雙「便民」球鞋,送給惜(lan)時(duo)如(wu)金(bi)的你。

要解決這個問題,似乎對 Reebok 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簡單,把鞋帶換成魔術貼不就行了?就比如這雙 Reebok Club C Stomper。Club C 系列其實是誕生於 1985 年的經典網球鞋款,「 C 」則是寓意著冠軍的意思。

(image:jimsstore

而目前全新推出的這雙 Reebok Club C Stomper,在沿用了高級皮革材質以及出色抓地性能的同時,更創新地取消了傳統的鞋帶設計,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塊牢固尼龍魔術貼,讓整雙鞋看起來十分醒目大膽。當然,穿起來的舒適度自然也是提高了不少哦。

某寶搜 Club C Stomper,售價 400 左右(image:jimsstore

記得阿草第一次去 LA 的時候,LA 的一個朋友就是如此和我說的:「LA 這個地方就是 chill,一天下來你發現你乾的正事可能就是去油站加了個油。」 Chill 已然成了 LA 文化的一部分,在穿鞋方面當然也應該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正如 K. Dot 所說:「室內便鞋向來都是 LA 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當他再次和 Nike 合作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將這種骨子裡的 chill 融合了進來。

(image:阿草)

這款 18 年推出的 Nike Cortez Kendrick Lamar,雖保留了 Cortez 極具辨識度的輪廓,但是卻完全取消了鞋帶系統,整雙鞋以 Slip-On 的形式示人。鞋後跟帶有一個鞋帶扣彈力繩,以此來調節鞋身鬆緊。看看這設計,不愧是 K. Dot 想要的「室內便鞋」,簡直就是懶人下樓買宵夜的首選鞋款。

某寶搜 Cortez Kendrick Lamar,售價 800 左右(image:flickr)

如果你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那你一定很明白這種感受:當經過長途跋涉後,此時的你是多麼希望能換上一雙舒舒服服的鞋款來放鬆雙腳,最好還是那種穿脫方便的,畢竟此刻的你已經再無多一點的力氣去彎腰換鞋——「舒適易穿」,這一理念就是 Nike ACG Moc 系列於 1994 年誕生的緣由。

(image:HYPEBEAST)

Nike ACG Moc 3.0 延續系列主軸,強調的依然是放鬆以及舒適感,底盤靈感來自 Air Footscape(事實上 Air Moc 及 Air Footscape 都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 Toren Orzeck 之手),中底則使用了 Solarsoft 緩震技術,提供了卓越的舒適穿著度。而 3.0 版本最大的變動是鞋面拿掉了初代的抽繩設計,採用更簡易的非對稱式結構,介於拖鞋及 Slip-On 之間的設計來呈現。

某寶搜 ACG Moc 3.0,售價 400 左右(image:Rocky City Kicks)

在 1994 年發布了 ACG Moc 系列的六年後,2000 年 Nike Air Woven的誕生標誌著 Nike 又一個創新理念的橫空出世。是的,這雙沒有鞋帶的編織跑鞋,才是 Nike Woven 技術的開山鼻祖。

(image:ITI Pampore)

設計師 Mike Aveni 在 1999 年到訪台灣時,從傳統的草蓆編織中汲取靈感,將交叉形狀的鬆緊帶材質以編織的手法呈現在了鞋面上,並通過編織的鬆緊調整尺碼的大小。無鞋帶設計加上輕質透氣的材質特性,使得 Air Woven 十分適合在夏日穿著。阿草在這裡建議選擇搭配粗糙一點的長襪,如果襪子比較光滑的話,穿著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掉跟的現象。(來自阿草的個人穿著體驗)

某寶搜 Nike Air Woven,售價 300 左右(image:ITI Pampore)

不過話說回來,有沒有可能在保持鞋帶的基礎上,依然可以實現方便穿著的效果呢?那可就要來看看這雙 ASICS GEL-PTG MT FASTENER 了。

(image:atmos

這雙全新曝光的 GEL-PTG MT FASTENER 使用了更優質的牛巴革材質,同時內外兩側的 ASICS logo 採用黑白兩種不同的配色,最大的亮點當然在於鞋幫內側隱藏的拉鏈,這也是這款配色被稱為 「 FASTENER 」 的原因。

某寶搜 GEL-PTG MT FASTENER,售價 1300 左右(image:atmos

前面我們有提到 chill 在 LA 文化里的重要性,那麼同樣是起源於加州的滑板運動自然也少不了一些 chill 一點的滑板鞋款啦:就比如這雙 adidas Sabalo Slip-On,便是一雙能幫助你在滑板運動和日常生活兩種模式之間切換自如的滑板鞋。

(image:adidas

滑板攝影標誌性的魚眼鏡頭捕捉到了許多滑板運動的歷史性時刻,而 adidas Sabalo Slip-On 的靈感便是來自於魚眼鏡頭的廣角所產生的線條。它有一個輕便的帆布鞋面,帶來了很好的透氣性,在日常穿著里也能提供優異的舒適度。同時硫化橡膠大底的 Geoflex 外底六角形紋路也提供了卓越的抓地力,隨時切換到滑板運動模式也是絲毫無壓力。

某寶搜 Sabalo Slip-On,售價 500 左右(image:adidas

除了 adidas 之外,Converse 自家的滑板系列也早已深諳這一道理,同樣也打造了一些滑板與日常休閒結合的鞋款,而這雙 Cityride Slip-On 便是 Converse 的得意之作。

(image:ZOZOTOWN)

Converse Cityride Slip-On 採用了 EVA 中底來提供彈性和輕便性,透氣的帆布材質也帶來了良好的舒適度。在容易摩擦、彎曲的外側部位採用了絨面革填充加固,不僅減少了磨損,也大大提高了耐用性。

某寶搜 Cityride Slip-On,售價 700 左右(image:Converse)

好了,最後一雙要介紹的還是來自阿草很喜歡的 Asahi 品牌所出品的 Deck Slip-On。除了達到舒適易穿這一目的外,它在鞋楦的整體美觀上也是精益求精,實在是令人過目難忘~

(image:Asahi)

Asahi 為追求甲板鞋的原始輪廓,於是根據 1970 年代生產的美國甲板鞋打造了這雙 Deck Slip-On。甲板鞋是波紋大底的代名詞,即使在潮濕的道路上也很難打滑。Asahi 利用其自身迄今為止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在久留米工廠進行生產,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它家的產品總像是一種精美的手工藝品的原因吧?

某寶搜 Asahi Slip-On,售價 800 左右(image:Asahi)

好啦,本期的懶人系列到這裡就更新完畢了。其實為什麼要更新這個系列呢?因為近來發現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同胞對廣東人的刻板印象都是:穿著短袖大褲衩和人字拖去收租。阿草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廣東人,雖然改變不了我們愛穿短袖大褲衩這一既定事實(畢竟太熱了),但穿什麼鞋去收租還是可以商榷一下的。你看,如果穿這 8 雙鞋去收租的話,不顯得既有品味又舒適易穿嗎?

PS:上期電影彩蛋是《安妮·霍爾》,Woody Allen 不僅是一個對兩性關係深有感觸的導演,在當演員的時候,也有他十分俏皮的一面哦。這期的電影彩蛋就繼續在下面為大家放送啦~

(image:Screenshot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ctLPXIBfGB4SiUw0R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