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am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番(pān)禺是廣州的郊區,很遠,很偏,交通不方便,除了長隆沒什麼好玩,正常沒事都不會去。講真,這對於活動在廣州市中心城區的朋友來說,的確是很真實的反應了,但如果要 Nam 我這個土生土長的番禺人來說,那其實是你沒品到它的「味道」所在。
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叫做 「食在廣州,味在番禺」,其實「味在」二字後可代入很多個地方,但是在最廣為人知的說法中,我相信「番禺」絕對能占一席之地,單憑它那個「漁米之鄉」的稱號,你都要給它幾分薄面啦。
image:IG@looking_for_alma
番禺這個現在被稱為「廣州市番禺區」的地方,在 90 年代初,還是叫做番禺市。而它的過去番禺縣,除了是眾多古代王朝的心臟地區外,還跟古代的順德縣、南海縣並稱「南番順」 (這是秦朝開始的稱呼,而這裡的番禺縣、順德縣、南海縣都不是現在大家認知中的那些地方)。BTW,當時的番禺縣範圍包括了現在一大半的廣州市,廣州曾被番禺縣和南海縣分治過。
image:IG@jlave
品味一個地方除了去了解它的歷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吃遍它的美食啦。番禺那些名氣很大的店我就不推薦了,那些兄弟萌隨便網上搜下都能看到,要推的,當然是直接以我這個番禺人的視覺,幫兄弟萌把早午晚餐、下午茶、宵夜都安排好。別問,問就是直接去吃好吧,出發!
image:IG@jlave
想要開啟美好的一天,當然要從一個充滿能量的早餐開始啦,我平時會去這家「大件夾抵食」 (分量大且便宜),用十來塊吃到扶牆走的松記粥粉麵店。松記主打腸粉、干蒸、鳳爪、餃子、牛肉丸等點心和粥粉類,全部都是阿姨人手包,並不是一般早餐店的速凍點心。
本來想到店後直接沖牛肉丸的,但我和帥氣的攝影師阿澤八點出門去到都已經賣完了,要知道那天還是工作日,你就知道味道肯定不會差。不過我們還是點了干蒸、鳳爪、排骨、餃子和腸粉,因為是阿姨手包的緣故,干蒸雖然沒有蝦,但是皮薄肉鮮的口感,足以喚醒你沉睡的味蕾和身體啦。
Nam 我要點名表揚的是它家的鳳爪,簡單來說,就是以茶樓三分一的價格,就能吃到 茶樓 100% 的味道,而且還有花生墊底,汁水也很足,花生口感軟爛且入味,很用心了。
還有它家的腸粉,俗語說夾起來不斷,吃起來有勁道的才是及格的腸粉,松記亦是如此。它的豉油不會很搶味,你能吃到粉漿和肉的味道,爽口。
來光顧的都是周圍的街坊,在松記吃早餐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吃的是多年不變的味道外,更多的是街坊鄰里的人情味。松記已經是幾十年的老字號了,而且老字號到連單都不寫,全憑腦記,先 respect 一波。有趣的是,松記計價錢是按碟算的,不同碟不同價錢,有 6 塊有 8 塊,這個規矩從他們開店就沿用到現在了。
既然番禺有著 「漁米之鄉」的稱號,中午吃的東西當然要貼切這個主題啦,所以怎麼可以沒有魚呢,到沙灣吃傳統的爬金山就再適合不過了。這家經營了三十二年的成記爬金山,身處一棟居民樓,當你看到成記爬金山招牌的時候,不要懷疑,正是這家。
很明顯,爬金山是一道菜的名字,聽起來,你就知道來頭不小。爬金山的吃法就是把一團鯪魚膠放在清水中煮,並一勺一勺挖出來,等到熟透之後,就可以沾調味料吃了。爬金山兩斤起叫,配一碟時蔬、一碟魚骨和數種調味料。
爬金山的特點在於,它吃的不是調味料的味道,也不是肉質的彈性,而是鯪魚的鮮甜。老闆娘告訴我們,成記的爬金山,首先把鯪魚肉去骨,然後切成細條,再打成膠,中間除了一點鹽和生粉外,就沒有額外調味料了。然後在上菜之前,才會把蔥花果皮加進去作點綴,不吃蔥和果皮的朋友記得在點菜的時候提出來。
然後吃完鯪魚就下菜,因為當天我們吃的是紫莧菜,覺得有點奇怪,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不是固定的,老闆娘當天買到什麼菜就配什麼菜,而這些菜都是本地農民種出來的,知頭知路 (知道底細和來歷),吃得放心。菜吃完了,最後才放魚骨,熬點湯,美滋滋。
除了爬金山,值得一試的還有滷水拼盤,味道不會過於濃烈,大腸肥美,而且鴨翅的肉也沒有很韌,容易入口。講道理,兩個人吃成記爬金山,吃不了太多東西,因為分量很足,建議找多幾個小夥伴一起吃。
天氣這麼熱,喝碗糖水解解暑就再適合不過了,番禺的糖水鋪很多,不過在騎樓之下的,大概就只有陳茶館一家了。陳茶館的門面並不大,它那舊式的木製收銀台和牌匾充滿了年代感。而之所以有三個牌匾,是因為經歷了三代人,而三代人賣的東西都不一樣,著實有趣。
陳茶館糖水的種類不多,只有幾種,而來吃的人都是絡繹不絕的。看到門口的那個研磨,你就知道陳茶館必吃的一定是糊類,首推芝麻花生糊,你能從中吃到那種手動研磨才有的細膩。芝麻糊淡甜之餘有點甘香,花生糊也不會搶味,如果你想口感更加豐富,還可以加花生粒。
除了芝麻花生糊,杏仁糊也是不可錯過的,杏仁的那種香,從入口到吞下後一直在你口腔持續。假若想清淡點,那麼大可嘗嘗蓮子百合雪耳糖水,蓮子百合的口感搭配雪耳綿綿口感,味道清甜之餘由蓮子百合中和,消暑滿分。
BTW,去陳茶館的大兄弟要注意時間,綠豆沙周三和周日才有 (拍攝那天是周五,所以就錯過了),而糊類則會在下午一點半和三點半會加煮一次,然後賣完即止。一定程度上,陳茶館做生意的調性跟番禺的生活節奏一樣,相當佛系了。
晚飯當然要吃點好吃的,因為番禺地方大,所以農莊一類的飯店會比廣州中心城區要多得多,這家區海雞場飯店開的地方由於位置比較偏,知道的朋友不算多,但相信 Nam 我,這絕對是一家寶藏飯店。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正常在城市中吃喝玩樂慣的,都比較少來這些地方,進來的路比較蜿蜒,會讓你以為是進入了什麼深山啥的,但到了半路,你就會看到那些停滿在路邊的車,那你就肯定沒走錯路了。
聽名字都知道,它是做雞行家,我們本來是衝著招牌芝麻雞去的,因為晚了一點點,就賣完了,要吃趁早啊兄弟萌。不過它的蔥油雞也不會令你失望,廣州人吃雞,最注重的就是要「雞有雞味」,就算調的味有多濃,都要吃出雞的味道來,而這蔥油的香味加上雞本身的味道,口味清爽且有肉感。
沒有芝麻雞,沒關係,還有吃到阿澤不停口的燒排骨。驚人的分量,充滿口腔的芝麻香,剛剛好的火候,味道層次感豐富,而且不會難入口,煎釀辣椒這些常規菜品味道也不會馬虎,吃就完事了。對比前面一兩個人都可以享受的推薦,區海雞場飯店絕對是要把一家子人拉來才能吃個痛快的地方。
完美的一天,怎麼少得了一頓吃到你滿足的宵夜呢,最後的這家小肥大排檔就是我們攝影師阿澤的「深夜食堂」。我們番禺人吃宵夜,不在乎路途有多遠,位置有多偏,在乎的是在深夜裡把心心念念的食物吃進嘴裡那一瞬間的快感。小肥大排檔的位置很好找,就在路邊,只不過它是那條路唯一的一家宵夜店而已哈哈。
雖然有名你叫大排檔,但有一說一,對於大排檔來說,環境是真的好。小弟建議,進去坐下,立馬叫個炸雲吞,無他的,它家的炸雲吞絕對是「食過翻尋味」 (吃過還想再吃)的存在。入口即化的酥脆雲吞皮,夾雜著淡淡的蛋香味,爽口,皮薄,加上肉味的湧現,一個字,正 (棒)。
還有就是「痛風套餐」的蒜蓉蒸青口和香辣蝦,青口夠大夠多,加上少許蒜蓉提鮮,青口的原汁原味就出來了。香辣蝦也是同樣,味道不重但足夠鮮美,吃完痛風是絕對的哈哈哈。前文說過,我們追求食物的鮮,所以像青口這樣鮮甜的食物,絕對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吃光的那碟菜。
儘管這不是專門做陳村粉的店,但假若你想吃主食,牛筋蒸陳村粉我還是挺推薦的,粉的爽滑加上牛筋的勁道,味道到位且不膩。而煎焗多春魚就是那種下酒必點小菜了,一口半條魚的爽快,真的是宵夜的一大樂趣。
最後溫馨提示一下,本次的攻略中店與店之間跨度比較大,不是都在同一個地方,如果你想跟我們一樣一天吃完,那就要做好路線的功課了。至於對不對大家的胃口,還真的要你試過才知道,所以不妨抽出周末的一天,來番禺吃個痛快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d8DqXMBd8y1i3sJRC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