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的禮節與儀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聖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中國古代常用敬詞:
1、「拜」字族:
拜讀:讀對方作品;拜會:和對方見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對方;拜託:請對方幫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訴對方;奉還:對方的物品歸還;奉送:贈送對方禮物。
3、「高」字族:
高就:詢問對方在哪裡工作;高齡、高壽:指老人家年齡;高見:指對方的見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高堂:稱對方父母。高足:稱對方的學生或徒弟;
4、「貴」字族:
貴姓:詢問對方的姓;貴庚:敬辭,問人年齡;貴恙:敬辭,稱對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惠存:多用於送對方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惠顧:商家稱顧客到來;惠臨:敬辭,指對方到自己這裡來;惠允:敬辭,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敬辭,稱對方的母親;令愛(媛):敬辭,稱對方的女兒;令郎:敬辭,稱對方的兒兒子;令親:敬辭,稱對方的親戚。
7、「寶」字族:
寶號:稱對方的店鋪;寶眷:稱對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別人批評指正。呈報:指用公文向上級報告;呈請:指用公文向上級請示。
9、「垂」字族:
垂詢:稱對方(多指顧客)對本企業事務的詢問;垂問:敬辭,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垂愛:(書)敬辭,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於書信)。
10、「光」字族:
光臨:稱對方到來;光顧:商家多用以歡迎顧客。
中國古代常用謙詞:
1、「家」字族:
用於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
家父、家嚴: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家慈:稱自己的母親;家兄:稱自己的兄長。
2、「舍」字族:
用於對別人稱比自己輩分低或年齡小的親屬。
舍侄:稱自己的侄子;舍弟:稱自己的弟弟;舍親:稱自己的親人;舍間:謙稱自己的家,也稱「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見;鄙見:自己的見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自己的見解。
5、「敝」字族:
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校:謙稱自己的學校。
6、「拙」字族:
拙筆:謙稱自己的父親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表示冒昧地請示別人:敢問:用於向對方詢問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9、「見」字族:
見諒:客套話,表示請人諒解;
見教:客套話,指教(我),如「有何見教」。
古代的生活雅語:
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向人提問說「請教」;
得人惠顧說「借光」;歸還物品說「奉還」;未及迎接說「失迎」;
需要考慮說「斟酌」;請人勿送說「留步」;對方到場說「光臨」;
接受好意說「領情」;與人相見說「您好」;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請改文章說「斧正」;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得人幫助說「謝謝」;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老人年齡說「高壽」;身體不適說「欠安」;
自己住家說「寒舍」;女士年齡稱「芳齡」;稱人女兒為「千金」;
送禮給人說「笑納」;送人照片說「惠存」;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請人赴約說「賞光」;對方來信說「惠書」;
需要考慮說「斟酌」;無法滿足說「抱歉」;請人協助說「費心」;
言行不妥「對不起」;慰問他人說「辛苦」;迎接客人說「歡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陪伴朋友說「奉陪」;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請人勿送說「留步」;送人遠行說「平安」;
請人決定說「鈞裁」;接受教益說「領教」;謝人愛意說「錯愛」;
受人誇獎說「過獎」;交友結親說「高攀」;祝人健康說「保重」;
書信結尾說「敬禮」;問候教師說「教祺」;致意編輯說「編安」;
與人相見說「您好」;問人住址說「府上」;初次見面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求人幫忙說「勞駕」;平輩年齡問「貴庚」。
「別」之雅語
分手辭別曰「告別」;握手告辭曰「握別」;拱手辭別曰「揖別」;
揮手告辭曰「揮別」;親吻離去曰「吻別」;叩拜辭行曰「拜別」;
設宴送行曰「餞別」,致謝告辭曰「謝別」,臨別贈禮曰「贈別」;
離別留言曰「留別」;前往送行曰「送別」;丟開離去曰「拋別」;
不願分別曰「惜別」、「戀別」;長久分別曰「闊別」、「長別」;
永久分別曰「永別」、「訣別」。
「筆」之雅語
開始寫作叫「動筆」;提筆撰文和作畫叫「命筆」;
輕鬆自如的文字叫「逸筆」;寫作過程的中斷叫「輟筆」;
文章臃腫的文字叫「贅筆」;個人親自動手寫叫「親筆」;
對上寫信的謙稱叫「謹筆」;本人口授他人寫叫「代筆」;
對下寫信的謙稱叫「草筆」;文章韻味風格叫「文筆」;
皇帝書寫的文字叫「御筆」;讀後感寫的文字叫「隨筆」;
與題旨無關的話叫「閒筆」;結束後補充文字的話叫「余筆」;
細緻的文字繪畫叫「工筆」;請人書畫的稿酬叫「潤筆」;
無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筆」;動手擬訂集體名義的文稿叫「執筆」;
文章寫得好的地方叫「妙筆」;練習性的寫作叫「練筆」;
愉快地作文或作畫叫「欣然命筆」;
好的文章或語句叫「成功之筆」;
在前段文章中為後段文章埋伏的線索叫「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