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進步,消費者需求的提高,市場競爭壓力的增大,在多種力量的推動下,手機廠商們對手機拍攝能力的重視度與日俱增。
傳感器尺寸增加,感官元件規格升級,堪比專業相機的攝像模式,還有超級雙防抖功能,以及多樣化的拍攝場景等。在眾多升級內容中,直觀地呈現在用戶面前的就是「攝像頭」。
2018年前,市面上的手機大都是單攝鏡頭或雙攝鏡頭。2018年3月27日,搭載4000萬徠卡三攝的華為P20 Pro橫空出世,立即成為拍照手機的標杆,引發廣泛關注。以此為開端,國內手機廠商紛紛邁進多攝模組的領域,且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的國產手機,基本都是三攝、四攝組合,小米CC9 Pro等還配備有五攝組合。大多數手機的相機模塊都採用外凸設計,不斷增加的攝像頭導致模塊面積越來越大,看起來十分累贅,影響觀感。有網友對此感到疑惑「裝載這麼多枚攝像頭真的有必要嗎?」
前些年,手機拍照功能並不豐富的時期,大家外出遊玩時,通常會攜帶相機。而手機廠商就是想通過提升手機配置,讓用戶能夠用手機體驗到類似相機的拍攝效果。
大家都知道單眼相機是可以更換鏡頭的,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都會配備多個鏡頭,用廣角鏡頭拍風景全景,用大光圈定焦鏡頭拍人物,用微距鏡頭拍花朵特寫等,不同鏡頭各司其職,為拍攝者提供全面化的拍攝功能。
但是手機沒有辦法更換鏡頭,如果只用一顆攝像頭,那麼就只能覆蓋最常見的26mm焦段,在拍攝超廣角等場景時就力不從心了。所以,對於手機廠商而言,要想為用戶提供更接近專業相機的體驗,要增加競爭力,多攝像頭是必須的。
以小米10 Pro為例,這款手機打搭載了四枚攝像頭:1.08億像素主攝+2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1200萬像素人像鏡頭+支持10倍混合變焦的潛望式長焦鏡頭。四枚鏡頭各有各的作用:主攝鏡頭用來拍攝絕大部分日常場景,超廣角鏡頭用來拍攝全景畫面,人像鏡用來拍攝人物,潛望式長焦鏡頭用來拍攝遠景和微距。多枚鏡頭顯然能提供更好的拍攝效果。
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手機搭載的200萬像素微距鏡頭、500萬像素景深鏡頭,實際拍攝作用微乎其微,完全就是廠商為了抓住四攝這個噱頭,而用來湊數的。所以大家在選購手機時,一定要注意相機的具體參數,以防買到名不副實的四攝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