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我去過50個國家與地區後得出的最重要結論
------ 張鵬
為什麼美國人在50年前的1969年就能登上月球,而一些落後的國家至今還生產不出一台電視機?當我看完登月過程的紀錄片之後,我認為我找到了答案。要完成這個由數千個子項目組成、需要幾十萬人參與、最後由上百萬個零部件組成的巨大工程,最關鍵的是:每一步都必須有「確定性」。只要有一步不確定,這個項目就會失敗。
首先,我定義一下本文所謂的「確定性」,它是指你知道個體與群體行動會帶來可以預見的結果,也可以理解為你追求人生的幸福與成功做出努力時,你對由此產生的結果有信心。
當我比較了我去過的50個國家和地區後,我認為,「確定性」正是先進社會與落後社會的本質區別。
不論是從全球各國人均GDP排名、護照含金量排名、幸福指數排名還是清廉指數排名,你都可以清楚看到一個明顯的結論:排在頂部的國家,他們的個體、組織、社會在各方面的「確定性」都很高。相反也然。
五個方面的確定性
(1)人際關係的確定性
在已開發國家(以及中國的發達地區),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界線比較清晰,也就是人際交往有「確定性」,所以,比較少產生人際衝突。
在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人際交往常常「你我不分」,人們喜歡談感情投資和忠誠,也就是把自己的未來系在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上。但這種關係是不確定的,一旦對方「變心」,自己的所有感情投資便會前功盡棄。這幾乎是這些國家官場的普遍現象。
(2)財產的確定性
我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題為《我終於找到了中\\西文化差異的本質》,該文講的是在文明國家,私有財產受到法律的保護而不會被隨意剝奪。我認為財產的確定性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
可惜此文的發表讓我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公眾號「張鵬工作室」被禁止了兩周。當然,這也顯示我們的另一個不確定性,就是你不知道哪些能講,哪些不能講,為什麼不能講。
為了不再引火燒身,我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3)權力的確定性
不論是小的組織如公司,還是大的組織如國家,它們的運作是不是有規可循?它們是不是會因某一個人或者一小撮人的個人意志而隨意變化?這就是權力的確定性。
越是文明的社會,權力對他人起的作用就越小。否則,一個有權的人如果為所欲為,可能給整個組織和所有個體都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4)社會運作的確定性
去的國家多了,我幾乎只要30分鐘內就能大致明確他們社會運作的確定性高低。比如,我踏上古巴領土時,在海關20分鐘的痛苦經歷,就讓我認識到這是一個「毫無確定性」的國家。具體情節請見我的三篇文章《古巴印象》。
我最近去了美洲三個國家旅遊,在出行方面,我更喜巴拿馬與哥倫比亞,因為我可以選擇優步。優步在價格、行走路線、服務、安全性方面都有確定性。而在古巴我只能打計程車。我因此要和計程車司機討價還價,最後對方還不一定守信。這就是確定性的差異。
在確定性不高的國家,你可能會有驚喜,也可能會有驚嚇。但往往後者更多。你在吃、住、行、工作等各方面都要面對「不測的風險」。後果是,你的所有計劃最後都可能被打亂。
在文明程度不高的國家,最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是所謂的「政策風險」,即政策會因個人意志而隨意改變,這就增加了投資風險。
政府的腐敗也是增加了投資風險的主要因素,因為增加了投資成本、時間、是否成功的不確定性。我認為這是一些國家無法突破「中產收入國家陷阱」的主要原因。
(5)個人行為後果的確定性
所有文明程度低的的國家也會號稱自己是「法治國家」,但是,這些國家的許多法規都不被遵守,或者違反了也不會受到懲罰;而潛規則才有實用價值。而潛規則並不是確定的,而是因人而異、模糊不清的。
正因為規則不明確,你在做個人未來規劃時就可能很糾結,因為你不能肯定自己的努力會不會得到預期的回報。
比如,你以為遵紀守法地經商就能發財,但後來發現,你的競爭對手依靠坑蒙拐騙、偷稅漏稅反而把你打敗了。當然,也有可能他們進了監獄。但你不知道哪一種機率更大。
又比如,你以為拚命工作、做出成績就能被提升,結果你的同事雖然業績很差,但依靠溜須拍馬卻爬到了你的頭上。同樣,他們也可能被開除了,但這要看雙方的運氣。
不確定性產生的後果
在一個確定性不高的社會,人們對國家、組織、自己的未來都不確定,所以,人們一般都會選擇下面的措施和心態:
1、急功近利:如果我不知道明天會怎樣,最聰明的做法是只注重短期利益,或者及時行樂,不會有長遠目標和長期投資。
2、焦慮不安:其實,每個人都在內心深處追求確定性。如果無法滿足這樣的追求,人們一定會感到惶恐。關於這一點,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為《中國,擁有十多億焦慮的靈魂》。
3、崇尚權力:權力可以保護自己並能搶奪他人,這是在「不確定性」環境中人們最喜歡的選擇。在這樣的國家,人們都會爭先恐後地想進入權力階層(比如,考公務員)。
動物世界就是不確定性高的社會。在那裡只有弱肉強食,完全沒有公平和規則可言。所以,動物世界不可能產生文明,因為沒有確定性,就沒有為未來的積累。
越是落後的人類社會,其模式越是接近動物社會。
4、相信宿命:原始社會之所以崇尚祭天、祭地、拜鬼,就是因為一切都不確定。一個小小的旱災就可能毀滅一個國家,所以,人們把希望寄託於「超自然力」,以為上天能給自己帶來確定性的未來。越是落後的國家,人們越喜歡迷信,越缺乏科學素養。
5、效率低下: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人們就不會對未來有長期規劃與投資,人們之間的合作也不可能穩定與長遠。結果這樣的社會效率很低。
6、尋找出路:人們一生都在尋找確定性,如果在這裡找不到,他們就會在別的地方找。特別是當你有一定的積累時,你更希望你的財產有確定性的保障。這就是為什麼在落後的國家,富人們都希望將財產與身份(人身自由)轉移到確定性高的國家。
企業管理一定要增強確定性
在跨國公司做了20年的高管後,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念,那就是:要獲得企業的長久成功,就要在企業管理中不斷提高確定性。
我提高企業確定性的措施包括下列三方面。
1、對人的確定性:就是把「人事權」關進籠子。也可以理解為「用法治代替人治」。比如,公司給每個員工都要事先商定清晰的業績指標與獎懲規則,而不是在事後根據領導的感覺而隨意決定。
2、對錢的確定性:就是把「財務權」關進籠子,是指嚴格的預算管理。領導不能超過預算隨意花錢,也不能隨意動用下級的預算。公司的所有收支都要有嚴格的制度來約束。
3、對事的確定性:這是把「事務權」關進籠子,它是指計劃、過程的控制方面要追求流程化、標準化。美國人在半世紀之前的成功登月,就是因為他們有世界一流的流程化管理。
創新是不是增加不確定性?
既然要追求確定性,為什麼還要去創新?這不是打破已經擁有的確定性?
並非如此。這是因為世界在不斷變化,如果不創新、不改變,現在的確定性一定會消失。所以,創新是為了增加未來的確定性,是在更大的範圍、更高的平台追求確定性。
創新包括冒險,但我認為,冒險也要有範圍和程度,是要在可確定的範圍內冒險,而不是不惜代價的賭博。
權力是否能增加確定性?
人們天生都想通過權力來增加自己未來的確定性。但看看中外歷史你就不難發現,那些獲得了至高無上權力的人,最後的下場並不是確定的,也非他們預想的。相反,他們當中很多人的結局都非常悲慘,比如希特勒就是一例。
許多人都自以為權力能夠掌控一切,包括控制他人,但實際上,你控制的人越多,你面臨「反抗控制」的力量就越大。
怎樣增加自己未來的確定性?
我認為有兩個措施可以增加自己未來的確定性,第一是提高科學素質,第二是加強理性思維。
另外,在尋求合作夥伴時要儘量避開具有強烈不確定性思維的人,更要避開那樣的老闆。
還有就是不要崇尚賭徒的成功。因為他們成功的機率是非常低的,絕大多數賭徒都死掉了。
如何提高子女未來的確定性?
我認為,提高確定性一定要從子女教育中開始。
比如,我從小就養成了追求確定性的思維,這要歸功於我的父母。他們從自己的思維、行動、對我的教育方面都注重確定性。
他們在確定性方面給我樹立了榜樣。比如,他們都特別講究計劃性、條理性、守時、守諾。
小結
最近的20年是我個人最成功最幸福的人生階段,原因有兩點,第一,我的上級給了我的一個確定性的工作環境,第二,我為下級創造了確定性的工作環境。所以,我們的業績能在20年中保持平穩、高速的增長。
所謂文明人、現代人、國際人,其實就是那些講究確定性的人。
可喜的是,中國在某些方面的確定性在日益提高,比如在交通、住宿方面,我們可以提前確定時間、價格、服務質量。當然,我們還有許多方面的確定性比較低,要走的路還很長。
當我們的確定性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時,我們一定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世界各國的富人和精英都想移民中國。那時,我們不會強調「自信」了,因為沒有必要了。
(如果希望閱讀以前和以後的文章,請在微信搜索公眾號「獨立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