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尤其是學工科的,在機械、電路、計算機、自動化方面都有一定的理論知識積累,到了工廠里,跟實際的機器設備打交道,理論結合實際,會對自己的業務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比如機械相關專業的大學生,都會工業製圖,但在學校里接觸的實際東西並不多。真正到了工作中,有很多的機械設計圖紙需要畫,條件好一點的公司,還有機會學習到世界上最先進的仿真軟體。
我們知道現在大學生就業都很難,很多同學不得不低就。而且很多工廠,並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只是從事比較基礎的加工業。
在這樣的單位,技術上沒有多少成長,還特別辛苦,就怕付出了時間和汗水,卻沒有相應的回報。
大學生的優勢在於經過了本科學習,在知識上有一定的高度,當然,如果本科是混過來的,那還不如技校的。
所以大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一定要找到能夠讓技術成長的機會,不要淪為普通勞動力。
打工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前途,大學生,可能工作之前,理論知識很豐富,但實踐能力不足,進廠打工可以補足自己的短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建議,進廠打工要找和自己專業對口的,這樣才能如魚得水,更能提高自己的技能。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技能,這樣的人才,怎會沒有前途?
要說你進的是什麼廠,進去你的職位是什麼,以後自己能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進廠要考慮以後居住問題,因為一旦認定進廠長期工作,那麼肯定要在周邊有長久的居住地,這樣的話,感覺生活還是很愜意的,因為廠子一般都有周末,上下班一般固定。
華為、比亞迪、格力等等,好多廠子,具體你會進什麼廠。一般學校畢業進廠的話,技術類偏多,不可能打雜。
我的同學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家造紙廠,從事技術類工作,私企,工資不高,距離家遠,看不到自己的發展前途,工作3年多,距離自己的年紀漸長,已經決定離開,回到距離家進的地方發展
但也有好的,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他大學畢業進的是一家能源汽車廠,南京那邊的,但是他們廠子很多地方有分廠,他乾的銷售(售前還是售後我不太了解),最後分到距離家近的地方工作,也很不錯。